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2-03
“您好!了解咱們運城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吧?請用微信掃一掃,做個問卷調查吧。”
“當然知道了。很高興能參與這樣的問卷調查。”
玉兔回宮傳喜訊,金龍出海兆豐年。2月2日,下午3時許,運城萬達廣場,在“我們的節日·春節”活動現場,不少市民踴躍參與“文明城市問卷調查”。
每位市民都是城市家園的建設者、守護者和受益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離不開大家的支持和參與。

“您所在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過志愿服務活動嗎?像文藝表演、節日慶典等。”
“開展過。”
“您和家人朋友聚餐時,會不會使用公筷公勺?”
“會。”
“您認為創建文明城市是否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是。”
……
面對這些問題,市民積極作答。還有市民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身邊還存在舌尖上的浪費現象,要加強‘光盤行動’宣傳。”“要多建一些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像讀書角、游樂設施等。”“要不斷完善‘15分鐘便民生活圈’,讓市民買菜、鍛煉、就醫、上學等更方便。”等。
收集調查問卷的工作人員表示,市民的意見和建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這說明人們對創建工作有了解,大家了解了才能更好地配合并支持創建工作,從而營造全民參與創建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推動創建工作走深走實。
文明城市,你我共建;城市文明,你我共享。

這邊問卷調查開展得火熱,那邊書春送福更是人氣爆棚。
紅紙鋪展、濃墨飽蘸,來自市書法家協會的老師們運筆如飛、揮毫潑墨,將美好的祈愿化作一副副春聯,送給在場的市民。
當然,這種場合怎么能少了祝“福”呢?各種造型的“福”字,紛紛被市民“請”回家。其中一種“龍福”更是受到小朋友的爭搶。創作者別出心裁地將一只小龍的造型,鑲嵌到“福”字中,寓意龍年福氣滿滿。
市民杜先生不僅領到了不同類型的“福”字,還給同行的兩個小外孫講起了“福”文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就要從娃娃抓起。”他笑著說。

“我在河東過大年”,除了春聯和“福”字,還得有別致的窗花。這不,主辦方邀請到了運城市剪紙協會副會長李惠芳。只見李老師靈活運剪、動作流暢,不一會兒,惟妙惟肖的祥龍、吉祥如意的窗花,就呈現在眾人面前。更有好學的小朋友還學起了剪紙。他們在李老師的指導下,很快就創作出了自己的作品。
此外,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隊的工作人員也來到了現場。公安民警以學生被騙的真實案例為切入點,對案發率較高的“網絡虛假貸款類”“刷單返利類”等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進行了深入剖析,避免人們在利益誘惑面前迷失方向。消防員則結合實際向過往市民講解了家庭日常用火、用電、用氣等方面的注意事項,提醒大家要防患于未然,時刻關注消防安全。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公安局、運城日報社、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市消防救援支隊主辦,運城日報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運城萬達廣場承辦。活動持續了3個多小時,送出近千副春聯和數百張“福”字,受到市民熱烈歡迎。市民王曉飛告訴記者,既有“文化大餐”,又有“安全食糧”,真是及時的年節“大禮包”。活動不僅營造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讓人們感受到了中國年的幸福與美滿;還給人們敲響了“警示鐘”、擰緊了“安全閥”,增強了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識。
傳統文化就在身邊,“我們的節日”別樣美。該活動有關負責人表示,就是要開展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盼,引導廣大群眾在積極參與中厚植家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激發信心斗志,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記者 景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