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1-31
記者 祁克寧 趙雪 文圖
高大的棕櫚樹與綠草坪相得益彰,在冬日和煦陽光的照耀下煥發著勃勃生機,給人以美的享受;兼具攀爬、滑行、鉆筒、走梯、蕩秋千等多種功能的游樂設施,讓孩童多了游玩的好去處,家長帶娃也更加省心;環湖的步棧道上,市民輕松漫步,近距離體驗親水樂趣……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近年來,禹都公園貫徹“六精”發展策略,按照“凈水、治蟲、增綠、添彩”的工作要求,不斷提升公園精細化管理水平,從營造生態水域景觀、保障市民游園安全等方面入手,打造集健身、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綜合性城市公園,讓市民在家門口樂享品質公園生態之美,共享健康美好生活。

禹都公園水域一角
精細管理 營造生態水域景觀
“我在這兒生活快5年了,親眼見證了禹都公園的變化。最初公園每天沒這么多人過來逛,現在每次出門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市民到這里休閑放松。而且,公園這幾年通過基礎設施改造升級、環境綠化美化等變得越來越漂亮了,各方面都一直在進步,這對我們居民來說是個好事。”家住御景華庭小區的孫女士說。
1月29日一大早,孫女士和朋友來到禹都公園的健身器材處鍛煉。她向記者介紹,她已退休,身旁的幾個朋友都是在公園鍛煉時認識的。閑暇之余就跟著朋友學習八段錦或者做廣播體操,放松身心。
漫步公園,隨處可見休閑運動的市民,有推著孩童的寶媽,有水邊打太極的老人,有騎行的學生……公園作為城市公共休閑空間的重要載體,對于豐富市民生活、保護生物多樣性、推動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
為提升廣大市民的游園體驗感,禹都公園合理規劃綠地、水域等生態空間,加強環境治理、加大保潔力度、注重生態保護,保障公園的生態屬性功能,推進公園環境衛生提檔升級,使其成為品質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
禹都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公園因地制宜制訂種植方案,科學選配綠植品種,精心組織施工,利用愛心人士捐贈的1700余株海棠,打造精品海棠園;在公園鄰水區域補植補栽金枝柳200余株,種植白三葉2000平方米、混播草坪8000平方米、蜀葵6000平方米、百日草8000平方米、油葵1000平方米、食葉草5000平方米。同時,在飛雁橋兩側栽植爬藤月季3630株。此外,在公園現有1.1萬平方米水面種植3.9萬株不同品種的荷花,打造公園新亮點,讓公園自然環境更有品位。
此外,公園還開展了水質提升、系統治理等工作,構建優美的水域景觀,在冬季吸引了不少鴨子、白鷺、灰鷺等,為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提供了重要場所。

市民樂享游園之趣
加強管護 保障市民安全游園
“公園可以近距離親水,環境又好,每天都要過來走走。”家住外灘首府的仝先生說。作為市區最大的品質公園,禹都公園生態環境好,又很有生活氣息,已成為市民休閑鍛煉、親水近水的好去處。
公園是彰顯城市生態文明的主要載體,也是對外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為營造安全、有序、舒適的游園環境,公園科學部署,加強基礎設施維修維護、做好日常管理、制訂應急預案,全力保障市民游園安全。
據了解,去年以來,公園維修漏水主管道12次,更換各類閥門120余次、各類電器開關130余處,維護石材、宣傳欄等基礎設施90余處。同時,完成全園變壓器檢測維護工作,更換6個高壓轉換開關,更換線路絕緣檢測、二維控制柜回流線排,為全園安全用電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還安排工作人員每日對游樂設施、體育設施進行安全巡檢,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維修,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為提升人員素質,樹立服務好形象,公園還重點圍繞文明勸導規范用語、突發情況應急處理、自身行為管理等內容對全體工作人員開展專題培訓,并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6次,組織消防演練3次,配合公安、消防進行水上救援兩次。2023年11月,公園還獲得運城市消防救援支隊頒發的“水域救援訓練基地”榮譽稱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