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2023,運城文旅“好戲”連臺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1-28

文化傳承創新好戲連臺,全面叫響“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文旅品牌

與歷史對話,把文物喚醒。2023年9月29日,中心城區首部大型沉浸式實景演藝——《宋韻·南風歌》在河東池鹽文化博覽園首演并取得圓滿成功,憑借其“行進式觀影”的沉浸場景,迅速成為運城池鹽文化旅游周一大亮點并火熱“出圈”。1月21日,除夕夜,蒲劇首登2023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8月22日至24日成功舉辦第三屆山西(夏縣)衛夫人書法藝術節;9月21日至23日第34屆關公文化旅游節盛大舉行,特別是11月21日,新編蒲劇歷史劇《忠義千秋》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精彩亮相,活化呈現關公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成為關公文化“活起來”“走出去”的生動實踐。我市厚重綿長的歷史文脈得以活化展示,“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文旅品牌全面叫響。

2023年1月21日晚,蒲劇首登2023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古老蒲劇煥新顏;

2023年9月21日至23日,第34屆關公文化旅游節盛大舉行,11月21日,新編蒲劇歷史劇《忠義千秋》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精彩亮相;

2023年9月29日晚的河東池鹽文化博覽園,大型沉浸式游園演出《宋韻·南風歌》盛大開演,帶領市民開啟一場穿越之旅;

……

2023年,我市不斷推進文旅深度融合,激發文旅發展活力,文化傳承創新好戲連臺,不斷豐富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游產品供給,全力推進知名旅游強市建設,叫響“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文旅品牌。

與歷史“對話”

共赴跨越時空的精神盛宴

這是見證傳奇的一年。這一年,全市人民享有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春晚是現代中國的一個文化符號,是一場中華傳統文化的饕餮盛宴。2023年1月21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上,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二度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景雪變表演蒲劇經典劇目《柜中緣》,把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表現得淋漓盡致,向全國、全世界觀眾展示了蒲劇的藝術魅力和河東戲曲文化的深厚底蘊。

古老蒲劇是黃河文化的主基因之一,其血脈中永遠流淌著偉大的民族精神。蒲劇《柜中緣》講述的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飛遭奸臣秦檜所害,其子岳雷被追殺途中逃入民女許翠蓮家中,16歲農家女許翠蓮敬慕英雄,將岳雷藏于柜中,騙退追捕的公差,保護了忠良,最后喜結良緣的故事。該劇為觀眾帶來大自然春色滿園和仰慕英雄、保護忠良的沉浸式藝術享受。大家紛紛為蒲劇喝彩。 

據悉,2023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的戲曲節目匯集國粹京劇及豫劇、越劇、婺劇、蒲劇、莆仙戲5個地方劇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戲曲美德人物譜為主題,選取戲曲劇目中忠臣良將的人物形象和至善至美的經典段落,將相關劇種風格迥異、特色鮮明的經典名段加以創編融合,通過“忠勇報國群英譜”“至善至美和諧譜”“繼往開來壯志譜”3個板塊,集中展現中華戲曲藝術所蘊含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這幾個劇種的名家、優秀中青年演員以及戲曲少兒群體在節目中集體亮相,共同繪制戲曲美德人物英雄譜,勾勒百姓幸福生活精氣神。

2023年8月22日,盛夏的夏縣蓮湖公園,在激烈威風的《墨舞夏都》禹王鑼鼓聲中拉開了第三屆山西(夏縣)衛夫人書法藝術節文藝演出帷幕,開幕式演出共分為《泱泱夏韻》《悠悠夏頤》《莽莽夏綠》《滿滿夏力》4個篇章,以“大氣磅礴、靈動時尚”為主基調,以“水墨、白、綠、藍”為基礎色,將書法融入音樂與舞蹈之中,使整場晚會節目達到人文性與藝術性的完美融合,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藝術震撼力和沖擊感。

本次活動通過央視頻、新華社現場云、百度、抖音、愛奇藝等20多個平臺,向全球現場直播,觀看人數超過3000萬。

該書法藝術節,從2019年開始每兩年一屆,是山西省主要節慶品牌之一,在全國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本次活動期間,還舉辦了中國書法大講堂暨山西省中小學書法教師公益研修班、衛氏后裔書法作品展、運城市中小學生書法作品展、第五屆衛門書派書學座談會、書法名家進校園志愿者服務等。

“一段盬鹽歷史的春秋畫卷、一次宋代風雅的互動之旅、一首穿越時光的南風贊歌……”2023年9月29日晚,金秋時節的河東池鹽文化博覽園,大型沉浸式游園演出《宋韻·南風歌》盛大開演,沉浸式的實景互動演藝,帶領市民開啟一場穿越時空之旅,讓游客在游園中觀景、賞劇,回到河東池鹽文化鼎盛的大宋時期,與歷史“對話”,一起感受河東民俗風味的宋韻集市和盬鹽歷史的春秋畫卷。

《宋韻·南風歌》演出時長約兩小時,由“迎賓盛典”“鹽運時辰”“千里江山”“鹽業新政”等10個篇章組成,通過變幻的光影藝術和演員獨具魅力的表演,采用平行空間的戲劇手法,將范祥、王安石、司馬光等不同時期的歷史人物,集合在同一空間,通過現代觀眾和歷史人物的對話與交集,為我們講述了推動鹽政改革,打擊鹽法反對勢力,使得鹽價漸趨穩定,鹽工、鹽商樂于從事,國家鹽稅收入大幅提升的歷史故事。

中式園林的空間特點,加上飛翔設備系統、多媒體空間模擬系統等創新演出技術的綜合應用,構建出宋代雅致浪漫的立體世界。

《宋韻·南風歌》在河東池鹽文化博覽園成功首演,贏得了不俗的市場表現。據統計,去年9月29日至10月28日期間,累計演出30場次,接待游客1萬余人次,門票及配套“宋韻集市”實現收入73萬元。

……

去年以來,我市創新推介形式,推出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先后成功舉辦了“我眼中的運城……”抖音短視頻大賽,拍攝發布抖音短視頻近3萬條,總播放量突破2.9億次;組織舉辦了全國大學生“來運城、免門票、游景區、領禮品”等活動,累計接待大學生3.3萬人次;成功舉辦黃河金三角自駕露營旅游推廣大會、第二屆沿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自駕游活動等。我市先后組團赴泉州、深圳、杭州、武漢、北京、太原等城市開展了運城文旅專場宣傳招商推介活動,面向全社會發布“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文旅品牌,推出“河東十三邑 中華編年史”運城旅游“通關文牒”,在百度平臺上線運城超級城市旅游名片,有力提升了運城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各項數據令人振奮。據統計,2023年1月至12月,全市重點監測的9家旅游景區游客接待量共計597.35萬人次,同比增長114.89%;實現門票收入7151.51萬元,同比增長201.13%;實現經營收入15634.52萬元,同比增長103.80%。

以經典關公文物為主角

讓文物“活”起來

這是見證傳承的一年。關公忠義文化的時代價值和精神內涵得以進一步弘揚,關公精神走向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

每年一度的關公文化旅游節,是傳承弘揚關公文化的重要舉措。第34屆關公文化旅游節于2023年9月21日晚開幕。當晚,開幕式分為序幕《絕倫逸群》,《精忠貫日》《義炳乾坤》《德配尼山》《浩氣磅礴》4個篇章,以及尾聲《四海共仰》,通過“科技+藝術”形式讓珍藏在解州關帝祖廟中的文物登上舞臺,講述跨越千載的歷史與故事,讓觀眾沉浸式領略運城關公精神與現代文化相融相通的魅力。

開幕式上,遼寧海城山西會館、福建泉州惠安登庸武廟、江蘇土山關帝廟、富士康(晉城)科技工業園4家單位獲頒“關公文化交流基地”牌匾。

本屆關公文化旅游節以“傳承關公文化、共創現代文明”為主題,舉辦時間為9月21日至23日。其間,還舉行2023年“忠義千秋”海峽兩岸關公文化書畫展、“關公文化與中華現代文明”研討會、“你好,關公”短視頻大賽、癸卯年社會各界民間團體祭拜關公大典等系列活動。

關公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時代,如何傳承關公文化,做好關公文化的研究闡釋、交流傳播,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運城力量,是我們牢記囑托、必須回答的時代課題。

2023年9月23日上午,數十面寫著各文保文博單位名稱,或是寫著有關協會、民間組織名稱的旗幟,在運城關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區外的關圣文化廣場迎風招展。當天,絳州鑼鼓、高甲戲、垣曲霸王鞭、古儺表演、蒲劇絕活、蓮花落、海城高蹺等非遺演出,不僅彰顯了關公文化突出的包容性,也展示了各個“關公文化交流基地”的地域風采。

“大批地域特色鮮明的非遺節目集中展演,充分展示了海內外華夏兒女頌揚關公精神、同繪華夏愿景的盛大氣象。”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借助“關公文化旅游節”這一節慶活動,充分發揮“關公故里、關廟之祖”的獨特優勢,為海內外華夏兒女搭建一個走進關公故里、感悟關公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增進文化認同的平臺。

近年來,我市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關公文化交流活動,特別是從2019年開始,由解州關帝祖廟和關公文化研究院發起,面向全球開展“關公文化交流基地”共建活動,目前已在全球范圍內共建“關公文化交流基地”數十家。

關公文化旅游節期間,優質的文化文藝展演還有第六屆“我有拿手戲”群眾文藝節目大展演。前期各縣(市、區)已經進行了初賽,市級決賽在中心城區的南風廣場舉行。活動持續4天,共舉辦4場展演活動,前3場為比賽專場,第四場為頒獎晚會和歷屆優秀節目大展演。活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有歌舞、小品、地方小戲、民間特藝、器樂演奏、音樂劇、情景劇等多種藝術表演形式,通過展演極具河東文化特色的優秀節目,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表現新時代河東人民團結和諧、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值得一提的是文藝精品劇目展演的舉辦。在2023年的關公文化旅游節期間,在運城市會展中心、常平關公家廟廣場、蒲景苑劇場等開展了多形式、多層次、多范圍的演出活動。主要包括三類劇目展演:第一是新編劇目,包括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河東頌》《龍門頌》、舞臺劇《永樂宮紀事》、民族歌劇《黨的女兒》等;第二是蒲劇經典,包括新編歷史劇《忠義千秋》、蒲劇《李家大院》等;第三是折子戲專場、戲迷協會專場等。

本次展演秉承“文化惠民”的原則,讓廣大觀眾在享受具有河東文化特色的高水平藝術盛宴的同時,還能讓戲迷朋友登上舞臺、參與其中,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廣大群眾送上一場“親民、惠民、悅民”的文化盛宴,感受“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的獨特魅力。

時間回到2023年11月21日晚,新編大型蒲劇歷史劇《忠義千秋》晉京演出,在國家大劇院精彩亮相,引發關注。演出中,200余位演職人員通過一曲曲慷慨激昂的蒲韻晉腔和一折折扣人心弦的關公故事,藝術化地再現了關公跌宕輝煌的一生。舞臺表演氣勢磅礴,舞美效果意境深遠。關公文化的時代價值不斷挖掘提煉,對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有著重要作用。

2023年12月2日至7日,剛剛因新編蒲劇歷史劇《忠義千秋》在國家大劇院亮相,引發極大關注的山西省蒲劇藝術院,又一次“披掛出征”,帶著5部精心打造的作品來到省會太原匯報演出。

舞臺劇《永樂宮紀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黨的女兒》、新編蒲劇歷史劇《忠義千秋》、新編蒲劇《西廂記》等在幾天時間里依次亮相,在山西大劇院開啟“山西省蒲劇藝術院新創劇目展演”。這也是20年來運城蒲劇首次如此大規模組團亮相省城,讓龍城觀眾近距離感受到運城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享受“文化聯動”的視覺盛宴。

“講好關公文化的當代價值,對于全面叫響‘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文旅品牌,加快建設關公故里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努力建設知名旅游強市,譜寫新時代運城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有著重要意義。”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 趙卓菁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