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為群眾托起“穩穩的幸福”

?——河津市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紀實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1-24

史甜甜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2023年,河津市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不斷優化公共服務,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為群眾托起“穩穩的幸福”,讓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小事”辦實,保持民生“溫度”

“生活在大美河津太幸福了,不僅有城鄉免費公交,去年還開通了免費旅游公交,將梯子崖、龍門、古今天下、薛仁貴寒窯等景區景點串聯起來,我們出行、旅游更方便了!”家住河津城區盛世佳苑小區的張女士高興地說。

2023年,河津市全面提升免費公交服務水平,積極開通全域免費旅游公交、鎮村公交,投入車輛147臺,規劃運行線路20條,輻射城區大小街道和9個鄉鎮(街道)的各個行政村,日均班次680個、服務2.7萬人次。

清澗街道疊翠社區智慧養老為老年幸福生活“加碼”、樊村鎮樊村堡村把日間照料中心打造成老年人的“幸福小院”……河津市堅持把發展養老服務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以不斷滿足多元化養老服務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為目標,大力扶持發展養老事業,著力打造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目前,該市共有養老機構17家,擁有床位2080張,入住老人1189人;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97家;“嵌入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4家。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最關切的問題,河津市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惠民生、暖民心的大事小情,用民生“溫度”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實事辦妥,擦亮發展“底色”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3年,河津市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在醫療、教育、就業等領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河津市人民醫院二期工程建成主體框架、70個村衛生室完成標準化提升改造……該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健康河津建設為統領,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縣域“五大中心”建設,辦好衛生健康民生實事;抽調126名專家骨干深入基層分院開展對口幫扶,不斷提升鄉村醫療服務能力。

陜西師范大學龍門實驗學校(小學部)投入使用、6所農村標準化幼兒園主體完工……該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科學規劃學校布局,積極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機制,持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城鎮新增就業4109人、1310名失業人員再就業、267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該市堅持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千方百計強政策、拓崗位、優服務,打出了一套促進就業“組合拳”。202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1634元。

與此同時,該市還進一步夯實責任、優化服務,持續推進參保擴面提質,確保基本養老保險應參盡參、應保盡保。2023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6.68萬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4.91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9.34萬人,失業保險參保4.96萬人,工傷保險參保7.13萬人。

好事辦好,提升幸福“質感”

2023年,河津市緊扣群眾所需、群眾所盼、群眾所難,用心謀事、用情辦事,用一點一滴的小變化換來城市的大變樣,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一幅幅溫暖幸福的民生圖景在古耿大地不斷展開。

社會救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防線,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保證。2023年以來,該市堅持把維護群眾基本權益作為社會救助的根本遵循,不斷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促進精準救助。全年共發放城鄉低保資金1275.43萬元、特困供養資金568.67萬元、殘疾人補貼資金388.75萬元、救助資金83.323萬元。

2023年,該市先后對200余名殘疾人分4批次進行種植、養殖、按摩和手工業加工培訓,積極引導支持殘疾人就業創業,切實增強廣大殘疾人的獲得感。同年9月,全省首家省級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在該市掛牌成立,目前已入駐1家輔助性就業機構、引進3家企業,為40余名殘疾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體育公園提升改造項目順利完工、工人文化宮建設項目有序實施、外貿片區改造項目加快推進、新建14座換熱站新增供熱面積40.18萬平方米、實施人行道改造及街道綠化提質項目、推動子夏書屋向農村覆蓋……一項項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為民生“加碼”、為幸福“提速”,河津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一個又一個新起點。在新的征程上,河津市將以勇往直前的勇氣、披荊斬棘的能力、開拓創新的追求,在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事業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