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1-16
記者 陶登肖 郝麗莎
冬至已過,小寒未至,泗交山上的冰雪還未消融,霧氣也還未散去,記者沿蜿蜒的盤山路驅車前行,在絢麗的“彩虹路”行駛半個小時后,便到了夏縣泗交康養基地建設項目的施工現場。

項目建設現場
“項目建成后,這里會形成一個山體瀑布,那邊則會建設一些水上項目,還有色彩斑斕的夜景燈光秀,美不勝收。這里不僅會成為一個消夏的好去處,也會是康養度假的首選之地……”在夏縣泗交康養基地建設項目的悅夏廣場,該項目總工劉革命描繪了項目建成后的美好愿景。
“目前,這里正在建設的是綜合服務中心的地下停車場,建成后可容納130輛車。綜合服務中心總投資約6400萬元,占地約7750平方米。按照規劃,綜合服務中心地上共有3層,一層用于游客接待、商務休閑、人文歷史展示等,二層建設名人展廳、景點展廳等;三層是酒店、商務洽談及觀景露臺,預計可接待二三百人。”劉革命告訴記者,夏縣泗交康養基地建設項目共分為兩個標段,一個是綜合服務中心,一個是悅夏廣場。綜合服務中心建成后,將集景區售票、旅游接待、停車入住、休閑娛樂、文創展示、景點推介、露臺賞景、集散換乘等服務功能于一體,以“市場化、集聚化、智慧化、便捷化”為服務理念,進一步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等基本需求。

項目配套之臨街立面改造
泗交鎮位于中條山腹地,山清水秀、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8%,夏季涼爽宜人,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天然氧吧”。“泗交生態旅游資源豐富,不缺少客流,但是提供食宿的地方不多,周邊基礎設施也不到位,留不住人。所以說,我們首先要對周邊環境進行提升改造,把游客吸引過來的同時,讓他們留下來,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劉革命說,以項目建設為中心,他們完成了鎮區主街1.8公里街道集中清拆、鎮政府辦公片區拆遷、三線入地、街道拓寬、河道整治、綠化提升、下水改造、立面翻新改造、夜景亮化等工程,增加了1.5萬平方米的土地資源,實現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凈化“五化”到位。
一盞盞高掛的紅燈籠、一面面整潔的白墻、一個個別致的彩繪箱……沿著寬敞的道路繼續向悅夏廣場走去,記者看到道路兩側的路緣石整齊筆直,居民樓錯落有致,白墻灰瓦滿目清新,再加上彩繪的點綴,一股濃厚的文明氣息撲面而來。漫步街道,記者發現每個配電箱上面的彩繪圖案都不一樣,有核桃、蜂蜜、厚民晉茶,還有漂流,都是泗交鎮的特產和景點。這些彩繪不僅美化、裝飾了街道,還宣傳了泗交的特產和游玩項目,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

項目配套之悅夏廣場一角
“這里就是我們的悅夏廣場,夏有兩層含義,既是夏天也是夏縣。”跟隨著工作人員田映珍的腳步,記者一行來到了悅夏廣場所在地。悅夏廣場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000余萬元,占地12000平方米,分為娛樂、文化、休閑廣場三部分。
悅夏廣場有兩大特色,一個是由4條支流匯集而成的山體瀑布,寓意著泗交的形成;另一個特色是夜景燈光秀,通過現代科技展現夏都特色文化和優勢資源,打造出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彰顯泗交自然稟賦的獨特魅力。同時還會建設配套的美食街,讓游客在享受清涼中體驗不一樣的文化、享受不一樣的美食、感受不一樣的民俗風情。田映珍告訴記者,悅夏廣場建成后,既是承接各類文藝、體育等活動的高品位載體,也是居民和游客進行休閑運動、科普教育、修身養性的頤養福地,對提升泗交鎮城鎮化水平具有極強的輻射力和帶動力。
“悅夏廣場建成后,會進一步凸顯夏縣的生態底色,輻射帶動周邊各項產業的發展。例如,游客可以采摘野生栗子、撈河蝦、抓螃蟹。依托消夏旅游帶來的人流量,野生栗子、核桃、木耳、香菇這些泗交特產的銷路也會打開,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田映珍說,康養基地的項目不僅能夠改善人居環境,還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所以,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居民也十分配合,共同期待著泗交鎮的蛻變。
據介紹,夏縣泗交康養基地建設項目是夏縣泗交國家級康養旅游度假區的一部分。夏縣泗交國家級康養旅游度假區將以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和中條山生態廊道為脈,依托沿黃魅力鄉村“1+5”工程,橫跨瑤峰鎮、泗交鎮和祁家河鄉“兩鎮一鄉”,串點成線、串珠成鏈、串景成金,成為集休閑康養、健身娛樂和生態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攝影 記者 茹雅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