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1-12
□記者 張筱苑

新絳縣委黨校新校區建設項目俯瞰圖 本版攝影 記者 茹雅
從4.5畝到45畝,新絳縣委黨校新校區面積是老校區的10倍。
走進新建的新絳縣委黨校,一樓東報告廳正進行著該縣縣委宣傳部組織的“學習強國”挑戰答題競賽;
二樓,該縣珍糧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學法用法班的課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接下來的幾天,該班還將繼續開設其他課程。同時,其他培訓活動也會同步進行。
“搬遷之前,老校區地方有限,很多課程都無法同步進行,教室和宿舍的緊缺也無法滿足干部封閉式學習。”新絳縣委黨校相關負責人毛新穎說。
2019年10月,新絳縣委黨校新校區開工建設,2022年3月完工并投入試運行。
建成后的新校區,教學樓、東西報告廳、大報告廳、餐廳、宿舍樓等一應俱全,可同時滿足2000名黨員干部培訓,是一所功能完備、設施齊全、現代化、高標準、園林式縣級黨校。
走在新絳縣委黨校內可以看到,以灰色和白色為主色調的墻體透著簡約和新古典主義的氣息。教學樓周圍的常綠景觀,讓校園的美觀度和舒適度大大增加。該校大氣、莊重的設計元素,展示著黨校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寬敞明亮的教學樓、3個不同大小的報告廳、4個先進的多媒體教室、17個多維度討論室、圖書閱覽室、室內外健身活動場所、320人的學員宿舍、600人的餐廳……
高標準的規劃,打造了食、宿、學一體化培訓模式。
除保障黨員干部培訓,該校還承擔了許多會務活動和接待工作,如新絳縣2023年的“兩會”、春晚演出,以及“七一”表彰活動等。
——新校區的建設,非常重視軟環境的營造。
在教學樓內,專門設置了相關板塊,刊登黨中央的最新指示精神,及時傳遞黨的聲音。同時,在學員宿舍還配備了最新版的學習綱要、著作選讀等系列圖書,營造出“黨校姓黨”“黨性熔爐 紅色學府”的黨校特色文化氛圍。
——新校區的建設,讓學員干部和教師有了更寬闊的交流平臺。
理論學習、實踐學習、研討交流、自主學習、培訓教育……
“不同的學習內容,我們都有不同的教室?!泵路f說,“從1樓到5樓,每一層都有討論室,學員們在課后可根據所在小組的安排,選擇討論室進行交流,做到學中習,習中學?!?/p>
在一樓的西側,該校還專門設置了一間錄播教室。

“學習強國”挑戰答題競賽現場
通過對課程進行實時錄制,教師之間還可以進行賽講,有力拓展了教學研討的深度和廣度。同時,錄播教室為精品課程、網絡課程提供了支撐平臺,正常課堂教學即可實現高品質課程錄制。
——新校區的建設,讓社會民生類單位有了培訓地方。
2023年12月18日至27日,新絳縣珍糧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民在此進行為期10天的培訓和學習。
“今年,我們是第一次來黨校上課。首先這里有較好的學習環境和設施,合作社硬件設施欠缺,而且教室也不大,老師上課不方便。”該合作社培訓班負責人李婷婷說,“黨校內的學習氛圍更為濃厚,學員們可以在這個環境里充分交流,有利于盡快消化吸收所學知識,更好地服務今后工作。”
以此前舉辦的鄉鎮社區網格員干部培訓班為例,該校為其免費提供場地,并聘用第三方管理團隊,僅收取基本費用?!安挥没ǜ邇r在外找場地,我們把教室進行合理分配,這樣可為一些來上課的單位節省開支。”毛新穎說。
據了解,校區擴大后,該校舉辦和承接了多場培訓——

充滿現代氣息、專業書籍齊全的圖書閱覽室
承接全國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視頻培訓班;聯合該縣縣委組織部承辦2023年度新進公務員、初任公務員培訓,黨員教育業務骨干、大學生村官、公務員、普通黨員進黨校,非公和社會組織、拔尖人才培訓等。
另外,該校還與政法委、統戰部、工會、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開展各類培訓。據統計,2023年,該校共開展了39個班、4681人次的培訓活動。
此外,該校師資力量也在不斷增強。
一年來,30余名新絳縣委、縣政府領導及外聘中央、省、市專家教授相繼到校授課,他們在黨的理論、政策、實踐等方面都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造詣。學員在“本土+高端”師資力量的指導下,提高了思想政治覺悟和業務能力。
“今后,我們會充分利用試講、賽講、培訓、學習、研討多種方式,提高教師業務水平,進一步規范和提升會務、住宿、餐飲、綠化、保潔等后勤服務管理水平?!泵路f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