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1-27
□記者 孫蕓苓
許多老人退休后,會有一段寂寞時期,從熟悉的工作崗位退休,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有些老人適應比較快,而有些老人尤其是曾經在重要崗位工作過的,一時有些難以適應。這樣,就需要他們有意識地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緩解一些因為突然沒有工作任務而閑下來的空虛感。
張先生是從事業單位的領導崗位退休的。最近,老伴看到他精神有些頹廢,就建議他去公園的體育器材處鍛煉,可他覺得自己剛退休,就去那種老人鍛煉的地方,遇到熟人會不好意思。
因此,他整天宅在家里,不是看電視就是唉聲嘆氣。多日不見父親的女兒小張看到老爸都憔悴了許多,就動員他和母親一起去旅游散心。
于是,女兒給父母報了云南旅行的團。旅行的過程中,張先生看到幾位喜愛書法的老人,在廣場上用大大的毛筆沾水寫書法,他好奇地上前觀看,寫書法的老人說,這個毛筆比較大,廣場的樹木多,氧氣也多,他們用這樣的大毛筆沾水寫書法,一來能練習書法,二來能鍛煉身體,寫上一會沉浸其中,感覺非常好。
張先生旅游回來后,就讓女兒在網上給他買了大毛筆,先是在自己的院子里練習,感覺不錯。后來,他和老伴到河東廣場散步,看到有老人用大大的毛筆在地上寫字,便聊了起來。那位寫字的李先生還是個老熟人,得知張先生也喜歡“地書”,就邀請他一起來廣場練習,大家有個伴,還能互通有無。張先生又讓女兒買了個大點的毛筆,每天黃昏時去南風廣場練習“地書”,還結交了不少喜歡“地書”的同道中人。
如今,張先生感覺自己的身體比剛退休時好多了,每天練習書法,也有很大的進步,字寫得好了,廣場上的人都會沖他點贊,讓他找到了一份榮譽感,身心非常愉悅。
黃女士退休前是單位的工會主席,她多才多藝喜歡音樂和舞蹈。退休后幫兒子在外地看了三年孩子,如今孩子上了幼兒園,她和老伴還是喜歡運城的生活,告別兒子所在的大城市,回到了運城。剛回來也有個適應期,之前的閨蜜都有自己的事情,她就感到有一點無聊。
后來,發現運城有了“河東書房”,她和老伴就經常去那里讀書。上了年紀,坐得時間長了腰腿都有些僵硬,她就想著如何能活動一下筋骨。后來發現體育公園有跳民族舞的,這引起了她的注意,就跟著學了幾次。
從此,黃女士找到了自己的喜愛,穿著漂亮的民族舞服飾,隨著歡快的音樂翩翩起舞,讓她仿佛回到當年,又找回了青春的激情。
對于老年人來說,想要快樂度過每一天,就要找到自己的愛好,那樣就能找到自信和快樂。
多培養興趣愛好,如繪畫、書法、太極、舞蹈等,不僅可以讓你的生活更有樂趣,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做一個樂活老人,保持積極的心態,無論何時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過好每一天。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