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1-02
□張楊

退休后有了時間,把過去的日記、電視收看隨記、閱讀筆記,以及遠方同學、朋友的信件等歸類整理,加入多年的生活積淀、經歷感悟,就變成了被報紙雜志發表的一篇篇文章。這些注入心血的文字就像結下的一顆顆果實,再聽到有人對它的夸贊,內心便有了些小成就感。
如果把這樣的小成就感比作氣球,那么在數日后的一個晚上,這個剛吹起的小氣球就被打破了。
那是2009年農歷九月的一天,準確地說,是電視熒屏上的一幕。這一幕,使我看到了另一種智慧,比自己的小成就大得多的智慧,那智慧的背后,不僅有心血和汗水,還有孝順與體貼。
在看一檔益智類節目時,我流了淚。電視上那個看上去有40多歲的男子,深深地感動了我。他的妹妹在國外,妹妹有臺電腦,卻無打印機,于是他想贏得一臺打印機給妹妹。主持人問他:“那你怎么給妹妹送去?”他說:“我可以再贏兩張出國往返機票啊,讓我的父母去送,他們想女兒了。”聽到這我就有些感動,主持人也很感動,又問他:“那你為什么還要贏一臺電腦給你父母?”他說:“因為父母很想念遠在萬里之外的妹妹,有了電腦,父母可以隨時把郵件發給妹妹,也讓妹妹把思念寄回家。”
這就是他的家庭夢想,幾乎全為了家人。主持人問他:“你有把握嗎?”他微笑不語。一共有12道題,每一道題都機關重重,要達到頂點談何容易?
答到第6題時,他顯得很茫然,這時他使用了第一個求助機會,讓現場觀眾幫助他,他幸運地通過了,但他很平靜,甚至有些沮喪。主持人很奇怪,要是別的選手早就歡呼雀躍了,為什么他這樣平靜?他說:“那么多人都會這道題,我咋就不會?”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盲區,而他卻覺得很不好意思。
答題在繼續,懸念越來越大,人們也越來越緊張,到最后一題時,我的那份期待,如同我就是那個盼著得到一臺打印機、兩張往返機票和一臺電腦的人。我心想,僅僅為了他對父母的孝順和對妹妹的寵愛,也應該讓他答對。
最后一題出來了,是關于水資源的。他靜靜地看著這道題,片刻沒說話,他的父母也坐在臺下,緊張地看著他,連主持人也好像恨不得擁有特異功能,把答案告訴他。
這時他使用了最后一個求助機會,把電話打給了遠在國外的妹妹。電話接通了,他卻不說話,那頭的妹妹急了,喊:“哥,快說呀!”主持人也急了,提醒他:“時間快到了,不敢再浪費了,這是你最后的機會了!”
他沉默了一下說:“妹妹,你想念咱爸咱媽嗎?”妹妹說:“當然想啊。”坐在電視機前的我著急的手心都出汗了,天啊,什么時候了,還慢悠悠,難道要放棄最后的沖刺嗎?世上怎么會有這樣冷靜的人?
他接著說:“那讓咱爸咱媽去看你好嗎?”妹妹說:“那太好了,是真的嗎?”他點頭,自信地說:“是的,你的愿望馬上就能實現了。”然后時間到,電話掛了。
我這才明白,這道題他原本就會,答案早就成竹在胸,他只是想借機給妹妹打個電話,把成功的喜悅早點與妹妹分享。我的眼淚禁不住流了出來,為他的智慧,為他智慧背后那超乎常人的冷靜和暖暖的愛。
果然他輕輕地說出了答案,主持人也很感動地說:“還從來沒見過你這樣的選手。”是的,從來沒有!像他這樣的冷靜和智慧。在最后的關頭,在久久的沉默之后,給大家帶來了滿懷的喜悅。坐在臺下的父母擦著眼淚,那是驕傲的淚水、幸福的淚水啊!
且不說在這智慧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少艱辛,流下了多少汗水,令我更欽佩的是,他作為兒子對父母的那般孝順,作為兄長對妹妹的那般體貼,他的機智和良苦用心,他對家人那深深的愛,使我感動不已。我禁不住想把自己的感動告訴更多的人,便在當晚寫下一篇日記即觀后感:給父母多些孝心,給家人多些愛心,特別是給那些已到垂暮之年的父母多些體貼關照,讓他們能從兒女這里得到些溫暖、得到些欣慰吧。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