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0-19
本報訊(記者 喬 植)10月16日,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發現,考古人員在絳縣西吳壁遺址發現一座二里崗時期的大型動物祭祀坑,系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牛羊豬狗”祭祀用牲組合。
西吳壁遺址位于絳縣西吳壁村南,南距中條山僅數公里,遺址面積約110萬平方米,包含仰韶、龍山、二里頭、二里崗及周、漢、宋等時期遺存,其中以二里頭、二里崗時期遺存最為豐富。
2021年夏,在2018年以來歷年發掘和研究工作基礎上,中國國家博物館、省考古研究院及市文物保護中心聯合組隊,在西吳壁遺址繼續開展考古發掘工作,揭露出龍山晚期、二里頭、二里崗及東周等多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存。
二里崗文化時期的遺跡主要是灰坑,共45座。其中,H552坑內發現牛、羊、豬、狗等動物至少22只(頭)。除最頂部的幾只(頭)被后期破壞,保存不全,大多為整牲。
發掘報告顯示,除上述動物外,發掘還獲得了一些嚙齒類動物的肢骨,應為后期混入。所有動物骨骼均未見明確人工砍斫痕跡。
考古人員認為,獸骨坑H552非常有特色,該坑犬3頸椎處發現的素面鬲足,指示其時代為二里崗下層。此坑臨近冶銅遺址核心區,應是與冶銅手工業密切相關的大型祭祀活動遺存,為研究冶銅手工業面貌提供了新的視角,是探索二里崗時期手工業祭祀的難得材料。
另外,這是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牛羊豬狗”祭祀用牲組合,在偃師二里頭、鄭州商城和小雙橋、安陽殷墟等都城區域的夏商祭祀遺存中未見。這種祭牲組合,上承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的傳統,下啟商周“太牢”禮制,對探索三代祭祀制度演變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