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自全市鄉村振興暨城鄉人居環境整治與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之后

陌南鎮:由表及里美起來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6-19

見習記者 李星星

從垃圾溝到觀光點,從水泥路到寬闊的柏油路,從荒坡到綠洲,從階段化整頓到長效化治理……

自2020年運城市鄉村振興暨城鄉人居環境整治與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在芮城縣陌南鎮召開后,陌南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清、拆、改、種、建”五治并舉,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

3年奮斗,繪就陌南鎮人居環境整治的高質量答卷!

芮城縣陌南鎮中國零碳村鎮項目“第一試點村”莊上村。

美,在這里拓寬了維度;美,在這里豐富了內涵;美,成了這里的常態。

從“一陣風”到“四季風”

“這家門前有垃圾”“那家東墻外有雜物”“這家超市前有建筑垃圾”……會上,陌南鎮人民政府人居辦的工作人員正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匯報全鎮人居環境督查中出現的問題和情況。

這樣的會議,每周三都會在陌南鎮人民政府的會議室召開,早已成為慣例。

芮城縣陌南鎮工作人員在綜合行政執法智慧平臺上操作。

如果說階段化的環境整頓是城鄉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陣風”,具有立竿見影的作用;那么,長效化治理機制則將持續改善人居環境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進行謀劃,是治本的“四季風”。

在陌南鎮,機制、觀摩、考評、督查便如春夏秋冬常在的風,吹響了人居環境整治的號角,吹開了一幅幅生態藍圖。

“人居環境整治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絕不能只圖‘一時美’。鎮政府人居辦會不定期巡查,深入各村巡查人居環境整治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好記錄工作,每周三召開會議時,現場通報督查結果,對存在問題的村莊,通報批評并責令其限期整改;每月,在會上公布1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的垃圾轉運情況,核發垃圾轉運經費;每個季度,組織一次集體觀摩活動。”陌南鎮黨委書記劉釗表示。

人居環境整治離不開人的力量,隊伍建設是基礎,更是保障。

據了解,陌南鎮建立了2支由15名環衛人員組成的保潔隊伍,在全鎮主要道路開展常態化保潔工作。各村建立了20支共130人的環衛隊伍,在鄉村各公共區域開展保潔工作。365名村組干部、網格員帶領群眾在村組巷道間清理“三堆”,1444名黨員在黨組織的帶領下定期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共建、共治、共享的人居環境整治氛圍十分濃厚。

鎮上定機制,村里重落實,鄉村才能實現“一時美”到“永久美”、“點上美”到“面上美”的有效銜接。

走進東窯村,村道邊綠意盎然,鳥鳴聲聲;房屋錯落有致,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格外好看;空氣十分清新,令人心情舒暢;古老的窯洞經過修繕,已經成為承載人文典故的景觀。記者驚奇間,一個轉彎,陌南鎮東窯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長效機制的公告躍然墻上,解答了村里環境越來越好的奧秘。

據悉,為了提升全體村民的幸福感,東窯村成立了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建立了包括垃圾轉運、愛國衛生活動、廢棄物清理、定期維護、定期巡查等在內的系統機制。

“自從鎮里建了垃圾轉運站后,我們就嚴格按照鎮上的要求進行垃圾收集和轉運。現在,每家門前都放置了垃圾桶,村里雇專人進行收集和轉運,每周至少2次。垃圾轉運的費用村里給每車支付50元,鎮上補貼20元。如今,村民的環保意識都提升了,再也沒有人亂扔垃圾了,以前的垃圾溝早都不見了。”東窯村黨支部副書記李韋江自豪地說道。

與東窯村一樣,梧桐社區也統籌多方力量,推進社區人員環境的常態化治理。

“我們廣泛動員物業、黨員、熱心居民、社區志愿服務隊等力量,常態化開展社區環境微治理活動,清理衛生死角,整治樓道亂張貼、亂堆放、亂停放問題,以實際行動助力轄區環境整體提升。”陌南鎮梧桐社區居委會委員譚衛平說道。

從“面子靚”到“里子強”

梧桐社區房屋整齊劃一,鳥語花香,充滿歡聲笑語;莊上村成為首個“中國零碳示范村”,環境更美了,關注度更高了;東窯村黨群服務中心改造完成,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了村史館、圖書室……

芮城縣陌南鎮整齊規劃的梧桐社區。

3年來,陌南鎮依法拆除違建6800余平方米;拆除巷道旱廁3000余座,建成衛生廁所2329座;完成集中供水管網改造提升和鎮域生活污水管網改造工程,建成浢津污水處理廠;完成“煤改電”1697戶;栽植各類苗木30萬余株,綠化里程20公里,荒山造林6000余畝,建成園林村6個。

“村里環境真是越來越好了,巷道寬了,門前綠了,路燈亮了,垃圾也有人清理了,我們晚飯后散散步、聊聊天,偶爾也能去圖書室看看書,非常愜意。”陌南鎮東窯村村民張保民開心地說道。

一系列努力下,鄉村“顏值”不斷提升,環境“第一印象”持續改善,面子“靚”了起來。

然而,如果再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陌南鎮不只是看得見的整潔、美麗,人居環境整治的理念延伸到了村民的意識中,拓展到了文化建設上,更滲透到每一個看得見、看不見的角落里。

鼠標輕點幾下,陌南鎮各個鄉村、各個街道的影像就清晰顯示在電子大屏上,“請某商戶將自家門前的垃圾清理干凈。”看到有不文明行為,工作人員馬上隔空喊話,不久后,商戶經營人員便自覺將門前的垃圾進行了清理。

這是發生在陌南鎮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的一幕,有了綜合行政執法智慧平臺,實時監督成為可能。

據了解,陌南鎮綜合行政執法智慧平臺是由智慧黨建、平安鄉村、精準防控三大板塊構建,通過手機客戶端、集中管理處及高清數字攝像頭協同管理的實時監控系統。全鎮共入網高清數字攝像頭48臺,覆蓋集鎮交通干道、重要路口、大型超市診所、防汛防火監測點等公共場所重點區域。

“其實,智慧平臺并不是為了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而建,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發現通過智慧平臺能夠及時發現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的不文明行為,通過現場對講的方式,能夠讓村民及時糾正,逐漸讓人居環境整治成為村民的自發行為。慢慢地,村民的思想觀念轉變了,生活方式也更文明了。”劉釗告訴記者。

除了智慧平臺建設,陌南鎮推行的“四三”工作機制,構建起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的組織鏈條,讓人居環境整治的“里子”真正強了起來。

“四三”工作機制是指聚焦三個重點、堅持三個導向、突出三個落實、強化三個意識。

其中,“三個落實”為人居環境整治的貫徹執行指明了方向。人員落實,村干部、網格員、居民小組組長、保潔員、志愿者5支隊伍齊抓共管;資金落實,縣鄉補一點、村級拿一點、村民籌一點,確保村級環境整治資金人均達到20元;機制落實,鎮、村都建立了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包括每周二為愛國衛生運動日、生活垃圾定時收集等。

從“環境美”到“鄉村和”

在和美鄉村建設過程中,“環境美”側重于建設看得見、摸得著的現代化鄉村,“鄉村和”則強調和諧共生、和睦相處的文化內核,兩者缺一不可。

為實現“鄉村和”,陌南鎮從細處入手,從群眾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從化解矛盾源頭出發,做足了“繡花”功夫。

——組建愛心義剪服務隊。

陌南鎮組織全鎮從事美發行業的人員組成愛心義剪服務隊,由黨員帶頭,結合主題黨日的相關活動,每個月開展一次免費給老人剪發的活動,1年內服務隊走遍陌南鎮所有的行政村。

——組建愛心企業志愿服務隊。

由陌南鎮人民政府組織轄區內的愛心企業組成志愿服務隊,通過學校或相關部門提供的困難群眾和學生名單,確定幫扶對象,進行不定期慰問活動。

——組建紅白事服務隊。

“千萬不要小看紅白事服務人員的作用,尤其是做飯、端盤、樂隊的工作人員,他們在村里的言行可是能影響一大批村民的呢。”劉釗介紹道,陌南鎮高度重視對紅白事服務工作人員的宣傳和教育,給通過培訓的相關人員發放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員的證書,激勵他們在基層服務中充分發揚勤儉節約、積極向上的引導作用。

——建筑工程服務隊。

“村里建新房、修繕房屋都要找工程隊,專業服務農村房屋建設的工程隊很少,一旦建不好,發生矛盾是小事,給村民造成財產損失才是麻煩事。”劉釗表示。

為此,陌南鎮人民政府組織專人對轄區內從事建筑工程的施工隊進行考核,為通過考核的工程隊頒發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員證書。有政府把關,村民可以看證找工人,能夠最大程度保證工程建設的質量,減少財產損失。

據了解,截至目前,陌南鎮愛心義剪服務隊共13人,愛心企業志愿服務隊共14人,紅白事服務隊共9人,風水先生服務隊共7人,建筑工程服務隊共27人,精神文明建設隊伍共9人。

“服務隊的建設,我們也處于摸索階段。每次開會,各個行政村的黨支部書記都會就相關情況進行匯報,大家聚在一起出謀劃策,共同制定考核標準,通過不斷的試錯和調整,將這個機制推進下去,應用到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當中。”劉釗說道。

攝影記者 陳方斌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