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4-03
記者 范 娜
日前,《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文章指出,各地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
蘋果、菊花、香菇、西瓜……運城作為農業大市,“土特產”不勝枚舉。今起,本報推出“琢磨透‘土特產’調研行”系列報道,分別就萬榮香菇、芮城菊花等作專題采訪,深入挖掘全市代表性“土特產”的前世今生,剖析其在做優做強鄉村產業、促進鄉村振興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2008年以來,經過“先行者”不斷地實踐與摸索,以及種植者8年的成長與發展,萬榮香菇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已成長為萬榮農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
這個為果延鏈、源果而興的新產業發展過程,包含著新建產業的所有要件,也包含著農村發展“土特產”的豐富內涵。
“萬榮香菇這一‘土特產’的發展,不僅給萬榮增加了一個重要產業,帶動了農民致富,更有指導意義的是,為我們篩選、培育、發展新產業,在新時代琢磨透‘土特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比f榮縣農副產品加工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謝建鵬說。
如今,萬榮縣擁有10個集中制棒中心,40多個香菇種植基地,200多個預冷庫,8個交易市場,直接種植戶500多戶,產業鏈參與者5000多人,年產香菇3000萬棒,產值達2.4億元。產業規模位居全省前列,全市首位。
而芮城菊花這一“土特產”也當仁不讓,一躍成為當地老百姓的“致富花”。
芮城縣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規?;N植菊花,如今已成為全國菊花的重要生產基地。截至目前,該縣菊花種植面積6萬余畝,年產干胎菊5200噸,產值5億元,約占全國10%,尤其是杭白菊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60%以上,帶動兩萬余戶菊農每年每戶可增收近2.5萬元。
今年,芮城縣委、縣政府積極推進菊花專業鎮建設,以學張鄉、大王鎮、永樂鎮為重點,大力發展扦插育苗、標準化基地建設、菊花精深加工、農文旅融合等,全力打造芮城菊花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真正把小菊花做成大產業,使其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又一強大產業引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