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4-03
張秋明 楊建義
春分過后,新絳縣泉掌鎮武平村的大棚豆角逐漸進入采摘期,一串串淺綠色的豆角在條籠間的支架上交錯下垂。菜農們穿梭其間,動作嫻熟地采摘、裝袋、裝筐……好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武平村位于新絳縣西部,土壤肥沃、氣候條件獨特,生態環境良好,適宜發展蔬菜產業。近年來,該村“兩委”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精心培育富民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引導鼓勵村民大力發展周期短、見效快、高豐產的豆角等蔬菜產業,將蔬菜種植作為發展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實現了產業發展與群眾致富“雙豐收”。目前,該村種植的頭茬豆角喜獲豐收,已經進入大批量采摘期。
“今年,我種了4個大棚的豆角,長勢都不錯。前些日子,豆角批發每公斤都在16元左右,這幾天價格有所回落。豆角每年能收4茬,畝產量在3500公斤左右,可收入3萬元左右。”豆角種植戶張紅德說。
武平村現有8個居民組2050口人,耕地面積2869畝,深井10眼,可灌溉面積2348畝。該村主導產業以蔬菜種植、畜牧養殖為主,全村現有蔬菜大棚376座,其中超大棚273座,日光溫室103座,主要以種植茄子、豆角、西葫蘆等為主,有占地20余畝的蔬菜市場一座。
“種豆角雖然好管理、不費工,但對溫度、濕度要求較高,特別是到了成熟期對溫度要求更敏感。后期采摘需要較多人力,我就找附近村中的閑散勞動力幫忙。這樣,既可增加村民的收入,也可解采摘的燃眉之急。”種植戶張智東說。
為進一步提升蔬菜的品質和效益,武平村還通過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引導群眾進行標準化、規模化種植,逐漸讓豆角種植成為該村的蔬菜主打品種。
“下一步,我們將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經營種植模式,帶領種植戶走上合作化發展道路。靠著合作社的技術優勢和銷售渠道,幫助種植戶解決銷售難題,在降低種植風險的同時,不斷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效益。”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萬金河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