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3-08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魏后凱在《北京日報》撰文指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需要堅持底線思維,強化底線意識,堅守底線、不越紅線。總體上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涉及的底線是多領域、多層次、多類型的。歸納起來,大體有四種類型。
一是安全底線。鄉村振興涉及諸多安全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從糧食安全看,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目標,可以看成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底線。從生態安全看,近年來有關部門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等,都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嚴格遵守的底線要求。
二是目標底線。目標底線決定了重大計劃或行動能否最終實現,它是必須確保完成的底線任務。例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作為一項底線任務,成為過渡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目標底線。可以預見,在過渡期之后,確保欠發達地區如期實現鄉村振興將成為未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目標底線。
三是制度底線。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魂”,也是農村改革和鄉村振興必須堅守的制度底線。國家制定的有關法律條文和標準,有許多都是底線要求,屬于制度底線的范疇。例如,國家在食品衛生、環境保護、種子質量、農產品質量、飲用水安全等方面制定的強制性標準就是一種底線要求,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都應該嚴格執行。
四是利益底線。全面落實和維護農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的各項合法權益,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是一項最基本的底線要求。在守住農民利益底線基礎上,還要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各項權益尤其是財產權益,讓農民更多分享政策紅利和產業鏈增值收益。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