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國”字號里的運城·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絳州澄泥硯文化園——

?提升價值鏈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2-06

記者 朱 姝

池神廟里彩燈展覽流光溢彩、非遺展示生動有趣,嵐山根景區內游人如織、歡樂祥和,南山新境滑雪場人流熙攘、熱情似火,關帝廟文化展演多姿多彩、祈福活動引人注目……

“燈展這邊真是人山人海。三年來,我們全家好像都沒有這么輕松開心地過過春節,人山人海我也非常樂意參與其中。”在池神廟游覽的市民張璐興奮地說。

數據是消費市場的直觀反映。據統計,全市7個重點景區共接待游客61.83萬人次,同比增長44.09%;旅游總收入1672.76萬元,同比增長22.51%。全市游客接待量占全省17.70%,位居全省首位。

透過一個個數據,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春節文旅消費的紅火態勢。既營造出濃濃的年味,也激揚著澎湃的發展動能。近日,記者就走進2022年入選“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的新絳縣絳州澄泥硯文化園,捕捉發展的良好勢頭,以此展示我市文旅產業的巨大潛力,為產業發展堅定信心,更為行業復蘇聚力賦能。

新絳縣絳州澄泥硯文化園俯瞰圖。

產品力激發文旅市場動力

走進絳州澄泥硯文化園,小橋流水,亭轉廊回,各具特色。時值新春,一串串燈籠隨風飄搖,一派寧靜致遠、古色古香之景。內里更是涵蓋了澄泥硯、云雕、木版年畫、仿古青銅、石雕、玉雕、宮燈、面塑等各種非遺技藝項目的展示與銷售,文化氣息濃厚。

“主樓這邊是中國名硯珍品展廳,將來中國各個不同硯種中的精品都會在這里展出,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名硯博物館。”

“這里是文化體驗區,絳州木版年畫、新絳石雕等新絳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產品在這里展銷。”

……

絳州澄泥硯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藺濤,同時也是該園區的負責人,他向記者介紹道,絳州澄泥硯文化園項目占地面積約2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0多平方米,園林面積15000平方米。建成后具備多項功能,既是絳州澄泥硯等各種非遺項目和特色文化的展銷窗口,也是以國家級非遺為龍頭、帶動其他非遺項目面向游客的產業園區,還可以作為免費舉辦書畫文化展覽交流的沙龍,并可作為非遺的生產性保護基地、非遺傳承人的培訓學習基地和文化創意基地。

2012年1月30日,在各級政府的關懷與支持下,由絳州澄泥硯研制所投資建設的“絳州澄泥硯文化園”項目正式啟動,并被列入山西省“十二五”文化產業提升類重點項目、運城市十大文化產業園區、新絳縣十大重點工程。

“我們園區的定位就是‘新絳會客廳’,在這里匯集新絳文脈,傳承新絳文化。絳州澄泥硯文化園目前已經入駐32家傳統非遺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個體戶等,全方位展出新絳縣的傳統非遺產品,讓游客可以一站式了解新絳縣的傳統非遺文化。同時,我們也希望將絳州澄泥硯文化園這一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硯臺非遺文化主題園區,打造成一個集交流、展示、技藝體驗、旅游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文化主題園區。這是一個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模式探索,如果成功,將徹底實現絳州澄泥硯從單一文化產業到文化旅游產業的轉型。”藺濤說。

絳州澄泥硯生產基地內,張迎利在過濾泥水。

為讓眾多的非遺文化企業進駐園區,新絳縣也因勢利導,指導規范絳州鼓樂、木版年畫、云雕、青銅器、宮燈等十余家非遺文化企業入駐,使之成為“新絳傳統非遺文化中小微企業文化雙創基地”和“新絳縣傳統非遺文化研學基地”。政府還拿出專項資金,對入駐的中小企業給予專門獎勵,在園區組織開展了非遺+文旅、非遺+會展等活動,通過文旅融合、抱團發展,推動當地文化產業形成集聚優勢。

據悉,目前餐飲環節正在完善中。該環節完善之后,絳州澄泥硯文化園的產品體系逐漸成熟,打造為“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旅游目的地。

立足“新絳會客廳”定位,絳州澄泥硯文化園主動參與我市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以不斷升級創新的“產品力”助力我市文旅產業豐富產品、增加體驗、完善業態,延長并拓寬文旅消費鏈條。

春節期間,各個景區推出全新旅游產品,如鸛雀樓推出光影演藝嘉年華活動,解州鎮推出的首屆民俗文化節,新建的南山新境滑雪場等,都是我市文旅產業融合自身產品特色,融入全新互動玩法,將親子、觀光、度假等深度整合,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文旅產品供給,承載了巨大的休閑需求,并且市場反響良好。

在旅游消費需求急需釋放的新背景下,我市以不斷提升的“產品力”激發文旅市場動力,展現運城獨特文化符號的“虹吸效應”已開始顯現。

工作人員在認真雕刻兔年系列絳州澄泥硯。記者 陳方斌 攝

文化力塑造文旅產品魅力

“兔”謀大業迎兔年。

在園區展廳內,記者首先看到兔年系列絳州澄泥硯。其中,揚眉“兔”氣、“兔”飛猛進、大展宏“兔”等兔年系列絳州澄泥硯,栩栩如生,更寓意祖國兔年蒸蒸日上,祈福兔年大展宏“兔”,國泰民安。這是藺濤和第三代傳承人藺霄麟設計研制的“揚眉‘兔’氣”等兔年系列絳州澄泥硯,首批共15種300方。

為硯臺注入文化,與時俱進,實時更新,藺濤已經推進了好多年。

“這是多子多福硯,這是金鼠送寶硯……每年我們都會推出當年的生肖系列硯臺,已經做過三輪了。”在光村的絳州澄泥硯生產基地,藺濤徒弟張迎利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藺濤制作的系列生肖硯。

絳州澄泥硯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甘肅洮硯并稱中國四大名硯。自中唐起,歷代皆為貢品。絳州澄泥硯色澤紛呈,尤以朱砂紅、玫瑰紫、綠豆青、鱔魚黃、蟹殼青為貴。生產周期長達一年,成品率僅為百分之三十,珍稀品更是鳳毛麟角。

由于歷史原因,絳州澄泥硯制作技藝于明末清初失傳。1986年起,藺永茂、藺濤父子開始恢復絳州澄泥硯制作技藝,潛心研究,終獲成功,使埋沒300余年的中華民族之瑰寶重放異彩。2008年其制作技藝獨家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六次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手工藝品徽章”,五次榮獲中國文房四寶行業最高榮譽“國之寶”稱號,四度蟬聯“中華民族藝術珍品”榮譽稱號,榮獲二百多項國際國內大獎。絳州澄泥硯已成為代表新絳、代表運城、代表山西的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藺濤還發揮文史、繪畫、雕塑特長,以敏銳的思緒與精湛的刀法為媒介,大膽創意,將古老傳統的工藝和時代特色巧妙結合,兩者水乳交融而又相得益彰,誕生出了一個又一個巧奪天工的藝術珍品。

比如,取材于地域特色的桐葉封晉硯、平遙古城硯等;取材于歷史人物的精忠報國硯、關公夜讀春秋硯等;以祈福納祥為主題的壽比南山硯、子孫萬代硯等;以大型紀念活動為主題的奧運硯、鳥巢硯等;或是以紅色革命地為主題的井岡山硯、寶塔山硯等;還有紀念祖國華誕系列硯、廉政建設系列硯、太行系列硯等極具時代鮮明特色的優秀作品……

自1986年藺濤與父親成立山西省新絳縣絳州澄泥硯研制所以來,已經自主開發了數十個系列、上千個澄泥硯品種,憑借其精湛的生產技藝、優良的產品質量、精美的雕刻藝術、深厚的文化內涵,絳州澄泥硯已成為許多收藏家爭相尋求的寶物,更是被各大博物館列為珍品予以收藏。

以文化力塑造文旅產品魅力,已成為我市文旅產業的普遍趨勢。

春節前夕,一場古韻悠悠、絕代風華的“迎春祈福”主題演出在池神廟廣場中央上演;芮城城隍廟“萬市大集”國風民俗文化節上,戲曲表演、電音演奏、馬戲雜技演出,傳統與時尚相互交融;解州關帝廟景區,社火展演、“武廟之祖·盛世迎賓”表演和漢服游園、關公威風鑼鼓等活動精彩紛呈……春節期間我市文旅產業輸出了數百項優質文旅產品和活動。運城文旅不斷創新文化表達方式,豐富文化旅游體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生動實踐文旅融合新模式。

行動力彰顯文旅產業活力

在絳州澄泥硯生產基地,張迎利將撈來的泥水一遍遍地過濾,她告訴記者,這個泥水要過濾多次才能達到使用標準,除了過濾泥水,絳州澄泥硯的制作還有雕刻、打磨、燒制等共十道工序。

澄泥硯制作流程中,雕刻是較為難學且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我們學徒期為3個月,其間只能掌握大概手法,想要獨立操作需3年至5年,做10年以上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雕刻工。”張迎利告訴記者。

張迎利目前已經是絳州澄泥硯項目市級傳承人,并榮獲過縣級勞模等多項榮譽。

藺濤非常注重傳統制硯臺技藝的傳承,通過多年的努力,如今他已組建了一支40多人的工作團隊。張迎利就是其中的一員。

同時,藺濤還出資選派業務骨干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山西大學、景德鎮陶瓷藝術學院等各大院校進行深造,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拓寬他們的藝術視野。目前,團隊中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名、中國文房四寶制硯藝術大師3名、山西省工藝美術師2名。

藺濤還提出了“非遺技藝進校園”的建議,以校企合作來搭建平臺,以就業為導向分期分批在高職院校開設非遺相關專業,將非遺作為專業學科,讓在校學生學習相關知識,建設“非遺”理論和研學體系。

“除了做出了絳州澄泥硯這個品牌之外,我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沉淀出一支隊伍,培養出一批人才,推動絳州澄泥硯的傳承。”藺濤說。

對待“傳承”二字,藺濤始終不遺余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傾囊相授,將自己的藝術理念傳遞給每一位學生,使他們能在傳承中國傳統澄泥硯文化中作出積極貢獻。

2022年3月,“藺濤大師傳承創新基地”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評為山西省唯一的“大師創新傳承基地”。2022年6月11日,絳州澄泥硯被山西省文旅廳發布為“山西十大非遺保護實踐優秀案例”。

將視野放遠至運城文旅,上上下下都已經發揮行動力,助力文旅行業復蘇,提升從業信心。

今年春節前,我市精心謀劃,推出“地道河東味”民俗系列活動,涉及歡樂景區、熱鬧群文、多彩文旅、佳片助春、嗨逛嗨吃、炫酷冰雪等十二大系列180余項具體活動。同時,為加快運城文旅產業復蘇,激發文旅市場活力,讓人民群眾共享文旅發展成果,開展“惠游河東·樂享運城”主題活動,發放了多輪文旅優惠券,總額達到400萬元。

同時,我市根據省政府政策內容要求擬定運城市A級景區首道門票優惠政策:2023年1月至6月,鼓勵全市A級景區在本景區線上平臺預售首道門優惠門票,優惠幅度在五折以上(含五折)的,省財政按門票銷售價格的20%給予補助,市財政按門票銷售價格的20%給予補助。

春節期間,運城文旅引得各大媒體關注,運城蒲劇榮登央視春晚,鹽池中禁門燈會在央視新聞聯播播出,鹽池亮相央視詩詞大會。嵐山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的命名,更是為運城擦亮了文旅融合的新名片。

“兔年春節游火爆,既讓我們旅游從業者充滿信心,同時也提醒我們要為后續的五一小長假、暑期、國慶黃金周等旅游旺季做好充分準備,要保證持續復蘇發展,擴充人力資源、抓好業務培訓也是當務之急。”經過這個春節,紅馬國旅薈萃分社負責人杜國鋒對我市文旅產業的復蘇充滿信心。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