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1-30
本報記者 朱 姝 王新欣
站在2023年新的起點上,回望2022年——
這一年,市商務局奮楫前行,努力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2022年1月—10月,全市限額以上零售額完成283.12億元,同比增加1.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7個百分點,總量全省排名穩居第一方陣。
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商務局主動作為,超前謀劃,突出重點工作,讓“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宣傳推廣“四菜一湯一餅”特色美食;積極推進鄉村e鎮建設;獲批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再摘“國字頭”招牌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設立喜獲批復
去年11月14日,國務院發函批復在我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是繼2021年我市入選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后,又一“國字頭”金字招牌。
此次國務院批復中,山西省僅運城市奪此桂冠,運城憑借的是什么?
2022年,我市對外貿易總額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全年我市對外投資總額為1021.57萬美元,對外投資存量為54605.61萬美元,全市服務貿易總額為6627.14萬美元。
不光如此,我市進出口企業數量與外貿交易額均位于全省前列。我市有166家進出口企業,比去年同期多4家。并且,進出口額前十位企業均實現較高增長,合計進出口827073萬元,占到全市進出口總額的78.52%。其中,北方銅業股份有限公司進口銅礦砂430524萬元,同比增長39.42%。
在這些進出口企業當中,有28家外貿企業32個項目申報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和外貿穩中提質項目資金。去年,新登記注冊外商投資企業3家,實際利用外資2344萬美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此外,我市進出口商品結構比較復雜,進出口增速明顯。進口方面,銅礦砂、鉻礦砂進口量、價格大幅增長,這兩類產品拉動進口增長109%。出口方面,主要出口商品金屬鎂、機電產品、紡織品大幅增長,其中金屬鎂出口數量增長55.8%,金額增長179.2%,這三類產品出口額增加210344萬元,拉動出口增長69.9%。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喜獲批復,有利于豐富我市貿易形態,擴大對外開放度,引導企業開拓市場,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同時也會帶來更多的政策紅利,從而提高人民生活滿意度。”市商務局副局長朱軍虎說道。
打造“四菜一湯一餅”
全力打造美食品牌留住“運城記憶”
“豈其食魚,必河之鯉”,鯉魚是黃河水系名魚,運城自古以來就有吃鯉魚的飲食習慣,再加上“魚躍龍門”“魚傳尺素”“懷抱鯉魚”等典故,象征了吉祥、團圓的鯉魚,成為古人宴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正所謂“有宴必有鯉”。
外酥里嫩,酸甜爽口,一道“鯉魚躍龍門”,不僅讓人記住了運城的味道,還收獲了吉祥的寓意。運城人吃鯉魚的花樣可不只這一種,“功夫大鯉魚”“生態黃河鯉魚泡餅”“陳釀老醋焗黃河鯉魚”等一道道鯉魚系列的美食,色澤誘人,味道鮮美,各有千秋。
美食的味道,也許不足以成為一個地方的標志,但卻可以是一個地方留給人最長久的記憶。
為講好運城美食故事,弘揚河東餐飲文化,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動下,由市商務部門牽頭,通過開展“品鑒運城美食、晉享運城味道”餐飲品牌推廣活動,以及“丹鳳朝陽、魚躍龍門”運城美食評選活動,在省第八次旅發大會暨第33屆關公文化旅游節召開之際,推出運城特色系列餐飲“四菜一湯一餅”。
“四菜”即黃河大鯉魚、中條山牛肉、峨嵋嶺土雞、涑水河火鍋,“一湯”即關公羊湯,“一餅”即舜帝燒餅。
“四菜”中的“黃河”“中條山”“峨嵋嶺”“涑水河”是我市重要地理標志,以其山清水秀,物產豐盛,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河東兒女。關公羊湯和舜帝燒餅中的“關公”“舜帝”,都是運城著名歷史人物,是忠義仁勇和仁孝的化身。
以省第八次旅發大會暨第33屆關公文化旅游節為契機,我市持續開展全方位立體式推廣活動,大力宣傳運城特色餐飲。舉辦一場“四菜一湯一餅”運城特色餐飲擂臺爭霸賽;組織開展運城特色名吃美食月活動;發放“四菜一湯一餅”專用消費券;在主流媒體開設“四菜一湯一餅”美食專欄或播放宣傳片,并通過抖音、快手、博客等新媒體平臺宣傳推廣。
同時,在運城機場、運城高鐵站、南風廣場、星河商業街通過電子屏和展板進行立體式宣傳。在運城各大酒店統一推出“四菜一湯一餅”專用菜單,擺放到餐廳、大堂、客房,讓外地游客充分了解運城美食,品嘗運城美食。
西安有羊肉泡饃,柳州有螺螄粉,天津有狗不理包子,一餐一飯不僅是食物的烹飪,更體現了一個地方的地理特性、風俗習慣和傳統文化,是人們對一個地方最直觀、最真切的印象。
為了塑造好這一印象,市商務局助力我市打造自己的美食品牌,推出“四菜一湯一餅”,傳承和弘揚運城本地的飲食文化,并以美食為媒,展示地域美食文化,打造地方美食品牌,推介運城形象,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和羹之美,不僅為外地的食客帶來豐富的味蕾體驗,拉動我市旅游經濟,更讓人們留下了難忘的“運城記憶”。
推動“鄉村e鎮”
以電商釋放鄉村振興新動能
鄉村e鎮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產業為基礎、以電子商務深度融合為核心、以配套服務為支撐,具有明確的產業定位、互聯網應用基礎的發展空間平臺。
培育鄉村e鎮,是省委、省政府助推鄉村振興、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建設市場主體集聚平臺載體的一項重要抓手。今年以來,市商務局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下大力氣在全市布局和建設了一批鄉村e鎮,充分發揮鄉村e鎮的平臺集聚效應,推動電商企業集聚發展。
在我市鄉村e鎮項目建設中,不乏走在前列的佼佼者。

臨猗新城涑水e鎮建設現場。本報記者 陳方斌 攝
去年5月21日,臨猗縣北辛鄉御品一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忙碌地把蘋果、西瓜、大甜瓜等果品裝箱、打包,一輛輛卡車裝滿了打包好的果品,即將送往全國各地。

臨猗新城涑水e鎮已建設的倉配中心。 本報記者 陳方斌 攝
御品一園在天貓商城注冊的“御品一園”旗艦店,每天銷售蘋果等各類果品4萬多單,銷售額在100萬元左右。2022年,御品一園電商銷售額達到2.4個億,成為推動當地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
如此大的交易額,帶動果品大量銷售的同時,也帶來了頻頻“爆單”,“這么多的訂單,對倉配來說是不小的挑戰。”臨猗電子商務商會會長衛榮平說道。
為解決倉配問題,臨猗縣緊緊圍繞全省鄉村e鎮創建要求,貫徹落實市商務局關于鄉村e鎮建設的指示,建設完成1個縣級電商物流倉儲配送中心,272個電商服務站點,覆蓋了全縣所有的行政村,完善了物流配送體系,大力發展了共同配送,創新形成“前店后倉+基地”的臨猗電商模式。
“倉配中心的建成,使得原有儲存量擴容了至少一半,目前倉配中心每天的下行量是6萬件,而上行量則達到了10萬件,上行量比原來增長了兩倍。”臨猗中通公司負責人介紹道。
鄉村e鎮帶來的不只是擴容和便利這么簡單,同樣重要的,還有配送成本的降低。

臨猗縣郵政快遞總倉內工作人員在查看快遞運輸進度。本報記者 陳方斌 攝
“原先由于臨猗物流快速配送成本較高,本地的電商企業許多都把產品先運往西安,再發送至全國,增加了許多麻煩。”衛榮平說,“倉配中心建成后,還可以再節省兩到三毛,不僅降低了成本,還增強了時效性”。
除了大力發展共同配送,臨猗新城涑水e鎮還注重強化區域公用品牌,提升農業品牌價值。加強縣域公用品牌“猗頓農品”打造,加強農產品網貨化研發,同時依托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培訓(孵化)基地和服務中心,積極開展跨境電商培訓。
“臨猗新城涑水e鎮主導產業為生鮮水果、農產品加工和電子產品制造,按照‘一園四中心’合理布局,科學規劃空間功能,聚力發展主導產業。”臨猗縣商務局局長岳匡印說道。
“一園”即臨猗智創產業園,包括現代化多功能演示廳、e鎮電商快遞辦公樓等。“四中心”是網貨產品展示中心、電商人才培訓中心、網紅直播孵化中心和縣級倉儲物流分揀配送中心。
下一步,市商務局將根據省、市市場主體倍增專班的工作要求,督促前期資金到位的鹽湖區、永濟、臨猗、萬榮、平陸縣四個縣加緊鄉村e鎮后續建設,并主動對接省商務廳,加快第二批鄉村e鎮項目評審,形成“產業+電商+配套”的可持續發展電商生態體系,讓電商發展走得更快、走得更遠。
這一年,是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成績的一年;是獨具匠心、卓爾不群的一年;是踔厲奮發、賡續前行的一年。市商務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強黨對商務工作的領導,努力保持內貿市場繁榮穩定,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力度,豐富人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樹立商務新形象,走出商務新模式,進一步激活我市經濟發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