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1-30
楊通情
歲末回眸,這一年面對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復雜局面,河津市經濟大船頂住壓力,破浪前行,一幕幕場景令人難忘。這一年,成績喜人,河津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5萬戶,千人擁有市場主體126個;財政收入61.1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27億元……一連串喜人的數字令人振奮。
2022年河津市委、市政府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眼助企紓困、疫情保供、營商環境、消費回升等方面靠前發力,精心開展穩經濟“六幫一增一穩”服務企業專項行動,推出系列有力有效實招,打出助企紓困組合拳,持續激發市場主體內生動力,為穩住經濟大盤、提振發展信心送去了“及時雨”。
下好“先手棋”
保市場主體 穩經濟大盤
近期,隨著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斷落地、助企紓困力度不斷加大,河津市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率逐步提高。在山西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開足馬力抓緊生產,為客戶趕制訂單;在柴家鎮草莓采摘大棚,鮮紅的草莓引來不少群眾休閑采摘;在市區各大商場,琳瑯滿目的商品滿足年貨需求,激發新一輪消費熱潮……機器轉起來、工人忙起來、訂單多起來、信心強起來,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是市場主體活力日益增強的真實寫照,也是河津市委、市政府穩住經濟基本盤的成效體現。
“這次過來主要看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將立即聯系相關部門幫助解決,保障企業正常運行?!薄拔覀儙湍愎緩你y行申請的貸款,收到了沒有?”“收到了,非常感謝你們的幫助,讓我渡過難關”……這些暖心對話,是河津市職能部門上門服務,為企業紓困解難的縮影。
2022年,河津市把保障經濟平穩運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11個產業服務專班深入企業一線,直擊難點、痛點和堵點,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問題,全面幫助企業落實政策、保障要素、雙招雙引、解決難題、培育產業鏈、優化環境,全力促進市場主體倍增,穩住經濟基本盤。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河津市加快卡口標準化建設,全力保產業鏈供應鏈,優化服務措施和工作流程,建立科學分流保通保暢、交通網絡平臺推送、貨車六小時返回預警、貨車閉環管理巡查、規上企業車輛報備、規上企業車輛直通、違規車輛及司乘人員處罰等七大工作機制,打通大動脈、實現有序循環,確保物暢其流、企穩回暖。
打出“組合拳”
重政策賦能 助紓困解難
2022年,河津市積極匯總中央、省、市各項惠企政策,梳理出減稅降費、財政金融支持等45條助企紓困措施,最大程度減輕疫情對發展帶來的影響。
臨近年底,河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項目建設區域內機器轟鳴,多個重點項目加速推進。在這樣一幅幅火熱的建設畫面背后,是河津市加快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給企業減負,為發展添活力的傾心付出。
中鋁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我省首批“鏈主”企業。受疫情影響,資金壓力較大、企業重點投資項目進展緩慢。得知這一情況后,河津市稅務局工作人員深入企業了解發展情況,詢問涉稅需求,現場講解政策疑點、輔導操作難點、收集發展堵點。依托云平臺大數據甄別,將一份退稅減稅優惠政策“大禮包”精準直達送上門。
以金融之“水”澆灌經濟之“木”。2022年8月一場由政府牽線搭橋,促進政銀企之間“零距離”接觸的高質量發展政銀企對接會如期舉辦。這場對接會議促成了13家銀行機構與河津市20家企業簽訂貸款合同書及融資意向書,簽約總金額達44.6億元。通過積極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全力以赴保生存、保發展、穩經濟,全方位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隨著城市擴容,供熱面積增加,中環寰慧(河津)節能熱力有限公司需要逐步推進管網、換熱站及智慧供熱系統建設。為了支持供熱項目建設,河津市紀委監委聯合財政局,充分發揮“政銀企融資”平臺作用,幫助該公司順利從中國銀行河津支行,申請了1.4億元項目貸款。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韓志國激動地說:“有了這筆貸款,項目就可以順利進行,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的信心和決心?!?/p>
加速“接力跑”
優營商環境 振發展信心
“愁了這么久的事,沒想到幾天就辦好了”“不僅辦證效率高,還送證上門”……一言一語道出了群眾對河津市營商環境的認可。
城鄉公交免費項目是河津市2022年重點推進的一項民心工程。山西汽運集團河津公交分公司有幸榮獲城鄉公交經營權。河津市行政審批局主動靠前對接,進行一次性告知和全程幫辦代辦。從遞交資料到拿到許可證,用時不到兩天時間,讓企業真正享受到了“耿小二”便捷高效的優質服務。
圖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理配套爐渣綜合利用項目是河津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之一。河津市服務企業專班相關人員緊緊圍繞重點項目幫辦代辦服務責任制,變“被動服務”為“上門服務”,3日之內便將企業需要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理配套爐渣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辦理完成,并將證件送達企業。
2022年,河津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全力推動“耿小二”政務服務品牌建設提檔升級。在河津市設立85個企業開辦代辦點,實現個人獨資企業與個體工商營業執照“全域通辦”。大力推行“樁基先行”和政府投資項目“模擬審批”,設立“7×24小時”自助服務區,57項高頻政務事項實現周末可辦。協調解決問題146個,累計減免稅費7.2億元。深化開發區“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預計全年開發區工業投資完成52.9億元,增長20%。
灑滿“紅包雨”
促消費回暖 得實惠滿意
發放數字消費券是河津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穩市場、惠民生、促消費的一項重要行動,也是充分釋放消費潛力、激發消費活力、繁榮消費市場的有效舉措。
“馬上到點了,趕快點開‘建行生活’App搶券啦”“搶的人真多,真是太激烈了,還好我搶到了一張優惠券”……過去一年,這幾乎是群眾生活中的熱門話題。2022年,河津市以“惠聚耿城·樂享生活”為主題,重點圍繞零售通用、餐飲住宿、家電家居、成品油等領域投放消費券或提供消費補貼,先后舉辦兩次促消費系列活動,發放1400萬元數字消費券,促進全市消費穩中提質,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城區街道東關村村民周筱溢告訴記者,她時刻關注政府數字消費券發放情況,也時常幫助家人和朋友領取相關數字消費券,到指定的商店進行兌換。“消費券既有滿380元減100元的零售通用券,也有滿1000元減200元的家電專用券。消費券的多樣設置和發放,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大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優惠,讓我們感受到了購物的溫度。”
新征程上充滿光榮和夢想。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河津市委、市政府將團結帶領40萬龍門兒女,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書寫更加優異的答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