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fā)布者:陳雁冰 郭少華時間:2022-12-17

薛思甜與恩師楊雪萍
日前,由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主辦的第二十六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評選結果揭曉,山西省蒲劇藝術院的4名學生喜獲地方戲專業(yè)組小梅花稱號。據(jù)悉,此次評選中,山西省共取得9朵小梅花。
從2005年開始參加“小梅花”評獎活動以來,山西省蒲劇藝術院現(xiàn)已擁有56朵小梅花。蒲苑芬芳,花開滿園,讓人欣喜。源遠流長的蒲劇不僅代代傳承、后繼有人,而且正以嶄新的態(tài)勢,帶著新時代的風貌向前邁步發(fā)展。
此次4朵小梅花之一的薛思甜,是今年山西省蒲劇藝術院里唯一被山西省戲劇家協(xié)會選送參加第二十六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佩花晚會的小演員,憑借《清風亭·斥子》獲獎。

薛思甜扮演的賀氏
《清風亭》是各大劇種久演不衰的保留劇目,故事發(fā)生于明代,吏部侍郎薛榮妻妾不和,其妾周氏生下一子,被迫將兒子拋棄于清風亭。后來,孩子被年老無后、賣豆腐為生的張元秀抱回家中,取名張繼保。張元秀與妻賀氏含辛茹苦將張繼保撫養(yǎng)成人。13年后,張繼保在清風亭被生母周氏帶走,認祖歸宗。而張元秀夫妻思兒成疾,每日到清風亭盼子歸來。張繼保得中狀元后,回鄉(xiāng)路過清風亭小憩,張元秀夫妻前往相認,但張繼保忘恩負義,拒不奉養(yǎng)風燭殘年、淪為乞丐的養(yǎng)父母。賀氏撞死在清風亭前,張元秀也被氣死,而張繼保的忤逆行徑遭天怒人怨,被暴雷殛死。
薛思甜參賽選送的是《清風亭》第六場中《斥子》這一段,扮演的是老旦賀氏。賀氏在清風亭欲與張繼保相認,而張繼保卻六親不認,此時她悲憤欲絕的情緒達到了全劇的最高潮。7分鐘25句唱詞,將賀氏如何百般辛勞撫養(yǎng)張繼保長大成人,以及張繼保如何黑了心肝、喪盡天良表達得淋漓盡致。在第二十六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佩花晚會上,為演出需要,節(jié)目精減至4分鐘。薛思甜扮相老成持重、表演動情入戲、情緒悲憤飽滿、唱腔高亢激昂,把賀氏的內心情感抒發(fā)得酣暢淋漓,也把人物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令臺下的觀眾及專家感同身受、悲傷落淚。表演結束,全場響起了陣陣掌聲。
薛思甜的輔導教師楊雪萍是山西省蒲劇藝術院的高級講師,退休后被學校返聘代課。她在教師崗位上已兢兢業(yè)業(yè)30多年,排導的學生參加全國少兒戲曲小梅花比賽活動,共獲得金獎8次、銀獎3次。2021年3月《清風亭》開始排練,因疫情原因,學校沒有復課,她便到薛思甜永濟的家中去授課。正值冬天,楊雪萍連著感冒了兩次,但還是堅持幫助薛思甜把這個戲排完了。
排戲時,為了把悲涼的氣氛烘托出來,楊雪萍想在唱詞前編幾句道白。她多次請教了王思恭、安榮、李泉水等戲劇專家,并反復推敲,直到修改滿意為止。這段戲中的音樂,她也請教了蒲劇音樂專家孫臨管,請他編排合成,在排練中不斷磨合、剪裁,最終使音樂與表演配合得嚴絲合縫。
楊雪萍說:“參賽前,國家一級演員、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賈菊蘭結合選手的個人特質、表演行當、參賽劇目等,進行了詳細安排和分工,對劇目進行了精心編排。只要一有空,她就到教室來指導學生,不厭其煩地做示范、講要領。這次院里4朵‘小梅花’同時盛開,是大家齊心協(xié)力、一起努力的結果。山西省蒲劇藝術院在人力、物力及后勤保障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藝術院就是我們的后盾,尤其是院黨委書記王志凱,作為山西省蒲劇藝術院的掌舵人,他旗幟鮮明地扛起弘揚蒲劇藝術的大旗,通過各項務實高效的改革措施,把人才培養(yǎng)作為傳承蒲劇藝術的一個重要抓手,把‘小梅花’評選作為重中之重,充分激發(fā)了大家齊心干事的熱情?!?/p>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wǎng)-運城日報 ”。
凡本網(wǎng)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