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走筆永濟篇】英姿不負老人峰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8-30

本報記者 牛嘉榮

G521至五老峰景區旅游公路提升改造工程更見氣派

九曲黃河,濤浪如歌。

中條山,在黃河“幾”字大拐彎的折筆處,整條山脈如一道天然屏障,向東北方向莽莽延伸而去。

就古人而言,中條山對國家意味著兩種重要意義:金庫與兵器庫。

遠古的風吹來低吟的浪花,拂動依偎的森林,悠悠講述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發展故事。

往事如煙,中條山見證了歷史,而它,又留給了我們什么呢?

那是千年不衰的鹽湖,一片山西大地上僅存的原始森林,以及五老峰、水峪口等絕美風景地。不僅如此,還留下了一段段傳說:五老峰因古代五老在此為帝王授《河圖》《洛書》而得名,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之榮……當然,這些都是過去的故事,而今天的中條山,以構建生態保護為本,積極書寫深入探索新生態文旅經濟走廊的新篇章。

本期從中條山之首——永濟市出發,看它如何以生態鋪底,實現在文旅經濟發展方面的蝶變。

以“綠”為路逐“綠”而行

綠在生態。

生態興,中條興。永濟市以項目建設為支撐,持續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成了荒山造林工程、經濟林建設工程、河湖綠化工程、城鄉綠化提升工程、通道綠化工程、中條山森林旅游步道工程、高鐵引道綠化工程等九大國土綠化工程。

如今,中條山綠化按照“經濟林坐底,花灌木纏腰,常綠樹封頂”的模式,以山桃、山杏、連翹、黃櫨等鄉土樹種、色彩樹種取而代之,先后完成荒山綠化3萬余畝,形成了繽紛亮麗的生態屏障。

以綠為路。

道路興,文旅興。永濟市以公路為載體,串聯起中條沿線景區,實現交通與文旅的融合發展。在建的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支線永濟市雪花山至王官峪段建設項目將實現雪花山風景區、五老峰風景區、王官峪風景區等資源的開發與聯動,通過旅游資源的輻射效應,有效帶動沿線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實現沿線鄉村振興,力求打造最美旅游公路。該項目投資約4766萬元,預計將于2022年12月完工。

除此之外,在沿黃旅游路支線水峪口至萬固寺段,一條6.77公里的綠色步道宛如一條絲帶,串聯起各大旅游節點,整合生態和景觀資源,有效提升旅游沿途風貌。這條已完工的中條山旅游綠道,沿線共布設3個休息區及6個游園,內有景觀小品及配套設施建設,與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支線相輔相成,打造出多元交通的特色鄉村旅游走廊。

逐綠前行,既要守護綠水青山,也要賦值綠水青山,用生態價值轉換,換來文旅長興。

青山環繞下,堯王臺蒲坂古街古風撲面

優化升級中的五老峰景區

五老峰從不乏動人的傳說,可如何將這張“文化牌”打出去,成為永濟市文旅項目建設的重點。

疏雨剛過的五老峰,云??澙@,好似呂祖傳說再現。提升旅游步道、修繕靈峰觀等改造提升工程,是對五老峰景區的進一步優化,可使游人更好了解五老峰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欣賞山林云海交織的自然美景。景區內可連接WIFI網絡,有利于全面提升景區智慧旅游和管理服務水平,為5A級旅游景區建設增加了砝碼。

“五老峰景區嚴格按照國家5A級旅游景區標準要求進行提升建設,項目總投資6.15億元,包括旅游基礎設施、文化保護傳承、游覽服務設施完善、旅游購物建設、環衛設施建設、資源與環境保護等工程。”五老峰景區經理李繼平介紹道。

G521至五老峰景區旅游公路提升改造工程為舊路改造項目,共計3.08公里,總投資4118萬元。路線由北向南布設,經虞鄉鎮東坦朝村,終點位于五老峰風景區牌樓。記者看到,一條比原先公路兩邊各加寬7米的嶄新公路已現雛形,整潔寬敞,公路分為行車道路和人行道路,分別采用瀝青混凝土和陶瓷顆粒彩色瀝青路面鋪就。

五老峰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建設項目,包括停車場升級改造、景區游客服務中心至錦繡谷道路提升、新建五老峰河洛源文化館、游客服務中心裝修改造、下莊坪咨詢處工程、景區標識系統提升工程、旅游廁所新建及提升改造工程等。目前,五老峰停車場改擴建項目已完成場地平整、開挖綠化帶、回填土及綠植栽種,索道進山旅游路面柏油鋪設、彩虹線施工及景區周邊環境整治也已經全部完工,其他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中。項目建成后,將對全面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促進區域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推進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打造高質量發展永濟示范、高品質生活永濟標桿、高效能治理永濟樣板具有重要意義。

五老峰靈峰觀改造提升工程加緊建設中

山腳下的美麗鄉村

中條山南麓的虞鄉鎮處暑已過,此時正是東坦朝村的忙碌時節。

這座位于五老峰腳下的美麗鄉村因光照強、溫差大的地理優勢,其所產柿子色美、味甘、上市早,得以遠銷全國各地。

“盡管種植柿子歷史久遠,但想要形成一個產業,還是需要花費不少力氣?!睎|坦朝村黨支部書記王有斌說。

“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目標”是東坦朝村的奮斗歷程,“不斷延長產業鏈”是他們實現鄉村振興的方法路徑。

除了柿樹種植,這里還開展了柿子餅、柿子酒、柿子醋等農產品加工項目,實現了從單一種植到長線產業的轉變。2019年,該村探索出“農業+旅游”的特色農業模式,建設柿子原生態文化產業園區和農耕文化體驗園。截至目前,3500平方米的柿子深加工產業園已建成,全村柿子產業達1000余畝,柿子酒、柿子醋、柿餅的加工為村民帶來可觀收益。今年村子還將重點實施柿子文化展廳、百年柿樹觀光采摘園、電商平臺建設等項目,進一步為村民增收致富。

地理優勢不夠,又該如何發展?

向西,水峪口村依托文旅優勢,同樣走上了一條勃興的鄉村振興之路。

興于唐貞觀年間的水峪口古村,臨山靠水、環湖依竹、民居古意盎然,歐陽修為其提筆,寫下“高河泄長空,勢落九州外”的千古佳句,足見當年繁華。

可這樣一座自備山水美景的古村,因土地貧瘠、山高路遠,隨著時間流逝,也逐漸沒落。那時,村民為了擺脫貧窮,不少年輕人外出打工,更有舉家搬離的例子,這座千年古村的鄉愁一時竟難以延續。

為了讓水峪口村發揮自身優勢,將資源變產業,該村從2009年起投資修路,依托自身天然山水資源,積極招商引資,發展鄉村旅游,修建了農家樂和商鋪。在古村落上復建的神潭大峽谷景區,山勢巍峨,林木密布,泉水清澈,地形地貌獨特壯美,奇峰、怪石、翠海、疊瀑等原生態景觀與古村落交相輝映,吸引了眾多游客。

如今,在水峪口村,約70%的村民開起各種店鋪,年收入達10多萬元。一幅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圖景緩緩鋪開。

一頂頂貝殼帳篷如散養在草地上的羊只

堯王臺上萬家燈火

堯臺三廟、半山農耕園、貝殼帳篷、蒲坂古街、懸崖餐廳、云煙、長河、落日……坐著堯王臺景區導覽車,在近15分鐘的盤山路上,這些景觀逐一呈現,最終形成一幅完整的農文旅融合畫卷,中條山的生態美景也在它的兒女對文旅資源不斷探索中展現出新的姿態。

車行至半山腰,放眼望去,群峰疊翠。走過一個彎處,來到了少年兒童研學教育體驗區,運城博物館的“小小紅軍之旅”暑期夏令營活動也在這里舉行。15名少年兒童體驗了“飛奪瀘定橋”“齊心過草地”“搭建帳篷”“軍旗比賽”等項目?!斑@次活動也讓我明白了加強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而且還吃到了我最喜歡的米飯配辣椒!”小隊員王晨驕說。

“選擇堯王臺景區,一是因為交通便利,二是這里業態豐富,不僅能了解歷史文化、體驗紅軍長征、實踐動手技能,更因為這里風景宜人,吃飯、住宿都很方便。有這么多的優勢和便利,這里的研學項目一直都很熱門,但是想真正實現盈利,還需要其他豐富的業態?!眻蛲跖_景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道。

沿著盤山公路繼續向上,抵達古街,又是一番新景象。

踏入古街,晉南四合院、客棧、照壁、戲臺……“這條街,全是我從晉南各地找來的老物件,原本是為了收藏,后來覺得有一份責任去保存和傳播?!庇罎腥舜蟠韴蛲醵刺燹r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英杰說。

整條古街最吸引人的莫過于10座整齊排列的晉南民居四合院,它們全都是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屋子,孫英杰耗時7年,從芮城、聞喜等地搜羅而來,又延請曾參與永樂宮搬遷的專家作指導工作,以保護為前提,專業、安全地對這些民居進行整體搬遷。頗有“晉南民居展覽館”的韻味。

2號民居來自于聞喜,已更名為“小酒館”,是古街經營的“樣板間”,由一對年輕夫婦經營?!拔覀冊臼亲鲐悮づ袷覂妊b修的,機緣巧合從孫老板那里接下小酒館的經營,可能是因為我們的室內裝修是在保護傳統民居的前提下進行陳設,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堯王臺需要更為豐富的業態,真正讓夜消費點亮中條山。”店主趙丹說。

告別古街,來到懸崖餐廳,視野一片開闊。中條山余脈、黃河、永濟市城區一覽無余,山風吹來了晚霞,在綺麗的景色里看著日頭沉入山底,萬家燈火點點亮起。當然,手上拿著烤串,喝一口飲料,在山林中,更是享受生活的愜意。

站在堯王臺,星辰布滿天際,恰似古時夜。可今人透過燈光,卻能真切感受到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的騰飛,以及古老與現代的交融輝映。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