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8-18
記者 馮婷婷

王榮在工作室熬制藥膏(資料圖片)
山之妙在峰回路轉,水之妙則在風生水起。千古中條和皚皚鹽湖就這樣,見證著華夏文明的血脈賡續。山水氤氳的靈性不僅成就了藥草的神奇生命,也沃養了醫者去代代傳承。
盛義堂始創于清朝咸豐年間,以世代相傳的膏藥譽滿河東,對治療痄腮、癰疽疔瘡、痹證、喉癥等疾病有獨特療效。“一貼膏藥,六代人,擇一事,終一生。”作為盛義堂第六代傳人,王榮始終謹記“制藥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堂訓,總結出治療頸肩腰腿痛疾病的特色療法“一針二手三膏藥”,分別是銀針療法、整復手法和琥珀膏系列藥物。將行針精準、推拿到位的醫技,和選材道地、熬制精良的膏藥相結合,達到療效獨特、藥到病除的目的。他用精湛的醫術讓非遺文化的深厚根脈得以延續拓展,為更多病患帶來康復福音。
盛義堂世代將質量視為命根,遂成就一代經典膏藥。在第五代傳人外祖母上官希賢的口耳相傳下,王榮熟練掌握了制膏技法:精選道地藥材,悉遵古方熬制;擇油選丹,麻油最佳,丹以色澤鮮艷橘黃者為上;熬枯去渣,藥料熬至外表深褐色、內部焦黃時去渣煉油;滴水成珠,油珠煉成滴入水中“吹之不散,散之聚合”;下丹成膏,講究冬五夏七春秋六;掛旗攤涂,所制膏藥必須達到“黑如漆、亮如鏡、冬不脆、夏不流、扒得緊、揭得凈”的家傳古訓要求。
多年來,王榮經過上百次反復試驗,在以琥珀、麝香、穿山甲、血竭等28種名貴藥材為主要原料的基礎上,研制出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軟堅散結功效的“琥珀軟堅膏”,專治骨痹之癥,并先后獲得了全國東方健康博覽會科技進步金獎、全國新技術新產品展示會金獎、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經藥監管理部門批準,王榮將膏藥制作由家庭作坊制作提升為醫療機構制劑,并正式申請注冊了4個“盛義堂”商標,分別用于醫療服務和藥品藥械。步步考究的傳統國粹歷經歲月錘煉和不斷創新,最終沉淀為獨樹一幟的古方正藥。
從1986年執掌盛義堂到將其發展壯大為黃河金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頸肩腰腿痛診療中心,王榮始終秉持著“遵古不泥古,繼承不失宗”的理念,他正在籌建一所現代化、高標準的制劑室,使膏藥生產更高效、更環保。同時,他還著手將盛義堂百年傳承的有關資料、實物認真收集整理,籌建中醫藥文化陳列館,以此作為弘揚中華中醫藥文化的教育基地。
秉持赤子之心,堅守匠心傳承;創新醫療技術,惠澤人民群眾。從傳播非遺文化到精進醫療技術,王榮始終以大醫無疆的責任感鞭策自己,并在追求卓越品質、做好非遺傳承的道路上孜孜矻矻,勇毅前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