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8-12
記者 吳 莉 裴旭薇

▲8月4日,鹽湖區為9對新人進行集體頒證,新婚夫妻分別獨自制作香囊并贈予對方。資料圖片
2021年9月,鹽湖區被民政部確認為全國32個婚俗改革實驗區之一,也是山西省唯一的試點單位。
一年來,鹽湖區以婚俗改革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依托濃厚的文化底蘊,積極探索有效經驗和做法,統籌協作、宣傳引導、示范引領、健全機制,倡樹文明節儉婚俗新風,讓鹽湖婚俗改革“風景這邊獨好”。
婚姻登記融入儀式感
8月4日,在七夕這個浪漫溫馨的日子里,鹽湖區在龍居鎮西張耿村為9對新人舉辦“緣定七夕,‘忠’愛一生”集體頒證活動。當天,鹽湖區婚俗改革工作領導組授予許瑜、孟月“移風易俗新人”榮譽稱號。
今年8月初,28歲的許瑜和愛人孟月專程回到鹽湖老家辦婚禮。聽說七夕當天有集體頒證活動,他們便積極報名參加,整個過程也讓他們感到驚喜又難忘。
“婚姻幸福與否和彩禮多少沒有關系,兩個人之間相愛就會有美好的婚姻,我們結婚是‘零彩禮’,雙方父母也都非常支持我們的決定。”許瑜告訴記者,“弘揚文明新風,拒絕高價彩禮,這與家鄉倡導的婚俗改革的理念一致,希望我們能做婚事新辦的引領者。”
對此,鹽湖區民政局局長許俊霞也表示,為新人頒發“移風易俗新人”榮譽稱號是鹽湖區作為婚俗改革試點單位的一項工作舉措,也是為了在全社會樹立一個典范,號召大家弘揚文明新風,拒絕天價彩禮、拒絕惡俗婚鬧,進一步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社會風氣。
當天的活動中,在“以愛之名,佩之以香”手工繡荷包環節,由新婚夫妻分別獨自制作香囊,再贈予對方,飽含彼此之間深厚的愛意。在體驗式婚姻家庭輔導環節,新人們通過“你畫我猜”等游戲,從中學習幸福婚姻所蘊含的真諦……
一個個精心設計的儀式感讓在場的新人深感婚姻的神圣。
重視頒證儀式,將婚姻觀教育和頒證儀式相結合,是鹽湖區在婚俗改革中采取的一項有效措施。2016年11月開展簡約式德孝頒證儀式以來,鹽湖區對每一對領證的新人都要現場告知法律法規中的家庭責任,宣讀結婚誓言,簽署德孝承諾書等,讓德孝理念根植于年輕人的婚姻家庭觀。此外,鹽湖區還在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舉辦集體頒證儀式,由區政府領導、金婚老人等為新人頒證,隆重熱烈、簡樸溫馨,深得年輕人喜歡,同時也引領了移風易俗、婚事新辦的社會新風,倡導了文明節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德孝文化引領新風尚
“爸爸媽媽辛苦了,謝謝你們!”今年七夕當天,在鹽湖區龍居鎮雷家坡村舉辦的金婚大典上,42歲的村民王全花在臺上向金婚父母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雖然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但她真情實感的流露無不讓在場觀眾為之動容。
“父母把我們撫養大很不容易,他們孝敬老人、互敬互愛的好作風也影響著我們和下一代,我們要以他們的婚姻為榜樣,一起面對生活的苦與樂,不離不棄,并且把這種好的婚姻觀和價值觀傳承下去。”王全花說,那場活動之后,她的父母高興了好多天。當天,她16歲的女兒也去了現場,回來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姥姥姥爺的愛情和婚姻真感人、真浪漫。”
當天,該村挑選出年齡在80歲以上的8對金婚夫妻頒發金婚紀念證,并由其子女送祝福語、行祝福禮,老人們也紛紛敞開心扉,大膽地向愛人表達濃濃愛意,一起回憶年輕時的甜蜜和浪漫時光。
“這樣的活動非常貼合農村實際,很有教育意義,金婚夫婦50年不離不棄的堅守,對年輕人是一種教育和示范,也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和發揚。”雷家坡村黨支部書記姚永計說。
作為全國文明村,雷家坡村的德孝文化和文明新風體現在方方面面,婚俗改革便是其中之一。在德孝文化的浸潤下,如今,在雷家坡村,女兒出嫁時陪嫁家風家訓已經成為村民普遍認可的新風尚,全國文明村的德孝故事和家風家訓也隨著出嫁的姑娘傳遞到了各地,開花結果、蔚然成風。
雷家坡村是鹽湖區以德孝文化建設推進婚俗改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鹽湖區依托獨特的資源稟賦,不斷深挖舜帝德孝文化時代內涵,持續12年舉辦德孝文化實踐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推進婚俗改革提供了豐厚的文化土壤。該區以“孝順媳婦”評選表彰為切口,通過夸媳婦、逐級遴選等程序,每年評選“十大孝順媳婦”“百名孝順媳婦”,并召開大會隆重表彰,鄉村敲鑼打鼓掛匾,以榜樣的力量導揚風化,推進婚俗改革,促進社會和諧。
紅白理事理出新婚俗
近年來,鹽湖區逐漸形成了“一約七會”“六位一體”等富有新意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其中,紅白理事會在推進移風易俗、倡導勤儉節約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鹽湖區全區233個行政村,76個社區均成立紅白理事會。紅白理事會在尊重群眾意愿、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制定活動章程,實現規范化管理,倡導勤勞節儉之風,引導群眾改變婚慶大操大辦、奢侈浪費等陳規陋習。目前,大多數村形成了辦紅白事報請理事會主持的良好習慣,確定辦事原則,制定辦事流程,限制彩禮數額,細化用餐、用車標準,以實實在在的費用降低,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移風易俗的實際成效。
“大家不管有錢沒錢都一個標準,都要遵守紅白理事會的章程來辦事,村民的經濟負擔減輕了,辦婚禮不炫富、不攀比,不搞排場的新風尚也逐漸深入人心。”許俊霞說。
今年,作為鹽湖區引深婚俗改革試驗區各項工作的一部分,由市民政局,鹽湖區委、區政府,山西省蒲劇藝術院演出二團聯合打造了移風易俗現代劇《紅白喜事》。該局圍繞移風易俗這一主題,通過感人的故事情節,以蒲劇藝術的形式描繪出一幅農村“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的生活畫卷。近日,該劇在市區蒲景苑首次聯排。
“通過蒲劇這一運城特色劇種來宣傳婚俗改革,用身邊的事,教育引導身邊的人,進一步在全市倡導移風易俗的文明新風尚。”許俊霞表示,下一步,鹽湖區將以開展婚俗改革試點為契機,不斷探索創新,形式上再細化、內涵上再豐富、措施上再具體,通過政府的引領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逐漸在全市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享共建的正確婚姻家庭觀,用婚俗改革的成效來推動全社會的文明和諧。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