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黃河棧道守護人 眼含熱淚望母親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8-12

記者 張建群 杜磊 薛麗娟 文圖

口述人 徐滹沱村原黨支部書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河古棧道文物保護員 陳立軍

▲遠眺黃河,壯麗如畫。

位于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旁的平陸縣三門鎮徐滹沱村,是由杜家莊等8個自然村合并而來的村子。在村子的下面有自秦漢以來留存至今,已有2000余年歷史的黃河古棧道。

古棧道與黃河河運息息相關。河里要行船,逆風逆水時,貨船需要纖夫在岸上拉纖,幫助船舶前行。于是人工在峽谷壁上開鑿出棧道,供纖夫立足之用。黃河是母親河,更是大動脈。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兩岸兒女,但也因風高浪急,吞噬了不少行旅商賈的生命。

車出運城,上了運三高速公路,再向東去,沿新修成的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向前。曲折盤旋,回環往復,忽高忽低,提醒著人們“平陸不平溝三千”。只因道路崎嶇艱險,很久以前,有多少人,一生也未能出過村子。

然而,母親河流到的地方,總有兒女們追隨她的腳步。就像三門鎮徐滹沱村,原本在黃河岸邊的窯洞里住,近幾年,得益于黨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幾乎全部搬離了原來的窯洞,在緊鄰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北邊的高地上建起了寬敞明亮的房子。居住在黃河岸邊,沐浴著黃河濕潤的風,傾聽著黃河濤聲,見證著黃河岸畔的別樣人生。

▲黃河觀景臺


  近半個小時的路途中,導航一直提醒:前邊反向急轉彎,請減速慢行??梢韵胂?,公路修建的難度之大,也可以理解古代黃河漕運的艱險。

  徐滹沱村原黨支部書記、文保員陳立軍在杜家莊老村村口橋邊等候。他接上記者一行,直接前往杜家莊新村。因為今年雨水多,路邊綠植如蓋,青翠欲滴??亢拥囊粋?,一個紅色的小亭從一片翠綠中躍入眼簾,陳立軍介紹,那是村子新修的湖邊公園。公園旁邊有個半圓形的廣場,也叫觀景臺。站在觀景臺上,可以眺望臺下的黃河水,遠望對岸的山巒、梯田。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的北側高地上便是杜家莊新村。村子中的平房,雖然簡單,但也干凈整齊。村子里,不知是哪位老人過壽,兒孫們進進出出,很是熱鬧。

  從公路往杜家莊新村有一個六七十度的陡坡,上坡后向西走,是3間寬敞的平房,陳立軍告訴我們,這是黨和政府為村子里建的集體用房。房子的旁邊還有一個小廣場,村民們可以在此鍛煉身體,農忙時還可以曬槐米。從硬件設施看,黃河岸邊的杜家莊新村有現代農村的氣息,干凈清爽、親切樸實。

  再向里走,有兩間窯洞。陳立軍說,里面住著他的父母。我們緊走幾步進去,發現屋內只有一位笑容可掬的老媽媽,正是陳立軍的母親、76歲的楊勤娥。講起黃河的故事,老人陷入回憶。

  “過去,黃河邊上沒有大路,只有窄窄的土路。人走在上邊,望著河水,會暈,腿都發抖,害怕得很?!?/p>

  “過去村里吃水,靠村下邊兩里外的一個泉眼。每天排隊挑水,挑上水后要上幾個坡才能到老村的窯洞里。我和孩子他爹,還有4個孩子都挑過水。水金貴,冬天幾乎是從來不洗澡的。那水,供一村人畜用水,緊張得很?!?/p>

  “過去因為缺水,人們洗衣服要到黃河邊的石頭上洗。黃河的水在低處,所以澆地也用不上它。關鍵是我們這兒的地少、不平,只能種些麥子、大豆。靠天吃飯,風調雨順多收些,天旱少雨,就收不了多少。”

  “黃河邊倒是有些河灘地,但是收成難保。平時種些豆子、棉花、玉米,不發水還好,水一來,全沖走了。有時候,眼看著成熟的莊稼泡在水里,收不回來,真是心疼??傊粋€字,難。”

  “聽說,七八十年前,村子里還有人下河拉纖,都是為了生計?,F在,村里大部分年輕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睏钋诙鹫f。


▲陳立軍一家


  陳立軍生于1973年,在他的記憶中,村里除了吃水難、種地難、地少、干旱外,村里的民風還是很淳樸的。這幾年,徐滹沱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都看在眼里。黨中央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讓村里絕大多數人搬出了原來住的老窯洞。新村通上了自來水,楊勤娥的家門口便是自來水龍頭。擰開水龍頭,甘甜清冽的水汩汩流出,那是綿綿不絕的幸福。“再不用挑水吃,再不用為吃水犯難了?!标惲④娬f。

  “我從小生活在黃河邊上,對這里的歷史,尤其是古棧道熟悉。村子邊上的黃河從秦朝開始就是交通大動脈。中原與東南的糧食、絲綢、玉器運往長安要靠漕運。運城的鹽運到東南和中原,要走水路。水路風險大,險象環生,要保住貨物和船、船夫,幾千年來,人們把辦法想盡了。說起來,過去漕運辛酸不盡?!?/p>

  “水路停了后,過去陸路也不方便,土路坡陡彎急,進了村子,想再出去,困難重重?,F在好了,黃河一號旅游公路通了以后,交通便利了,人們來往方便多了?!?/p>

▲黃河古棧道


  正說話間,門開了,是陳立軍的大姐陳麗芳。她在縣城打工20多年了,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修通后,她幾乎每個周末都回來看望父母。而且每次回來,都要給老人買些水果、蔬菜、肉等。

  “老人舍不得離開村子,我們就多回來看望他們。”她說。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的修通,方便了兒女們對老人盡孝心。楊勤娥滿面笑容。更讓老人高興的是,她的外孫,也就是陳麗芳的兒子段亞斌,今年考上了武漢理工大學的研究生。段亞斌與媽媽一起回來看望外婆,他身高已有1.83米,陽光帥氣,一雙明亮的眼睛閃著清澈的光。走在街上,你可能不會想到,這個小伙子生在黃河岸邊,他是黃河的孩子。新時代黃河的孩子,將要去長江邊的武漢繼續求學深造。

  時代如此偉大,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書寫著一個又一個嶄新的故事。

  來徐滹沱村的路上,我們看到一個黃河邊的景區,上邊的牌子上寫著3個字“小三亞”。對,母親河給了黃土高原南國風情,吸引著過往的人們走近,再走近。

  陳立軍說,在徐滹沱村河道的下游龍巖村,國家已在修建提水設施,很快,那邊的土地就可以澆上黃河水了。黃河水在新時代,將惠及更多的土地,更多的人。

  跟著陳立軍又去看了那2000多年前的古棧道,體驗很特別,你看著腳下的河,看著河對岸的陡峭崖壁,你會有在城市生活中絕不可能有的特殊感受。要知道,那上邊有大禹治水的痕跡,有秦朝人的腳印,有漢代纖夫的血淚。

  “7月,雨季,黃河開始泄洪,水面是渾濁的。10月后,泄洪結束,水就會變清了。歡迎你們常來,那時候,清可見底的黃河溫情脈脈,你喊她一聲母親,發自內心?!标惲④娬f。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