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6-27
□鄭天虎
彈指一揮間,《棗花》創刊十五年了!
2008年6月23日,仲夏時節一個普通的日子,在后稷故里稷山,一份散發著油墨清香的文學類報紙——《棗花》誕生了。
十五載不忘初心,十五載砥礪前行,十五載同舟共濟,十五載收獲豐盈!
《棗花》步步坎坷,而又步步堅實。
回顧十五年來走過的路,辛苦與快樂相伴,困難與希望相隨。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縣委宣傳部的支持下,《棗花》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出版277期,發表文章4000多篇;從一張4開小報,發展成擁有電子報及其他平臺的多媒體;從本土作者投稿,到全國20多個省市的作者投稿;從最初發行1000多份到現在的2000多份;從以前的月刊、全年出版20期,到目前的半月刊、全年出版30期;從曾經的黑白印刷,到如今的經常性彩報出版;舉辦了多次征文大賽,組織了多次采風活動;在國家級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了匯集《棗花》精品文章的《行走稷山》《滄桑稷山》兩本書……
字字皆心血,期期不尋常。我們與廣大文學愛好者及廣大讀者一起,在時代的浪潮里奮力向前,見證記錄了稷山縣文學發展的每一個歷史時刻。在前行中,有人為她付出心血,有人為她傾盡關心;有人為她出謀獻策,有人為她搖旗吶喊!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今天,回望《棗花》所走過的路,我們百感交集,心潮澎湃。十五年前的《棗花》創刊,是稷山文學人夢的開始,而那個堅定不移為作者、讀者服務的“初心”,始終堅如磐石,烈如火焰,指引著夢前行的方向。十五年后的今天,這個夢終于有了小結果、小成就,但是,我們的尋夢之路還遠未終結,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我們唯有借風使力,乘風破浪,手把紅旗,勇往直前!
歷經艱辛磨一劍,彈鋏擊筑復長歌。我們欣喜地看到,《棗花》曾經如一株幼苗,如今已經扎根沃土,舒枝展葉。眾多文學愛好者從這里脫穎而出,其文章從《棗花》開始,繼而走向市報、省報……紀念是為了開創,為了繼續前行。我們為過去的輝煌而驕傲,但我們不應局限于喚醒過往的記憶,而應窺斑知豹、見微知著,努力找到新的發展點。面對百花齊放的文學場景,我們不僅要抬頭遠眺森林之廣闊,更應低頭審視一草一木之生動,努力做好一點一滴的工作,匯百川而成大海,再鑄《棗花》新的輝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值此《棗花》創刊十五年之際,《棗花》又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飽滿的精神,迎接新的挑戰,完成新的使命。用瀟灑的筆觸發情懷,用滿腔的熱情書寫奮發有為、創新發展的新篇章,為后稷故里的快速發展貢獻一份文學力量!
十五歲,正是青春的好年華!《棗花》值得您更多的期待,希望給您更多的驚喜!
有情相聚,有緣《棗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