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涑水河的變遷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6-14

■彭建國

涑水河是晉西南最大的河流,發源于絳縣中條山區橫嶺關陳村峪,由東北向西南流經聞喜縣、夏縣、鹽湖區、臨猗縣、永濟市6個縣(市、區),至永濟市伍姓湖,在弘道園村附近匯入黃河,全長196公里,是我們河東人民的母親河。

相傳,天上五龍爺的兒子小黑龍,來到清涼河,玩耍嬉戲,興風作浪,河水猛漲,片片喜人的莊稼也變得枯黃萎蔫。人們便呼鄰喚友,鳴鑼擊鼓,踏進五龍廟,去求五龍神。五龍神聽罷眾人的訴苦,深感兒子罪責難逃,于是利劍出鞘,大義滅親,并告訴鄉親們回去用河水漱口,便可祛百病。當地人們便把“清涼河”改名叫“涑水河”。從此,河水更清了,更甜了,流域之內的小伙子更英俊了,姑娘們更俏麗了……

傳說雖經不起推敲,但這條溫婉寧靜而浪漫的河流,從古絳的山谷里發源,穿行于河東大地,最終匯入黃河,一路上不知滋潤孕育了多少河東故事。

我的故鄉付家莊村距離涑水河也就一千多米。至今記得童年時候,涑水河流水潺潺,激情奔流,蜿蜒如龍,流淌在廣袤的原野上,滋養了生生不息的河東兒女。那時候,涑水河里的水,喝上一口,甘洌清爽,都能甜到心里。河畔兩岸靠著它,糧棉年年豐收,歲歲果實累累。每到初春,河兩岸柳樹連綿成蔭,嫩綠的柳絲飄飄,青草茵茵,百鳥穿梭;夏秋之際,河中魚肥蝦美,蛙聲陣陣,蟬鳴如歌。

小時候我很頑皮,常常和伙伴們在野外割草喂豬,也在河邊嬉戲玩耍,因此沒少挨母親的斥責。那時河水清澈見底,一叢叢水草間游動著小魚、小蝦、蛤蟆、蝌蚪。天氣炎熱時,我們折下嫩綠的柳條編成圈戴在頭上,紛紛脫光衣服,撲通撲通跳到河里,在河中摸魚、打水仗、藏貓貓、洗澡、鳧水,還在葦塘里逮鳥、尋蛋,瘋玩得不亦樂乎。那個年代,沒有什么電子玩具,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就是爬樹玩水、捕蝶捉蝦。

最難忘懷的是一個星期天,我們玩膩了,想摸幾條魚兒嘗個鮮,可總是徒勞,你手剛摸著魚,它哧溜一下又逃脫了。我們又急又失望,直到夕陽西下,才瞅見一條大頭魚,它在水中正悠閑地往水面上吹泡泡。我小心翼翼、躡手躡腳地靠近它,瞅準它的大頭,一個猛抓,便一把抓住了它。這條魚足有一斤多重,我們在它的腮上穿了根細柳條,高高興興地收隊了。回到家,把魚殺好,用菜刀切成小段,放進鍋里添上水,點著柴火煮起來,不一會便香氣四溢,小伙伴們美美解了一頓饞。

炎炎夏日,涑水河邊成了村里人納涼歇息的好去處。茶余飯后,放下田間地頭的活計,大姑娘和小媳婦常常來這里沖洗衣服。大家東家長西家短,你一句我一句,喧鬧聲蓋過了那嘩嘩的流水聲。她們面前都有一塊較為平整的石頭,把要洗的衣裳放在上面用力揉揉,或裹進皂角舉起棒槌不停地捶打,任嘭嘭嘭的槌衣聲,在曠野中飄蕩。

初中畢業后,我榮幸進入母校付家莊九制校,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每到夏天午休時,因天氣炎熱,我便攜書來到距學校僅三百米遠的河畔柳蔭樹下,在涼爽中悠讀輕吟,飽覽了一本本我喜愛的小說和教學資料。

涑水河畔肥沃的土地,世世代代孕育著我們的先輩和父老鄉親。青少年時期,我曾經到地里割草、施肥、翻地、拔棉花柴、割麥子,好多農活都干過,初步領略到生活的艱辛與困苦。幾十年來,盡管我游覽過黃河、長江,可是只有家鄉的原生態的涑水河一直甜盈盈地回蕩在我思鄉的腦海里。

光陰倏忽,歲月荏苒,轉眼間快一個甲子的時間過去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家鄉也在日新月異變化著。記得改革開放之初,一些企業的快速發展污染了環境。眼前的涑水河,她那美麗的容顏早已不復存在,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排污河”。每次路過涑水河畔時,發現涑水河河床一年比一年窄,河水一年比一年少。冬天還好一點,到了夏天,河水散發著刺鼻的怪味,讓人無法靠近,河里的魚、蝦自然也沒了蹤影。更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涑水河畔,一些人私自挖坑采砂留下大水灘,每年都有孩童因玩水溺亡,給人們留下了無盡的傷痛。

很久了,我一直在回避談及有關涑水河的任何話題,不忍看到她干涸、憔悴、滿面污垢、遍體鱗傷的樣子。但我又無能為力,我拿什么拯救你啊,我們的涑水河!

由于感情的留駐,迫使我常常在夢里尋找我童年的樂趣,尋找著昔日涑水河那美麗的風采。令人欣慰的是,在涑水河的呻吟中,我們的河東兒女終于開始反省了,覺悟了,行動了!保護母親河,恢復她的美麗,安撫她的傷痛,這是我們的期待和愿景,更應是我們的努力和擔當!

流域內的各地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運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開始了造福后代、改造涑水河的偉大工程,努力將涑水河打造成河東人民的幸福河。

經過數年的不懈努力,涑水河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河道寬闊,兩岸石塊砌就的護坡,可抵御百年不遇的洪水。通過小浪底引黃工程實現向涑水河補水,逐漸改善和穩定了涑水河生態質量,并涵養回升地下水水位,提升地表水水質,有力促進了涑水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治理,有效恢復了涑水河流域的生態。今天的涑水河畔,各種花卉樹木郁郁蔥蔥,隨處可見的景觀目不暇接,如詩如畫的美麗鄉村畫卷撲面而來。

籌資470萬元建成的涑水公園,占地50余畝,布局壯觀,錯落有致。公園南側,高高矗立著七根5米高的方柱,分別記載著夏縣水頭鎮28個行政村村名的來歷和發展概況,人們在放松心情的同時,還能接受傳統文化的滋養,感受現代藝術的魅力,以德潤心,以文化人。清新的空氣讓人心情愉悅,每天清晨和黃昏,在涑水公園的廣場上和涑水河兩岸的水泥大道上,到處都有人們跑步、跳舞、打球、健身的身影。時下參加健身鍛煉,在農村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每逢佳節,涑水河兩岸更是游人如織,涑水河又回到了人們向往的青山綠水、地肥水美的美好時光,成了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涑水河,家鄉的一條旖旎秀麗的小河,一條盛滿河東歷史的涑水河,你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淑女給我們帶來了溫柔和美麗;你像一位母親,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庇護著這一方圣土,孕育著涑水河畔一代代兒女的繁衍生息!涑水河,你的遠古滄桑和現代繁華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