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6-06
□關微
恭王府的大戲樓經歷了兩百多年的風霜,依舊奢華而典雅。它位于花園東路,整座大戲樓坐北朝南,建筑面積685平方米,為三脊勾連搭卯榫式全封閉磚瓦木結構建筑,是我國現存獨一無二的全封閉式大戲樓,是恭王府的“三絕”之一。
大戲樓南門外有棵百年藤蘿,每到春季,一串串淡紫色的花朵掩映在綠色的枝條下,花香四溢。與戲樓內繪滿梁柱的藤蘿彩畫內外呼應,動靜相合,暈染著這座大戲樓的百年歲月。
大戲樓內分三部分,南部為戲臺,臺口朝北,硬木雕花隔扇墻分出戲臺的前臺、后臺。戲樓后壁都是淺棕色的木欞,用暗藍色絲布做底襯罩飾。廳內南邊是高約一米的戲臺,戲臺背景上懸掛黑底金字“賞心樂事”木匾,兩側立著兩根圓柱支撐梁架,而前后臺分界處設立8根立柱,不僅最大限度地保留大戲樓內的空間,還保證看戲人有良好的觀瞻效果。
戲樓內懸掛有布垂飾和20盞彩圖方宮燈。立柱、四壁和頂部布滿藤蘿雕飾、繪飾,一片綠葉森森、紫花盛開的景象,猶如置身藤蘿架下賞戲。中間部分為池座,地面方磚墁地特顯清雅,放置20張八仙桌配著太師椅。東西設出入門。
北部包廂是貴賓及女眷看戲之處,奇特的是,無論觀眾置身戲樓里的任何位置,都能清晰聽清臺上的聲音。據說,在戲臺底下掏空放置了八口大缸,巧妙地構造成了混響空間,還原了逼真的音響效果。精妙的建筑藝術、強大的使用功能、在聲學以及美學上獨辟蹊徑的藝術成就,使恭王府大戲樓具備著獨一無二的價值。
據記載,在1885年至1887年期間,恭王府舉辦的兩次堂會戲的戲目單,萃集了當時京中各大名班的諸大名伶,連演數場,演出劇目達70余出,創當時王府堂會戲規模盛大之最。更有《同光十三絕》中一些藝人也曾在這座戲臺上獻藝,可見大戲樓輝煌一隅。(《唐山晚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