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6-03
□記者 景斌

想了解葡萄種植的全過程嗎?想知道葡萄是如何變成紅酒的嗎?想體驗充滿樂趣的農耕勞作嗎?想在端午假期來一趟近郊游嗎?那位于夏縣的格瑞特莊園就是不錯的選擇。
不遠處的鳴條崗若隱若現,近在眼前的葡萄葉隨風飄動,仲夏時節,置身格瑞特莊園2200余畝的葡萄地,滿目蒼翠,沁人心脾。

千畝葡園展新顏
眼下,葡萄已經到了漿果膨大前期,一粒粒黃豆般大小的葡萄悄然冒出,那是豐收的前奏,也是故事的開端。穿梭在葡萄園的田間小路,整齊劃一的葡萄樹令人稱奇。
“這是爬地龍栽培模式,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過長期實驗研究出來的。這種模式提高了葡萄生產的機械化程度,實現了葡萄‘優質、穩產、長壽、美觀’可持續性生產。”莊園工作人員說,“我們栽植的葡萄品種主要有赤霞珠、霞多麗、西拉等,全部用于釀造葡萄酒。”
在不少人眼里,葡萄酒是“舶來品”,其實不然。“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唐朝詩人王翰這句流傳千古的名句,就明確地告訴人們,葡萄酒在華夏大地上的歷史是悠久的。
既然如此,葡萄酒在華夏到底可以追溯到什么時候呢?參觀完莊園內8個不同風格的葡萄酒文化主題展館,或可知曉一二。從眾多的史籍和詩句可以管窺,“葡萄酒起源于夏、名重于唐、廣傳于宋、重現于元、盛贊于明、留存于清、復興于今”。
清楚了葡萄種植的全過程,了解了葡萄酒的厚重歷史,那么格瑞特是如何實現二者的完美轉化呢?全自動生產線就是最好的載體。進口氣囊壓榨機、世界領先的發酵灌組及法國原裝橡木桶等,令葡萄實現了華麗蛻變。

橡木桶釀酒工藝
說到橡木桶,那可是郊游必去的打卡點,也是格瑞特莊園的一大亮點。橡木桶,是一種儲酒容器,經它釀造出的葡萄酒無論是口感,還是色澤,都是值得品鑒的。
在格瑞特莊園的地下音樂酒窖,放置著上百個法國原裝橡木桶。聆聽著曼妙的音樂,欣賞著一個個制作精良的橡木桶,可以想到,葡萄酒在橡木桶的浸潤熏陶中實現了生命的升華、體態的豐盈和風格的轉換。
該莊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地下音樂酒窖,不僅可以近距離參觀橡木桶,還可以品嘗橡木桶中的陳釀。橡木之香與葡萄之香深度融合,絲絲入口唇,滴滴醉心田。
這還沒有完!

親子研學農耕館
在莊園的另一側,一個沉浸式的農耕體驗館,瞬間就能將人們帶回那漸行漸遠的傳統農耕時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住的胡基房,隨處可見的織布機、石磨、石碾及犁、耙、斛、斗、升、風車等傳統農耕器具……對于“00后”的孩子來說,或許是陌生的,但“70后”“80后”甚至更年長的人,卻記憶猶新。

橡木桶釀酒工藝
尤其是那些充滿古人智慧的傳統農耕器具,承載了太多的過往。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農耕文化源遠流長。在華夏五千年文明中,農耕器具的不斷演變,對古代農業文化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無動力生產生活方式”的再現,就是人們回憶過往、銘記歷史、傳承文明的有效途徑。

體驗紡織工藝
身臨其境、一秒穿越,放慢腳步、重溫記憶。在農耕體驗館,無論男女老幼,都能感受到傳統農耕文化的獨特魅力。
如果這樣還不盡興,還可以帶著孩子們與家禽親密互動。散養的雞、鵝等,召之即來;喂養的豬、羊等,近在眼前。走進自然,與動物零距離接觸,還能采摘新鮮有機果蔬,那收獲的快樂是雙倍的。

體驗養殖樂趣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肚子也開始“咕咕叫”。這時,還原食物本味、搭配均衡營養、獨具晉南民俗特色的“十碗席”,一定會讓人大快朵頤、大飽口福。

晉南特色“十碗席”
若是聽完葡萄的故事,還能帶走一瓶與游玩費用同等價位的葡萄酒,你覺得這趟出行誰賺了?
夏天的味道千余種,有野蠻生長的草香,也有百花爭艷的芳香,而獨獨不能缺了格瑞特的這股清香。感興趣的人們,不妨致電0359-8980999詳詢。
攝影 記者 張國平 景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