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4-13
裴潛,字文行,河東郡聞喜縣人。裴潛歷仕三朝,先后任丞相府參知軍事、郡守、刺史、大司農、尚書令等職,兩次封侯,是曹魏政權中頗具謀略的朝臣和治績顯著的地方官。裴潛雖貴為列侯,但廉潔自約,為世所稱。
清廉自律
從魏太祖曹操至魏明帝曹叡,裴潛歷仕三朝,始終清廉自潔,不以高官顯位謀取特權。他多次調遷,從未帶過妻室。在任時偶爾置辦一點個人的用品,卸任時也不肯帶回家來。他的妻子生活貧困,以編織藜芘為生。他自己也十分簡樸,在兗州任上,自制胡床一張,離任時把胡床掛在墻柱上,留給下任官員使用,留下“胡床掛柱”的美談。他出入京師,從不乘坐華麗的官車,只坐僅能擋風雨的“破車”。他的兄弟居家務農,亦都十分節儉。他的清廉自潔,在當時就受到人們的贊美。正始五年(244年),裴潛去世,被追贈為太常,謚號貞侯。裴潛臨死留下遺言,命家人為他從儉辦喪事,因此墳墓中只置備了一個座位和幾件瓦器,其余一無所有。
治理有方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代郡烏桓部族首領自稱單于,反對統領他們的漢族官吏,為亂地方,郡守不能治。于是,曹操派裴潛出領代郡太守。其時,代郡烏桓有萬騎精兵,勢力相當強大,曹操本意是精兵突進、快刀斬亂麻,讓裴潛去帶兵鎮壓討伐。裴潛推辭說:“代郡人口眾多,稍有行動便能聚集上萬兵馬。單于自知放肆橫行日久,心里也不踏實。如今多帶兵馬前去,他們一定會因害怕而拒絕我軍入境,兵馬帶少了他們又不放在眼里。依我看應該用計謀解決問題,而不能用軍隊來威迫。”于是只身乘車前往代郡。單于驚喜參半,裴潛平靜和緩地安撫他,單于和他的部下都摘下帽子,屈膝下拜,以額觸地,全部歸還了前后幾次掠奪的婦女、器械和財物。裴潛按律誅殺了代郡與單于內外勾結的高官郝溫、郭端等十余人,北方邊境地區大為震驚,老百姓心歸魏室。
政績卓著
裴潛出京擔任沛國相,又升為兗州刺史。曹操駐扎摩陂,對兗州整齊的軍陣贊嘆不絕,特別加以賞賜。文帝曹丕稱帝后,裴潛入朝擔任散騎常侍。又調出京城任魏郡、潁川郡的典農中郎將,他上奏請求允許陳述意見和選拔推薦人才,與郡守和國相的權力相當。后升任荊州刺史,被賜關內侯的爵位。從他開始,典農中郎將當官提升的路子就暢達起來了。明帝曹睿即位后,裴潛入朝擔任尚書。又調出京城任河南尹,轉調為太尉軍師、大司農,被封清陽亭侯,食邑二百戶。在京城任尚書令時,他陳述糾正各種職位的責任權利,推求考查名分和實際的關系;出外處理事務時,他判定由官府處理的事情150多條。裴潛父親去世后,他辭官守孝,后被授予光祿大夫一職。
裴潛歷仕三朝,其清廉自守的境界值得后人學習。我們要充分弘揚裴氏家族家風家訓中的優秀文化,更好地滋養新形勢下的黨風政風建設,使黨員干部在傳承優良家風中樹立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在修身齊家中砥礪道德品格和理想抱負。 本報記者 南 遼 整理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