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6-02
河津古稱龍門,因地處濱河要口,當黃河要津,故名。河津歷史悠久,人文積厚,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集居,古代曾有皮氏、耿、冀、韓4個方國,秦設皮氏縣,王莽新朝更名延平縣,北魏稱龍門縣,北宋改為河津縣,1994年撤縣設市,為河津市。
河津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名片就是龍門,“大禹治水”和“魚躍龍門”的傳說就發生于此。“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大禹精神和“團結拼搏、奮勇爭先”的魚躍龍門精神,孕育了“爭強好勝、勇為人先”的河津精神。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00年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一代又一代古耿兒女披荊斬棘、銳意進取,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古耿大地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嶄新成績。
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地區生產總值由1949年的2110萬元躍升到2015年的171億元,再增長到2020年的260億元;工業增加值由2015年的85.3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38.9億元。陽光焦化、宏達鋼鐵產值突破百億元,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龍門集團、華鑫源鋼鐵等11家企業產值超10億元,形成“二龍十一虎”競相發展態勢,轉型發展順利入軌并呈現強勁態勢。
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十三五”時期累計投資381億元實施重點項目206個,先后建成陽光華泰72萬噸煤焦油深加工、炬華萬噸鋁基新材料等一批重點項目,陽光、龍門、宏達、華鑫源等“八爐”項目全面開工,中融寶森5G智能制造、龍清環保活性炭等新興項目落地實施,轉型發展邁出堅實一步。引進牧原百萬頭生豬養殖,建成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園,運城市級龍頭企業發展到17家,新型經營主體突破800家,現代農業建設邁上新臺階。新建香江國際、普羅達斯等大型商業中心,建成灰陶琉璃文化產業園,榮獲“中國灰陶琉璃文化之鄉”美譽,第三產業迸發新活力。
城鄉面貌不斷改善。“十三五”時期,新建改造市鄉道路308公里,硬化街巷530公里,形成“六縱九橫”城市交通網。建成蓮池公園、龍脊園,投用一批游園、公廁、停車場,城市集中供熱面積由200萬平方米擴展到800萬平方米,榮獲“省級園林城市”稱號。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5.1億元,以上水改造、污水處理、廁所革命、垃圾治理、拆違治亂、清潔取暖為重點,立足70個村分兩批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優質巖溶水進村入戶工程,鋪設上水管網340公里。建成污水處理站33個,鋪設污水管網200公里,改造“水沖式”廁所9400座,72個村實現生活污水收集治理。進行地源熱泵、煤改電、煤改氣等清潔取暖改造。
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按期推進,開發區改革位列全省第一方陣,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躋身全國試點。整合25家單位304項職能,成立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實現4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和278項行政許可及其相關事項一站式辦理,榮獲“全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縣(市、區)”“中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典范城市”等金字招牌。成功舉辦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秋季峰會、中國古陶瓷學會2019年年會等大型推介活動,招引重點項目122個,打造內陸地區縣域經濟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實現新突破。
環境質量明顯向好。“十三五”時期,累計投資60億元持續推進重點行業污染治理,2家鋼鐵企業實現超低排放,4家電力企業完成燃煤機組達標改造,11家焦化企業完成廢水深度治理。投資2.1億元在全省首家以PPP模式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成功入選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縣”。啟動礦山石料行業整合和呂梁山生態修復,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新增造林面積8萬畝。持續加大道路揚塵治理,啟用城市空氣凈化系統,落實建筑工地“六個百分百”,七項主要環境污染指標大幅下降,優良空氣天數2020年達到228天,“河津藍”成為古耿大地的最美底色。
民生福祉不斷增進。“十三五”時期,投資3.6億元實施五大教育工程,新建實驗小學、第四初中、第五小學,改造提升城南校區和河津中學。投資2.6億元新建河津市人民醫院,由省人民醫院整體托管;投資7800萬元開工建設河津市中醫醫院。建成高家灣、黃村等一批現代化養老院和市區、城區、僧樓三個集中供養安置點。累計新增城鎮就業2.7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3萬人,越來越多家庭通過創業就業過上幸福生活。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精準落實24項幫扶政策,省級貧困村張家堡村和6331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無一人落伍掉隊。
治理效能全面提升。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建立戰時指揮體系,構筑起市鄉村三級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體系,打贏了疫情防控阻擊戰。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打掉涉黑涉惡犯罪團伙10個,維護了社會穩定。堅持種、制、販、吸全鏈條打擊毒品犯罪,鏟除制販毒窩點8個,凈化了社會風氣。落實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建立監管更加有效、追責更加有力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有效維護安全生產秩序。建設治耿興耿強耿管理平臺,加快打造數字政府、法治政府。
開局“十四五”,奮進新征程。河津市委、市政府將帶領全市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發揚“爭強好勝、勇為人先”的河津精神,匯聚同心奮進、砥礪前行的磅礴力量,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