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津:美麗鄉村入畫來

——黃河千里行漫記(4)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5-31

記者 霍虎成

九曲黃河淘新夢,十里龍門鯉笑聲。

河津者,臨黃河而近水、富水之地也,早在商代即有先民活動,建立耿國。近年來,河津市聚焦鄉村振興的“美麗實踐”,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答卷,一幅幅美麗宜居的新畫卷在古耿大地徐徐展開。

人間煙火味

融入城市元素為鄉村聚人氣

早上8點,記者行走在西磑村的主巷道上,柏油路干凈整潔,多功能吸塵車正在工作,不銹鋼煙蒂柱立于道旁,綠化箱子整齊排列,騎著電動車、自行車的村民往來穿梭……

行走其間,宛如漫步在城市的街道上,“人氣”很旺。

西磑村背靠巍峨的呂梁山,南邊是運城盆地,209國道和稷西公路從村中縱橫穿過,素有“旱碼頭”的美稱。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加快,很多農村成了“空心村”,而西磑村卻人氣滿滿,這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近年來,村里主要在‘留住人’上下功夫。村里對小學進行了重建提升,對幼兒園進行了高標準改造,對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了提升改造。”西磑村村委會主任薛民說,“還修建了日間照料中心,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使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薛民介紹:“目前,村里自來水24小時供水,‘煤改電’覆蓋全村。還規劃建設2個停車場、4個公廁;修建小游園、小廣場、籃球場、乒乓球館等,安裝健身器材,全方位滿足村民需求,提升生活品質。”

生活便捷能使人“留下來”,但產業興旺才能使人“留得久”。

“我們盤活現有養殖合作社和養車合作社,出資50萬元作擔保,聯合共青團河津市委、樊村農商銀行,授信100萬元成立青年創業基金,支持年輕人創業。”薛民說,“同時,搭建服務平臺,為青年創業者提供政策、科技等方面的綜合咨詢服務。”

此外,西磑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不僅保護老建筑,還注重文化傳承。

經過多年建設,西磑村村容村貌整潔,基礎設施完善,群眾生活指數高,被評為河津市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

“現在,村里就像城里一樣,生活便捷,有保障、有品質,村民愿意留下來。”西磑村黨支部書記薛龍志說,“村里人氣也逐漸旺了起來。全村里2630口人,常住人口達2300人,而且很多外地人來參觀學習。”

解密西磑村,既保留農村原生態,又引入現代生活方式,既有現代文明之便,又具田園風光之美,實現了農村生活和現代社會更完美的結合。

老樹開新花

傳承村落文化為鄉村留住根

“這是我們的村史館,2020年建成的。這棵老楊樹栽于1962年,是河津市現存最大的毛白楊。”在伯王村村委會大院,記者見到了71歲的村民張堂海,在他帶領下參觀了該村村史館。

村史館從村名來歷、行政區劃、張姓溯源、村中名人等幾個方面,向參觀者展示了伯王村的整體情況。

尤為引人矚目的是老字號系列,老楊樹、老戲臺、老井、半月池、八仙洞、將臺地、關帝廟等一一載明。

“這些遺存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一會可以去看看。”張堂海說。

伯王村,位于河津市汾河南岸之塬上,因西伯侯周文王當年征戰途中駐扎此村,操兵練武、訪問民情而得名。

出了村委會大院,沿著巷道前行,但見村容村貌干凈整潔,混凝土巷道寬闊平坦、四通八達,村民住房寬敞明亮、環境優美。再轉過幾條巷道,一排整齊的青磚平房出現在眼前,非遺傳承小院到了。

“這里既是非遺傳承小院,也是研學基地。到了暑假,有很多學生來研學。”伯王村村委會主任張登波邊介紹邊打開一扇門,很多剪紙作品整齊擺放在桌子上。

這只是其中一間,依次看過去,其他房間里還有面塑、葫蘆、織布機等。

“你站在面前,面塑師傅兩個小時就能捏成和你一模一樣的。”指著一尊造型優美的面塑,張登波說。

走到最里邊的院子,舊時的農具、馬鞍等老物件排列得井然有序。

參觀過后,眾人發出嘖嘖贊嘆聲,想不到小小一個村莊里頭竟然“別有洞天”,大家都被這里的文化氛圍所折服。

“我們一直在收集這些舊物件,做好非遺傳承工作。這些東西承載著傳統村落文化,是我們的‘根’,這也應該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張登波說。

舊貌換新顏

聚力環境治理為鄉村植入美

大屏幕上實時顯示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情況,4臺顯示器前各坐一名工人,輕觸鼠標,可對污水處理站實現實時智能在線遠程監控及操作……這是日前記者在河津市武家堡村污水處理站看到的一幕。

“武家堡村污水處理站負責收集處理武家堡村和小梁村的生活污水,覆蓋人口約1.3萬人。投運后每年減排污水21.9萬噸,同時實現中水回收利用,節約地下水。”武家堡村污水處理站負責人張艷琰說。

據了解,武家堡村污水處理站位于武家堡村東,由河津市黃河生態農村污水治理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站是河津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南部區域板塊的中心站點,以其為指揮樞紐,對劉村、中湖潮、胡家堡等7個污水處理站實現遠程監控。

“以前是污水橫流,夏天氣味難聞,冬天容易結冰。現在家里的生活污水都流到了污水處理站,變成了可回收利用的水,既節約了水資源,又改善了生活環境。”幾個坐在武家堡村文化廣場聊天的村民對記者說。

近年來,河津市實施了農村生活污水綜合利用PPP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1億元,建設19座生活污水處理站,排水管網總長201.7km,日處理7250噸,覆蓋8個鄉鎮54個行政村14萬人。

該項目做到了“三個第一”:山西省第一個財政部入庫的農村污水PPP治理項目、第一個連片治理的農村污水項目、第一個投資建設及運營為一體的綜合利用項目。

2020年,河津市被評為全國農村污水治理示范市,在農村污水處理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武家堡村被評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同時也是2020年美麗鄉村示范村。

生活污水治理是該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

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傳承傳統文化、生活污水治理以及村莊綠化、硬化、文化等舉措,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河津市的美麗鄉村既有“顏值”,又有“氣質”;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村民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升。

河津市新農村建設人居環境服務中心主任譚莉霞表示,河津市采取獎補、評分、排隊等措施,激發美麗鄉村建設熱情。2021年將再打造31個示范村,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美麗鄉村成為鄉村振興最鮮明的底色。

黃河是生命的搖籃,是文明的淵藪。生活于黃河流域的古耿兒女正以時不我待的精神,聚焦美麗鄉村建設,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奮力描繪“全域美麗”新畫卷,助力高質量發展。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