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傳統產業“高”起來 新興產業“潮”起來
聞喜:工業“變臉”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4-12

記者 劉曉瑞

加緊施工的山西納科醫療丁腈醫用手套項目生產車間  記者 劉曉瑞 攝

“今天,我們將以首屆玻璃器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為開端,鼓勵引導更多的產業工業秉承工匠精神,練就純熟技術,掌握絕技絕活,努力擦亮聞喜玻璃特色技能品牌,為實現我縣玻璃器皿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4月7日,聞喜縣首屆玻璃器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拉開帷幕,這也是聞喜縣委、縣政府圍繞“玻璃”做文章、求突破、蹚新路的一次努力。

聞喜工業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該縣已逐步發展成為以鋼鐵、金屬鎂、玻璃器皿、化工、建材等工業經濟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強縣。近年來,圍繞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緊扣市委“五抓一優一促”經濟工作主抓手,聞喜工業著力突破傳統、迭代升級,轉型升級態勢良好,邁入發展快車道。

有中生新——

著力突破傳統

走進聞喜縣英發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新樣品展示間,一半展柜里放著“天青瓷”“金棕瓷”“萬彩瓷”等“陶瓷瓶”,一半展柜里放著“白玉瓶”“翠玉瓶”“藍玉瓶”“瑪瑙瓶”等“仿玉瓶”。記者不由得好奇問道:“一個玻璃廠,樣品間怎么不展示玻璃制品,而展示陶瓷瓶、仿玉瓶?這些該不會是用玻璃做成的吧?”

“幾乎每個來我們樣品間的人都跟你有一樣的疑問。”聽完記者的疑問,該公司辦公室科員張曉波笑著說,“不過,你只猜對了一半,這些展品并不是陶瓷瓶也不是仿玉瓶,而是我們公司運用制作玻璃的工藝流程做出來的微晶瓷酒瓶。”

說起“微晶瓷”,聞喜縣英發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順發就打開了話匣子:“這個微晶瓷是我們自主研發出來的,我們是國內首創也是唯一擁有這個技術的玻璃企業。我想,未來,這個技術將會引領瓷瓶的一場革命。”

聽到這里,記者更加好奇了,一項玻璃技術怎么會在瓷瓶界攪動風云?

李順發拿出一組數據:傳統陶瓷的材料成分主要是由硅(含65%—75%)、鋁鎂鈣(含15%—25%)和鈉鉀(含3%—5%)組成;微晶瓷的材料成分主要是由硅(含60%—75%)、鋁鎂(含13%—15%)、鈉鉀(含15%—18%)組成。“你看,陶瓷和我們的微晶瓷使用的主要材料沒有多大區別。”

接著,李順發又將微晶瓷的制作流程羅列了出來:基礎玻璃組成設計—原料選擇—配合料的制備—玻璃配合料的熔化—酒瓶的成型—酒瓶的核化與微晶化—微晶瓷酒瓶的退火—微晶瓷酒瓶的加工。

“這下你明白了吧,我們就是用玻璃工藝創新性地做出了幾乎跟陶瓷酒瓶一樣的微晶瓷酒瓶。說專業一些,微晶瓷酒瓶是玻璃控制成核和晶化的陶瓷材料酒瓶,也是玻璃熔化、成型、熱處理成預設晶相的陶瓷酒瓶。它是由一種以上玻璃相和一種以上晶相組成,結合了傳統陶瓷的特殊性能和玻璃與眾不同的性質,介于玻璃酒瓶和陶瓷酒瓶之間。”

要說這個微晶瓷工藝為什么會是酒瓶包裝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項創新,李順發解釋道:“微晶瓷酒瓶的幾個特性決定了它未來不限量的市場前景。一是改變了傳統制瓷工藝,由燒制變成熔制,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大大縮短了生產周期,也降低了生產成本。二是微晶瓷酒瓶沒有氣孔,不滲透,避光保溫更利于白酒瓶保質儲存。三是環保,微晶瓷酒瓶可回收循環利用,解決了陶瓷酒瓶不可回收生產使用的環保難題。就這一點,它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將不可估量。”

“雖然玻璃產業是傳統產業,但我們在創新、在技術研發上毫不含糊。”李順發開玩笑地說,“老板膽子大,敢創新;老板心大,舍得花錢。這就是企業能創新、能發展的秘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聞喜日用玻璃產業起步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山西省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的發源地。歷經整合與轉型之后,玻璃器皿產業已成為聞喜工業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現有企業43家,從業人員3萬余人,占全縣工業從業人數的45%。

近年來,聞喜玻璃專注細節,凝練品質,大到具有異域風情、栩栩如生的多彩玻璃花瓶,小至精巧獨特的茶具、燭臺,各種高顏值、高創意的玻璃制品,融入了文化元素,把玻璃制品“特、優、美”的特色展現得淋漓盡致,成為聞喜高質量轉型發展的一張產業名片。

無中生有——

致力迭代升級

圖為運城潤泰環保科技公司在吊裝設備  特約攝影 王琪琳 攝

“在我們企業來聞喜之前,聞喜縣甚至是運城市都沒有專門對工業生產中排放的危險廢棄物進行處理的專業的公司。”運城潤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理李權耕說,“我們在確保本地區工業危廢全部得到妥善處置的前提下,作為地方工業經濟發展的配套,對地方環境安全和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

運城潤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與處置示范基地項目位于聞喜經濟技術開發區精品鋼產業園內,主要為資源化利用與處置運城工業危險廢物。該項目總投資約5000萬美元,一期占地259畝,建設內容包含辦公樓、專家樓、實驗室、倉庫、備品間、維修車間、物化車間、焚燒車間、固化車間、剛性填埋庫區、配電室、道路、綠化及管網等配套設施,總建筑面積121773平方米。

“危險廢棄物一旦進入我們廠區,便不再排出。”李權耕說,“危險廢棄物一進入廠區,我們會立即進行采樣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分配到相應的處理間。針對不同的危險廢棄物,有不同的處理辦法。具體來說,一是水單元的處理,針對含酸、含堿等重金屬的廢液進行專業化處理。污水處理能力為350噸/日。二是固廢焚燒的處理,針對廢包裝桶、廢煤焦油等,通過焚燒進行減容、減積處理。三是危廢的穩定固化和填埋。我們會針對性地通過添加藥劑及水泥固化的方式對危廢品進行永久固化填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運城潤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隸屬臺灣潤泰集團。潤泰集團是臺灣十大企業集團之一,經營范圍涵蓋紡織、地產、環保、生物科技、教育、醫療、量販等事業領域。其中,環保事業有20多年的投資運營經驗,在臺灣為單獨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我們設備安裝已完工95%。整個項目建設接近尾聲,現在正在進行廠里綠化、管網鋪設的收尾工作。預計今年10月份開始運營。”李權耕說。據悉,該項目的建設,可為地方年貢獻稅收約4000萬元,提供就業300人。

山西納科醫療年產50億只丁腈醫用手套(一期20億只)項目是聞喜醫療衛生產業零的突破。“當初,我們從簽約到開工僅短短5天時間。現在離我們項目建成可以正常生產運行還有一兩個月的情況下,我們未來一年生產出來的手套已經全部被國外一家公司預定了。”山西納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國輝介紹說。

一個地方經濟的崛起必須有產業的強力支撐,產業的振興必須有項目的持續拉動。近年來,聞喜縣牢固樹立“一切靠項目支撐”的理念,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抓項目上,把生產要素集聚在項目建設上,把工作績效體現在項目成效上,引進醫藥衛生、環保等多種產業類型,在穩增長調結構上實現新突破,為全縣經濟轉型發展夯實基礎。

生生不息——

努力蹚出新路

“我們總是開玩笑地說它是飛的最高的蝸桿,因為它是用在嫦娥五號上的蝸桿。而它,就是我們生產的旋風銑機床做出來的。”在山西風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風源展廳,該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戚建兵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著。

“其實,最讓我自豪的是產品是用于某重要國防項目的空間螺旋體彈頭旋風銑機床。生產出來的螺旋變徑彈頭保留壁厚僅0.8mm,試爆后形成的2500個彈片沒有一個粘連。”戚建兵回憶說,“當初,我們公司在9家招標企業中,以絕對優勢中標。歷時一年多,制訂3個技術方案,經過十幾種世界知名刀具的篩選、多次試驗,為我國重大國防項目所需高精度螺旋彈頭,研發出了專用生產設備——空間螺旋體彈頭旋風銑機床。”

山西風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秉承著“軍工傳承、科技創新”的經營理念,是一家多年來專業從事數控旋風銑機床及部件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依靠“五四一”多名老軍工30年的技術沉淀和豐富經驗,軍民融合潛心研發的高效、高精、高速加工的多品種非標旋風銑機床,已用于中核集團反應堆核動力十六頭導流螺旋體項目、中船集團數控6軸旋風銑組合機床項目、中國兵器、沈陽機床、博特精工、三一重工、哈飛集團等8000多家數控旋風銑機床項目,產品銷往俄羅斯、西班牙、日本、韓國、越南、印度等地。

“可以說,我們就是旋風銑這個細分行業的領導者。”戚建兵說,“我就是標準的軍工二代,公司自組建以來,我們就依靠‘五四一’多名老軍工的技術沉淀和豐富經驗,最開始只是生產旋風銑普通頭,后來生產裝在機械上的旋風銑機床,現在我們數字化的機床生產技術已經很成熟了,而且目前我們已經開始朝著自動化、智能化旋風銑機床在發展了。”

在一個小縣城,有著一家為國家重大國防項目研制部分零件生產機床的高精尖企業在生生不息地發展著,努力蹚出了一條發展新路。

風源機械自組建以來,始終堅持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軍品民用服務經濟建設,穩步發展已形成“旋豐”牌主導產品數控旋風銑機床及部件四大系列32個品種,年產值千萬元的生產規模,全年生產訂單飽滿。

工業發展如何生生不息?如今,聞喜縣委、縣政府科學研判形勢、緊跟時代步伐,綜合考量全縣資源環境、區位條件、產業基礎等因素,按照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深入推進結構調整,加大整合力度,擴張產業規模,著力打造特色產業集群。

——打造千億級鋼鐵產業集群。依托山西建龍,通過“裝備升級、精益管理、綠色發展、產業集聚、創新智能、延伸服務”六大舉措,采用鋼鐵行業先進技術,提升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延長產業鏈條,培育棒材、板材、鋼管及零部件加工制造等產業,推進建龍千億級鋼鐵產業項目,在“十四五”期間,形成千億級規模鋼鐵產業板塊,建成中西部精品鋼生產基地。

——打造百億級金屬鎂產業集群。按照“總量控制、延伸加工、改造提升”發展思路,以精深加工為方向,整合資源,規模經營,科技創新,打造品牌,在鎂鋁合金深加工制造上做到最好,在鎂鋁合金產品的技術研發及應用上做到最優,加快建設全國鎂鋁新材料重點實驗室,加快鎂鋁產業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步伐,建成國家級鎂鋁合金深加工基地。

——打造五十億級玻璃產業集群。堅持“總量擴張、產業集中、改造提升、精深加工”,以城西玻璃文創園為依托,發揮集聚功能和帶動作用,積極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加快工藝改造提升,重點推進玻璃生產線裝備升級和新產品開發,加快傳統工藝玻璃展示生產基地建設,力爭到2025年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建成全國知名的玻璃制品生產加工基地。

記者手記:

“玻璃之城”如何更加流光溢彩?

□劉曉瑞

聞喜日用玻璃產業起步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山西省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的發源地。

在歷經產業的整合與轉型之后,玻璃器皿產業已成為聞喜工業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

據統計,聞喜縣現有玻璃企業43家,從業人員3萬余人,占全縣工業從業人數的45%,其生產玻璃產品有酒具、茶具、風燈、果盤、花瓶等八大系列3000多個品種,銷往美國、日本、英國、意大利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人工吹制和機制并舉、外貿和內貿并重的格局,目前已成為全國大型的人工吹制和機制玻璃器皿生產基地之一,其中人工吹制玻璃器皿占全國產能的40%,在國內外玻璃器皿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山西省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

但該縣玻璃器皿產業在由大變強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問題,例如產業鏈相對單薄、缺乏核心競爭力、缺乏龍頭帶動作用、企業集聚性不強等問題。

為此,進入新時代后,聞喜縣委、縣政府出臺了《聞喜縣推動日用玻璃產業集群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實施方案》《聞喜縣人民政府關于支持全縣玻璃產業集群高質量轉型發展的若干意見》,以規模化、新型化、精品化為發展方向,研發設計新產品,調整銷售渠道,擴大市場份額,為玻璃產業轉型發展擘畫了玻璃產業發展藍圖。尤以投資9.5億元,著力打造以手工高端玻璃產品為主、線上線下多種產業綜合發展的玻璃產業園區為主。

今后,“玻璃之城”聞喜如何更加流光溢彩?

筆者認為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完善招商引資激勵機制,營造最佳的招商引資環境,大力宣傳聞喜縣優勢產業,通過存量資產招商、項目招商、園區招商等形式,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來聞喜縣投資興業,以壯大聞喜縣玻璃器皿產業。主動參與山西轉型綜改試驗區、黃河金三角區域經濟合作,明確在區域經濟合作中的定位,以甘心作綠葉的姿態,成為區域經濟合作中的重要一員,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發揮積極作用。

二是創新融資方式。資金嚴重短缺是制約玻璃器皿產業發展的首要問題,靠企業自身積累必將貽誤發展良機,因此我們要努力創新融資方式,首先是加大政銀企聯動扶優扶強力度,積極向金融機構推薦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經濟效益好的項目,用足用活中小企業擔保公司,解決玻璃器皿企業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其次是積極推進企業上市工作,組建專門的工作班子,選擇條件好的大企業,按照企業上市的要求,扎實推進企業聯合、重組、改制等工作,搞好資源整合,組建符合上市條件的股份有限公司,為上市創造條件。

三是凝聚高端人才。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激勵機制,通過以人才帶項目和以項目帶人才的方式,引進一批國內外科技創業人才,為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鼓勵本地院校與企業共同培養技術人才和產業工人,合理調整和設置相關專業、學科,有針對性地培養產業發展所需人才;鼓勵企業加大在職教育培訓力度,努力提高企業職工的綜合素質。

四是提高創新能力。提高碎玻璃回收再利用技術、玻璃深加工技術以及玻璃器皿產品質量檢測技術的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玻璃器皿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強玻璃器皿產業技術的引進、吸收和再創新工作;對能夠引進的國內外先進的玻璃器皿深加工技術工藝,要堅持開放創新,在積極引進的基礎上,加強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大玻璃器皿產業重大關鍵技術的攻關力度,在玻璃器皿產業發展方面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