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4-12
記者 劉曉瑞
聞喜縣以企業、群眾辦事需求為導向,圍繞便民利企解難題、出實招、辦實事,持續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真正變“事難辦”“辦事難”為“事好辦”“好辦事”。
靠前服務,全力助推重點項目落地開工
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問題解決為目標,落實項目為王理念,對全縣2021年重點項目實行手續辦理幫扶工作機制,通過“零距離”開啟審批“加速度”,打開重點項目“一次辦好”改革新局面。
一是將2月和3月作為“投資項目辦理月”,懸掛“聞喜縣2021年重點項目審批服務推進圖”,集中時間、集中力量,為全縣重點項目辦理前期手續。二是開展上門走訪活動。在梳理項目手續辦理的基礎上,堅持“一線工作法”,要求責任股室開展上門走訪,提前介入項目手續辦理,發放有關政策資料,著力破解企業對政策不知曉、不精準的問題。三是推進問題協調解決。把問題解決作為幫扶重點,按照“找準問題、制定措施、逐個解決”的工作思路,對癥下藥逐個問題銷號落實。企業訴求可現場答復解決的現場答復解決;可由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單位、科室協調解決的,及時研究協調解決。四是建立幫扶工作保障措施。選配業務政策熟、責任心強、作風硬的同志從事幫扶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局班子成員明確責任分工,項目落實到人,各帶領一個幫扶小組,建立定點幫扶責任體系,將重點項目分解到科室、落實到人,形成服務項目人人爭先、項目發展眾人幫扶的局面。
解“聞”題辦“喜”事,全面優化提升政務服務能力
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落實解“聞”題、辦“喜”事服務理念,持續優化提升政務服務能力。一是深化幫辦代辦,優化“幫辦帶辦、一次辦好”服務品牌,為企業群眾提供精準化、全鏈條幫辦服務。推行“滴灌式”精準服務,深化預約服務、遠程服務、免費打印復印等服務舉措,針對特殊群體、復雜事項開展主動上門服務,最大限度方便企業、群眾辦事。二是著眼“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目標,根據“能下放的盡量下放”和高效便民原則,加強審批事項向鄉鎮下放前期調研摸查工作,結合該縣各鄉鎮、村實際情況,科學確定下放審批權限范圍,確保審批權限放得下,接得住。派出精干力量加強對審批權限下放過渡期及后續工作的跟蹤指導,使下放后的審批權限經辦單位人員充分掌握下放審批事項的操作程序和相關業務要求,確保下放權限用得好、管得牢。三是每天安排兩名工作人員在政務大廳值班,負責企業群眾的辦事咨詢和業務幫辦工作,通過推行靠前服務、禮儀服務、標準服務、精準服務,讓辦事群眾第一時間感受政務服務的熱情和溫暖。
“一件事一次辦”,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秉承“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一次就辦成”的原則,優化辦事流程,減少繁瑣環節。一是全面梳理38項“一件事一次辦”審批服務高頻事項,明確牽頭股室,編制標準化流程、辦事指南,梳理“一件事”事項名稱、設定依據、申請條件、申請材料、審查標準、辦理程序和辦結時限等,規范化推進“一件事”辦理。二是根據審批事項類型及業務流程,圍繞“辦成一件事”,將政務大廳按照“投資項目線”“企業開辦線”“社會事務片”和“農林水交通片”進行劃片分區,對事項進行集中辦理,審批方式由“碎片化”向“集成化”轉變,切實減少了辦事企業、群眾不必要的往返、排隊,真正做到高效“辦成一件事”。三是優化審批流程,擴大容缺受理范圍,明確一次性告知單,加快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重視政務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大力推動實體政務大廳、網上政務平臺、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等綜合運用,加強數據資源的統籌管理,進一步梳理各部門對信息共享的數據需求,逐步擴展信息共享交換范圍,促進線上線下一體運行,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