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4-01
本報訊(記者 游映霞)3月31日,臨近清明,淅淅瀝瀝細雨中,一批又一批的市民前往鹽湖區烈士陵園新近改造開放的運城解放紀念館瞻仰緬懷。
“馬上就到清明節,這兩天崇敬英雄、敬獻鮮花的氛圍越來越濃郁。”烈士陵園主任王武勝介紹說。在經歷了兩個多月提升改造后,鹽湖區烈士陵園的運城解放紀念館于3月29日正式向公眾開放。
此次運城解放紀念館改造提升,是在保留原展廳莊嚴肅穆的基本風格上,融入了現代化的簡約風設計。走進展廳,在濃郁的歷史背景的襯托下,“畫廊式”的半圓形展墻全景式呈現了“三打運城”戰役情形,輔以民族背景、革命烈士的肖像、部隊歷史實物等,共同銘記這一段革命先烈的光輝歷史和革命歷程的艱苦曲折。在運城解放紀念館內,作為見證革命歷史的革命文物,革命烈士曾用過的軍旅物資也被收集陳列于此,它們勾勒著革命烈士的精神風貌,細數著那一段悠遠、壯麗的革命歲月。
在展廳內側,4415的數字格外醒目,這是為解放運城犧牲的4415名革命烈士名冊墻。在它的下方,前來緬懷先烈的群眾自發獻上的朵朵小白花緊密簇擁在一起,寄托著對先烈的敬仰和哀思。王武勝說:“4415這個數字是我們以尊重歷史真實為原則,在展廳內容上所作出的重大改動。結合我們最新的考證研究統計,為解放運城犧牲的有名有姓及長眠于陵園的烈士目前有4415位,他們把熱血揮灑在這里,他們的名字一個都不能丟。”
近些年來,鹽湖區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不斷追蹤歷史事實,搶救資料,用三年多時間大量查閱資料、多地走訪調查、摸排搜集,終于又找到了兩千多位為解放運城獻身犧牲的烈士姓名,他們來自多個省份,為解放運城獻出了生命,為河東譜寫了氣壯山河的史詩。據介紹,解放運城戰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有8000多位,此前,園內可考證的有名有姓的烈士有兩千多人。現今,經過三年多努力搜集到的可考證的烈士與烈士陵園中長眠的共有4415位。“這4415位革命烈士讓我們在8000這個數字的基礎上,把超過二分之一的革命烈士的英名真正載入史冊。”講解員李莎說。
鹽湖區烈士陵園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今,群眾文明祭祀、緬懷先烈早已成為一種自覺。“做好烈士紀念建筑物的維護、修繕、管理和運用工作是我們的職責,新時代革命文物保護和管理方式也要相應作出調整,這也是此次運城解放紀念館改造的重要原因。”王武勝說。當天,運城市新星學校、財經學校的學生,山焦鹽化的工作人員等都來到這里祭掃、緬懷先烈,表達敬仰和懷念。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