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為民服務不言苦
——記稷山縣稷峰鎮鎮長胡鐵騎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01-03

牛東海 鄭天虎

上任兩年時間,面對轄內全縣多項重點工程,他沖鋒在前,迎難而上,確保項目按時開工;上任兩年時間,為讓10.8萬名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生活,他心中有責,擔當作為,一項一項檢查,一件一件落實,確保所有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他就是稷山縣稷峰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胡鐵騎。

發展產業不動搖

稷峰鎮是稷山縣最大的一個鎮,有51個村莊,10.8萬口人,13.8萬畝耕地。如何讓大鎮變強鎮,窮鎮變富鎮,是胡鐵騎經常思考的問題。

稷峰鎮是稷山板棗最大的原產地和主產區。胡鐵騎上任后,在紅棗產業上大做文章。他多次深入姚村、陶梁、平隴等紅棗重點村,與棗農拉家常,與村干部聊發展。經過調研,他與鎮政府一班人提出了“核心區一人一畝棗糧田,人均收入過萬元”的發展目標。

為了在科學管理上實現突破,他積極與棗業部門聯系,從抓板棗管理技術培訓入手,邀請棗業技術人員和種植能手,到田間地頭實地教學,帶動群眾全面掌握科學實用的管理技術,使當年的板棗結果率、品質都有了大幅提升。之后,他又與有關部門積極協調,在2018年紅棗收獲之際,創新籌劃,融入棗園騎行、鮮棗采摘、茶藝古箏、瑜伽表演等特色活動,使板棗園區人氣值暴漲,板棗鄉村旅游業發展迅猛,帶動力大大增強。與此同時,胡鐵騎與鎮政府一班人以“構建新時代鄉村產業體系”為目標,按照產業轉型升級,使板棗、葡萄、槐米、蔬菜、蛋雞養殖、燈籠制作、金剛石加工七大主導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品質提升,銷路擴寬,效益愈增。

濱河葡萄觀光示范園啟動建設;桐上村超硬材料加工“雙創”基地投入使用;總投資600萬元的“一生情”棗業公司稷山板棗項目、總投資80萬元的陶梁村千畝板棗提質增效示范園建設項目全面完成;以國家板棗公園為依托,連續舉辦了“山西·稷山板棗文化節”等,為實現稷峰鎮鄉村振興打下了良好基礎。

直面問題不回避

稷峰鎮是稷山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在地,全縣多項重點工程的拆遷、征地、難點問題都在該轄區。兩年來,稷山縣有30多項重點工程占地協調任務在稷峰鎮,胡鐵騎硬是憑著一顆真誠之心,擔當作為,直面問題不回避,贏得了當地干部群眾的信任與好評。

新規劃設計的育英小學,是稷山縣民生工作的一件大事,廣大群眾翹首以盼,但部分群眾對征地不理解,致使工程建設滯后。為確保重點工程按期進行,胡鐵騎連續多天早出晚歸,蹲點工地,給群眾講道理,明是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了解群眾所求和所需,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使群眾心悅誠服地服從大局,支持重點工程建設。如今,一座占地52畝、可容納1800名學生的六軌制育英小學拔地而起。去年秋天,學生們高興地坐在了嶄新的教室里,朗朗的讀書聲安慰了無數家長的心。

心系民生不忘本

不因事艱而不為,不因任重而畏縮。胡鐵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稷峰鎮的發展而樂此不疲,嘔心瀝血。

——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圍繞“五改”“四治六化一創”的總體要求,胡鐵騎帶領鎮政府一班人狠抓108國道環境整治,拆除亂搭亂建76處,公告牌匾57個,清理亂堆亂放135處,取締廢品收購站16個;建成荊平、苑曲、下費3個污水處理廠,13個村完成了生活污水排放設施提升工程;村村實施綠化工程,去年上半年5000畝森林城市創建任務超額完成;以紅色文化和板棗文化為主題,高標準美化了馬家巷、姚村兩個示范村,建成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點1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點3個,高標準、高質量打造出29個潔凈標桿村,進一步凸顯了鄉情鄉愁地域特色,使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全面保障基本民生。胡鐵騎與鎮政府一班人從精準脫貧入手,不讓一戶群眾掉隊。2018年完成130戶371人的脫貧任務,2019年228戶439人的脫貧任務正在精準落實,貧困戶危房改造完成27戶,孫家窯村集中拆遷復墾完成26戶。利用鎮黨校和村農民技術學校,嚴格落實全省“農民技能培訓工程”,兩年來共培訓農民80余次,受益群眾1.2萬人次。定期對低保五保對象進行復核建檔。落實國家殘疾人政策,對生活有困難的全部納入低保。開展農村危房改造,2019年共改造危房87戶,全鎮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達70%,全鎮基本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營造和諧文明氛圍。胡鐵騎與鎮政府一班人組織開展了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新鄉賢等評選活動,營造“德治”氛圍。積極開展“我有拿手戲”群眾文藝大展演活動和送戲下鄉、公益電影放映等工程,全方位倡導文明新風,筑牢文化之魂。2018年新建和提升文化廣場11處,修繕舞臺4處,新建門樓7處;全鎮老年活動中心覆蓋率達90%,村村配備了圖書管理員,給每個村都發放了150套圖書;實現了村通廣播電視全覆蓋。目前,全鎮46個村有舞蹈演藝團、5個村有太極表演隊、5個村有門球隊、7個村有業余蒲劇團、10個村有書法協會、3個村有楹聯協會……

“為民服務不言苦,群眾滿意是我永遠的追求。”面對筆者的采訪,胡鐵騎如是說道。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