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1-14

“金粟”芝麻糖包裝車間
國家級“非遺”呂氏琉璃

磚雕工藝大放異彩

神舟電聲生產車間

三聯順馳汽車配件生產線

津華暉星制藥有限公司博士工作站和研究基地揭牌
劉江敏 魏 娜 柴麗娟 文/圖
新孵化創辦小微企業961個,全市中小微企業總數達1857個;
新創造就業崗位6482個,就業人數達4.5萬;
培育“小升規”企業18家、“專精特新”企業2家,獲得“國家馳名商標”1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9家……
近年來,河津市委、市政府發揚“百舸爭流,群鯉競躍,爭強好勝,敢為人先”的河津精神,努力促進民營經濟轉型發展特別是“五小企業”創新創業計劃(“群星燦爛”育苗計劃)在全市站前列、創一流。2018年,河津中小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14.3億元,營業收入124.6億元,上繳稅金5.3億元,“五小企業”千帆競發、群星燦爛,有力地帶動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強機制,厚植發展沃土
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就是競爭力。優化營商環境,厚植發展沃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五小企業”后來居上最大的潛力所在。
為解決中小企業生存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政策,加強幫扶,強化服務,營造更加有利于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河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出臺各種支持政策,制定考核辦法,落實包聯責任,各成員單位、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積極主動采取各項有效措施,支持發展“五小企業”,掀起了河津市推進轉型發展的工作熱潮。
河津市先后制訂出臺《河津市工業經濟行動方案》和《大力發展“五小企業”創新創業計劃暨“群星燦爛”育苗計劃行動方案》等,提出“三三三”奮斗目標。針對“群星燦爛”各個領域,大力推行“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推進機制,力爭三年內實現培育新增“小升規”企業10戶、孵化小微企業1000戶,新創造就業崗位10000個。
成立“五小企業”創新創業計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解讀政策、宣傳引導、掌握動態、落實項目,為中小企業啟航把舵定向;建立服務“五小企業”培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確保各項政策取得實效;建立工作臺賬,組織入企服務隊,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探討解決“五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建立監測體系,實時掌握“五小企業”發展運行態勢;設立3500平方米的政務服務大廳,34家單位200余人,83個審批服務窗口為前來辦事的企業和個人傾心服務。
河津市每年列支1000萬元重獎中小企業。凡被省認定的“小升規”“專精特新”“技術中心”“股份制改造”企業,每戶配套獎勵10萬元,創業基地每戶獎勵50萬元;對利用廢舊廠房發展的“五小企業”,每平方米補貼50元,新建廠房每平方米補貼100元;對上“新三板”企業每戶獎勵100萬元,對上主板企業每戶獎勵150萬元;對取得“山西省著名商標”的每戶獎勵1萬元,對取得“中國馳名商標”的每戶獎勵5萬元;對加快創業基地建設,經運城市級認定后,每家給予一次性不超過50萬元的獎勵。
握指成拳,聚沙成塔。
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重商親商的投資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惠企惠民的政策環境,公正嚴明的法治環境,使河津中小企業如魚得水、如鳥出籠,沖刺在更寬的跑道上。
抓培育,打造成長梯隊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是富民之道。河津市根據當地企業實際情況,梳理匯總出《河津市“五小企業”培育措施15條》。通過壓實責任,簽訂目標責任書,開展摸底大調研,明確工作重點,實行嚴格考核,堅持把服務下沉企業,加強培育落實。同時,幫助企業及時解決困難問題,促進“小升規”企業發展壯大。
通過實施“培育工程”,河津市共孵化創辦小微企業961個,中小微企業總數達到1857個;創造就業崗位6482個,實現就業達4.5萬人;培育“小升規”企業18家,培育“專精特新”企業2家,獲得國家馳名商標1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9家;建立中小企業“雙創”基地4家,其中海暉飛凡是我市首個省級“雙創”基地。完成股改試點企業6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窗口平臺新注冊企業794個,入駐服務機構22個,人才素質提升510人。2018年,河津中小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14.3億元,營業收入124.6億元,上繳稅金5.3億元。
經過努力,河津市的“小升規”企業多了,“雙創”基地多了,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古耿的天空群星燦爛。河津市以汾濱草莓、農之龍綠色食品為代表的一批綠色小食品企業正在不斷發展壯大;以呂氏祖傳琉璃、呂氏磚雕、河津剪紙、裴氏元花饃等為代表的國家、省級非遺項目正在不斷大放異彩;以通和食品為代表的一批名優產品已經邁出了國門;以錦浩特種陶瓷、鑫拓新能源、鑫銀河鋁業為代表的一批精細小制造正在全國布點……
筑高地,加速“脫胎換骨”
如何促進中小企業做大做強,促使中小企業建立現代化管理制度,真正從根本上引導企業解決成長中的問題,河津市根據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主動對標先進,進一步優化服務,積極健全企業股改、上市工作領導機制,幫助企業解決在股改、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落實好相關扶持政策,讓每一戶參加股份制改造的企業都能享受到政策的扶持,并將獎勵資金及時發放到位。
河津市與山西有孚企業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和山西股權交易中心合作,通過深入企業、召開座談會、舉辦培訓會等形式,就股改知識和服務內容作全方位宣傳講解,鼓勵引導和支持企業股改,使企業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進股改企業掛牌上市融資,前后共篩選出50余家企業入庫,并重點對報會企業、擬上市掛牌企業與上市掛牌后備企業實行分類跟蹤服務,協調解決企業在上市掛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注重上市掛牌后備資源的挖掘與培育,鼓勵支持企業利用企業債、公司債等各類融資工具,以及通過資產證券化、融資租賃等方式融資,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例。
2018年,河津市共完成股改任務6家,占運城市總任務的一半。目前,4家企業已成功掛牌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晉興板,進軍資本市場,為推動河津企業進軍資本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河津市積極招商引資,共引進農星瑞金牧業萬頭商品豬養殖、恒瑞博蛋雞養殖、農之龍無鋁純淀粉耐煮粉條加工等小微企業重點項目。積極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一帶一路”辦公室和區域經濟合作辦公室,先后與哈薩克斯坦埃基巴斯圖茲市、黑山共和國新海爾采格市建立國際友好城市,加強與德國山西商會、菲華聯誼總會等國際機構對接交流,推動河津焦化、鋼鐵、鑄造等優勢產能轉移,努力打造內陸地區縣域經濟對外開放新高地。
新時代吹響新號角,小企業展現大作為。
2019年,河津市將堅持傳統抓轉型、新興抓提升、產業抓集中,繼續向“五小企業”聚焦發力,持續加大對各類小微企業的關注支持力度,完善各項優惠政策,把小微企業系統地管理和服務起來;積極為“五小企業”發展搭建展示平臺,提升產品知名度,全面建設開放智慧綠色文明幸福的新河津,譜寫“魚躍龍門”新的傳奇。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