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鉤沉>

柳玭誡子孫:門第高 不可恃

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0-16

夫門地高者,可畏不可恃。可畏者,立身行己,一事有墜先訓,則罪大于他人。

立身以孝弟(悌)為基,以恭默為本,以畏怯為務,以勤儉為法,以交結為末事,以氣義為兇人。

河東柳氏,是中國古代著名的世家大族。自秦末柳安遷入山西后,從兩漢至魏晉南北朝,因其家學為世人所推崇,門戶日益興盛。到了唐代,柳氏人才輩出,涌現出諸多著名人物,如高宗朝宰相柳奭、著名政治家柳公綽、書法大家柳公權、杰出文學家柳宗元、修撰《國史》的唐代史學大家柳芳、散文家柳冕等。

這些歷代相傳的豐厚家學成就,使河東柳氏獲得了很高的成就和社會地位。豐厚的家學背后必有良好的家風,河東柳氏在代代相傳基礎上,形成了遵循禮儀、強調孝義、清廉忠正、耿介敢諫的家風。柳氏子弟即使身居高官,依然遵從祖訓、嚴于律己,重視對族人、子弟的教育,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唐朝中期的柳公綽至其孫柳玭這一宗支。后來,柳玭撰寫了著名家訓《誡子弟書》,體現了柳氏家風的風范。

修己立身 家風醇厚

柳玭所處的時代,正是黃巢起義前后的唐朝末年,當時朝政混亂,世風日下。很多世家子弟憑借權勢為所欲為。出身于高官世家的柳玭對此深感憂慮,專門撰寫《誡子弟書》,告誡子孫后代不要依仗門第高貴而驕奢淫逸、胡作非為,要繼承、發揚柳家的優良傳統家風,把自己培養成品德高尚的人。

在這部家訓的開篇,柳玭就一針見血地指出:“夫門地高者,可畏不可恃。可畏者,立身行己,一事有墜先訓,則罪大于他人。”也就是說,生于高門著姓的人,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要有敬畏之心,千萬不能倚仗自己的出身肆意而為、有恃無恐。為什么要有敬畏之心?是因為高門子弟如果立身行事違背了先祖的訓誡,那么危害要比普通人大得多。為什么出身不可倚仗?是因為門第高會導致子弟驕橫自大、盛氣凌人,而家族鼎盛,必然會招致別人的嫉妒,就算是有真才實學和美德,別人也未必相信,如果犯了哪怕很小的錯誤,別人也會指責。所以,“承世胄者,修己不得不懇,為學不得不堅”。柳玭的這番教導,主要受益于其先祖家風。《舊唐書》說:“初公綽理家甚嚴,子弟克稟誡訓,言家法者,世稱柳氏云。”

柳公綽凡事總是身先為范。入仕之初,他被任命為渭南縣(今屬陜西)縣尉。當時正值荒年,莊稼歉收,柳公綽每頓飯都不超過一碗,直到年成好了,才恢復正常飯量。后來,柳公綽出任京師最高地方長官京兆尹,在沒有上朝的日子里,就在自己讀書的小齋里處理私事、接待賓客,與兄弟們一起用餐。天黑之后,柳公綽就召一名子弟進小齋來,在燭光中親自領著他讀經史,講居家和做官的道理。這樣做了二十多年,從來沒有間斷。

柳玭的祖母韓氏,是宰相韓休的曾孫女。嫁到柳家以后,她摒棄那些綾羅錦繡的衣服,一概不肯穿著。她曾將苦參、黃連、熊膽做成丸藥,讓兒子們在晚上讀書時含在口里以驅除睡意,激勵他們勤奮讀書。《幼學瓊林》一書中說:“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賢”,贊揚的就是這件事。

柳玭的父親柳仲郢多次擔任地方最高長官,辦公之余從不沉湎逸樂,而是不舍晝夜,布卷讀書。生活非常樸素節儉,馬廄里沒有駿馬,衣服也不熏香,與當時達官顯貴的做派形成鮮明對比。柳氏世代為官,但柳氏家族成員能夠做到修己立身,從沒有誰因門第高貴而肆意妄為。

蒞官潔己 剛直無私

在家訓中,柳玭專門強調居官之道:“蒞官則潔己省事”。他還說,做官一定要廉潔奉公,不要開浪費之端。做官的俸祿雖然不多,但那都是民脂民膏,不可小看。刑罰固然是官員的權力,但不可以因自己氣量狹小而恣意妄為。作為世代簪纓的官宦門第,柳氏還具有直言敢諫的家風。唐憲宗時期,皇帝頻繁游獵,銳意用兵,柳公綽獻上《太醫箴》進行諷諫,憲宗深受觸動。后來唐朝中央政府出兵征討河北藩鎮,朝令夕改,驛馬相望。柳公綽進諫指出問題的嚴重性:自從對河北用兵以來,朝廷的差使繁多,而驛站設施不足,驛馬缺少。同時,使者的行李和人數都沒有限制,穿紅色和紫色官服的使者,要征用二三十匹驛馬;穿黃色和綠色官服的使者,征用的驛馬不下十匹、五匹。驛站的小吏還不能檢查他們的證件,只要他們張口,就必須提供給他們。驛馬征完了,就搶民間的馬匹……他建議確定一個限額,朝廷采納了他的意見,調整了官差的標準,驛站才松了一口氣。

柳公綽之弟柳公權于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書。有一次穆宗問柳公權書法怎樣才能達到“盡善”的境界,柳公權答道:“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穆宗面色改變,知道他是在諷諫自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筆諫”。

柳仲郢為官時,也是頻頻進諫,甚至不懼殺身之禍,當時執政的重臣李德裕就非常敬重他的無私與剛直。唐武宗修筑望仙臺,他連續上疏勸諫,皇帝終于向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柳玭在多年的為官經歷中,一直保持清廉正直、謙遜和順的作風,在史書上留下了“直清有父風”的美譽。

(《中國紀檢監察》)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