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fā)布者:車麗娜時間:2019-08-26
讀了二十幾年的書,教了二十幾年的學,我很難說出愛上讀書的原因。為了求知?為了上進?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不,這些都不是我的初衷。最初的原因,或許是內(nèi)心深處的自卑吧。
小時候,我曾一度認為自己是個被上天拋棄的人,沒有良好的家世,沒有出眾的容顏,沒有高挑的身材,沒有異于常人的天賦,一切,都是那么平凡而卑微。
忙于為生計奔波的父母,無暇關(guān)注敏感的我,他們不知道,貧窮早已讓年幼的我過早地體察到了人情冷暖,自卑的我只有埋頭讀書。不能向父母訴說的、幽深的秘密,都在書中得到回響,因而沉迷于書中,冷漠的心也因書中一個個故事變得溫暖起來。我告訴自己:雖然你現(xiàn)在是一只丑陋的鴨子,未來,你定會是最美的天鵝。
漸漸地,我的寫作得到了大家的關(guān)注,同學們再也不會因為我的肥胖嘲笑我,而是開始尊重我;老師的眼光再也不是一掠而過,而是多了幾絲停留與贊賞;親友間的談資再也不是詢問我怎么還沒長高,而是笑盈盈地夸我是個“小才女”。讀書啊,原來你這么神奇!于是,我便更加勤奮地使用讀書的“功能”:故意讀一些艱深晦澀的文摘,煞有介事地摘抄。我不再滿足于同伴“解讀”我的“高深莫測”,開始不斷給一些雜志社、報社投稿。然而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一星期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寄出去的文稿只見插著翅膀飛去,未見有所飛回,我有些沮喪。
終于有一天,我等來了一封回信,信上的內(nèi)容我忘了,但永遠記住了那首詞——《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少年的我不經(jīng)世事,哪來那么多陳腔濫調(diào)的“愁”呢?羞愧難當,醍醐灌頂!我太狂妄無知了!從那天起,我又拾起了從前的自卑,恭敬地讀書,不再是為了賣弄,只是單純讀書,在書中尋找自己應有的模樣,這樣一讀,便再也放不下了。我讀了狂放的李太白,讀了沉郁的杜工部,讀了豁達的蘇子瞻,讀了細膩的李易安、犀利的周樹人、浪漫的徐志摩、涼薄的張愛玲、赤誠的三毛……還有太多太多帶給我美好體驗的朋友。他們教會我自信樂觀,讓我明白厚積薄發(fā),讓我釋放坦率真性,我的生命因為讀書而鮮活起來。
如今的我,早已不再是以前那個單純因為物質(zhì)而自卑的小姑娘了。因為愛上讀書,我的內(nèi)心多了一份淡定與從容,我的生命在每一刻都得體而優(yōu)雅地綻放。朋友,愿你也愛上讀書,徜徉其中,并在書海的洗禮中獲得新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quán)運城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務(wù)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wǎng)-運城日報 ”。
凡本網(wǎng)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