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08-14
運城晚報訊(記者 王捷)8月13日,永濟市“三大文化節”活動方案征求意見會在永濟召開,為永濟即將舉辦的首屆“開張冬棗”文化節、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四屆中國(山西)食品餐飲旅游博覽會暨2019中國永濟(國際)面食文化節、首屆葡萄文化節征求意見。運城市政協原主席柴林山出席會議,永濟市委副書記余敏主持會議。運城市政協委員,運城文化、餐飲界專家學者,“三大文化節”活動牽頭單位代表,以及永濟相關單位和部門代表70余人參加了會議。
“三大文化節”由永濟市委、市政府主辦。會上,活動牽頭單位負責人分別匯報了活動方案。
為助推“開張冬棗”提升果品質量、打造馳名品牌、促進加工轉化、進軍高端市場、增加出口創匯,全力提升“開張冬棗”品牌知名度和競爭力,推動永濟特色農業快速發展,不斷繁榮和拓展開張冬棗產業和文化旅游事業再上新臺階,首屆“開張冬棗”文化節擬定于8月25日~26日舉行。自7月15日以來,“開張冬棗”藝術創作月已經啟動,文化節開幕后,將舉辦棗文化研討會、文藝匯演、冬棗采摘、科技培訓、詩歌戲曲匯演等活動。
永濟優質小麥聞名遐邇,傳統面食餐飲文化綿延千年。改革開放以來,永濟在全國各地開設飯店、面館達2.2萬余家,從業人員達十余萬人次,促進了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為提升品牌意識,加強永濟餐飲與行業的交流,使更多永濟品牌連鎖機構在全國開花,“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四屆中國(山西)食品餐飲旅游博覽會暨2019中國永濟(國際)面食文化節”擬定于9月28日~10月7日舉行。屆時,展會將設定九大展區板塊,包括全國大面鍋展、“鳳還巢”面食展等,同時邀請全國行業協會知名專家、著名企業家等進行高峰論壇,舉辦廚藝大賽及文藝演出等。
近年來,永濟緊緊圍繞“農業轉型戰略和農副產品加工基地”建設,在葡萄種植領域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進一步提升葡萄知名度,擴大市場影響力和美譽度,進一步展示永濟特色農產品發展成果,打造集旅游、觀光、采摘、休閑為一體的新型農業,首屆葡萄文化節將依托卿頭鎮豐富的葡萄農產品資源,擬定于10月12日~15日舉行。文化節以采摘活動為主,將葡萄寫生、攝影、征文、葡萄王大賽等形式融為一體,致力于打造華北地區最大的克倫生鮮食葡萄生產基地。
匯報結束后,來自運城的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就“三大文化節”活動方案提出了許多新穎、務實的實用性意見及建議,一致認為“三大文化節”要突出永濟特色,打造永濟品牌。與會的專家委員鄭愛民、王振川、李文革、鄭輝、梁孟華、周曾軍、張耀武、邵建軍、鄭耀文、王燁、王哲等表示,“開張冬棗”文化節可增加唐朝蒲州道士侯道華的傳說故事,增加永濟與棗淵源的歷史性;應從健康、營養的角度,從生產環境上挖掘永濟冬棗、葡萄的自身價值;“三大文化節”的主題應再鮮明一些,格局更大、更深一些,讓永濟本土特產的品牌叫得更響亮;成立自己的連鎖品牌,打造名吃一條街;面食文化節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對展出面食的最后處理方式設置相應的方案;注意面塑色調,邀請知名書畫家前來寫生;借助新媒體推介冬棗、葡萄品牌;要融入永濟智慧,加入創意,運用好媒體資源,進行線上、線下一體化推廣。
柴林山在會上表示,永濟舉辦“三大文化節”意義非同尋常,要達到全方位宣傳展示永濟的目的,在展示永濟冬棗、葡萄、扯面、餃子的同時,展示永濟有代表性的其他水果蔬菜及饅頭、包子等面食,范圍更廣些;要達到全方位交友的目的,朋友就是生產力,帶動朋友參與,起到全方位推進作用;要達到全方位銷售的目的,要有效益,打造不同價位的商品,滿足人們的需求;要達到全方位請進來的目的,引人才、引資金、引項目,讓這一切在永濟扎根、開花、結果;要達到全方位走出去的目的,將永濟的人才推廣出去,集中后勁在旅游、書畫、工業、農業及第三產業等方面全方位發展,將這三個文化節辦成切實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助推鄉村振興與經濟發展的特色節慶。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