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安邑史話>

古城安邑行政區劃變遷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景 銳時間:2019-07-12

遠古時期,晉南鹽湖便產鹽,這里的鹵水經風吹日曬,自然生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鹽湖周圍僅有一個淡水池,位于鹽湖的東北方,距鹽湖僅有1.5公里。因古人居住生活在淡水邊,這一淡水之濱便成了食鹽交易的風水寶地。各部落便用皮毛或肉到這里來換鹽吃。因而,各部落酋長對此地皆“垂涎三尺”,一旦勢力強大,便全力來爭這塊財富寶地,在這里建都。因各部落的頻繁相爭,因而這里的政治形勢很不穩定,人們向往穩定,便將這里稱為“安邑”。

社會發展到5000年之前,蚩尤更是坐鎮安邑,制造了五種兵器,來保護安邑這一繁華寶地。晉《地理志》及太康《地道記》均云:“虞舜舊都安邑及鳴條地。”《帝王世紀》及《通典》又均云:“安邑為堯舜舊都,后為夏禹都。”也就是說,堯舜禹也都曾占據安邑這個天下最繁華的地方,并在安邑建都。

春秋時代安邑屬晉,戰國時為魏都,魏文侯便建都于安邑。秦漢時安邑為河東郡治所。

東漢興平二年(195),漢獻帝流亡至安邑,并將安邑作為陪都度在此過了半年之久,次年(196)正月,漢獻帝在安邑城外郊祭并改元為“建安”,即三國時著名的“建安”年號就是在安邑改元的。

魏晉為河東郡首縣。北魏神元年(428)郡治移至蒲坂,安邑屬之。太和十一年(487)于縣置安邑郡,又分安邑東地為夏縣,西地仍為安邑。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改為虞州,煬帝大業初(605)罷州為縣,復隸河東郡,恭帝義寧元年(617)置安邑郡,領安邑、虞鄉、夏縣三縣。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罷郡復置虞州,又析安邑及聞喜縣置桐鄉縣。武德三年(620)又析安邑西北境置興樂縣,貞觀元年(627)復歸安邑,貞觀十七年(643)廢州,復屬河東郡。至德二年(757)更安邑名為虞邑,大歷四年(769)復名安邑,隸河中府。后漢高祖乾佑元年(948)置解州,安邑屬之。宋安邑為緊縣,屬陜西路河中府解州。北宋欽宗靖康末陷于金,仍屬解州。元世祖至元三年并入河中府,八年隸平陽府解州,明仍為安邑縣,清因之,為解州首縣。

民國初置河東道于運城,安邑屬之,仍為首縣。民國十九年(1930)廢道。民國二十六年(1937)10月,安邑為第七行政主任公署治所。民國二十七年(1938)閻錫山統轄的安邑縣政府移駐山區,日軍在安邑組建維持會。民國二十八年(1939)4月,日軍在運城置河東道,領安邑等二十三縣,安邑成立偽縣政府。民國三十一年(1942)5月,抗日政權稷麓縣政府在上王鄉牛莊成立。民國三十三年(1944)6月安邑成立抗日縣政府,政權屬太岳五專署。

民國三十六年(1947)12月底安邑解放,成立安邑人民縣政府,國民黨安邑縣政府解散。

1955年7月。安邑縣政府移駐運城,之后安邑城關成了鄉鎮建制至今。

(作者系安邑學會會長)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