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1-19
“家里閑置的牛仔褲居然能變成這么實用的手提袋,這個活動太有意義了!”家住垣曲縣社區服務中心府前社區廣南巷的李阿姨舉著親手制作的成品,臉上滿是藏不住的成就感。
近日,垣曲縣社區服務中心府前社區以“舊衣煥新顏 把愛‘袋’回家”為主題,舉辦環保DIY活動,邀請居民達人分享舊衣改造技巧,讓廢舊衣物“重獲新生”,在動手實踐中傳遞綠色環保理念。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居民申愛琴化身“民間導師”,手持剪刀邊示范邊細致講解:“先把牛仔褲邊緣裁剪平整,對折后固定好側邊,原來褲子的口袋剛好能改成手提袋的夾層,既實用又省事。”

在申愛琴的耐心指導下,原本閑置的廢舊牛仔褲經居民們裁剪、縫紉、拼接,漸漸出現了新的面貌:磨損的褲邊變成別致花邊,多余的布料拼出個性紋路,一個個兼具實用性與時尚感的手提袋陸續成型。
“不僅學會了新技能,還為環保出了力,太值了!”劉大嬸道出了大家的心聲。居民們圍坐在一起,互相交流裁剪竅門、分享創作靈感,現場歡聲笑語不斷,鄰里間的情誼在活動中愈發濃厚。
“我平時就愛琢磨廢舊物品再利用的小妙招,前段時間用撲克牌做了個手機支架,剛好被入戶走訪的小馬看到,她就建議我來現場給大家分享經驗。”申愛琴笑著說道,“能把自己的小技巧教給更多人,一起為環保添力,我真的很開心。”
此次舊衣改造活動,不僅讓廢舊衣物實現了資源再利用,有效減輕了環境負擔,更將環保理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的點滴。府前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這種接地氣的實踐活動,引導居民從身邊小事踐行環保,既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又拉近了鄰里距離,為共建綠色、和諧、美麗的社區注入了溫暖力量。下一步,該社區將持續策劃開展各類環保主題活動,讓綠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推動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環保氛圍。
記者 王露 文圖
記者手記
舊衣煥新 環保新潮
“以前,舊褲子要么壓箱底,要么直接扔掉,多可惜。”在鹽湖區南城街道馬家窯社區,退休教師李阿姨正踩著老式縫紉機忙碌,她邊干邊說,“現在剪一剪、縫一縫,厚實的牛仔布做成的收納袋,裝雜物、買菜都好用,鄰居們見了都來要教程。”

現在,像李阿姨一樣用舊衣改造新潮物件的人不在少數,一場以舊衣改造為核心的環保熱潮正在城市蔓延。閑置衣物不再是待丟棄的垃圾,而是被賦予新生命的“寶藏原料”,在巧思與巧手之下,成為傳遞溫暖與潮流的環保載體。

深藍色牛仔褲被裁剪成耐磨的袋身,條紋衛衣布料拼接成柔軟內襯,絲質襯衫裁成裝飾條,T恤上的卡通圖案做成貼布裝飾,經過清洗消毒、裁剪縫合,一件件閑置舊衣變成了帶收納格的環保袋。一件舊褲子,經過創意設計和手工勞作,既能滿足家居收納需求,又能成為社交平臺上的分享好物,實現了實用價值與環保意義的雙重提升。

也有年輕人以閑置衣物、蠟染余料為原料,通過拼布、毛邊、壓線等工藝,將帶咖啡漬的棉T、牛仔碎片與傳統蠟染布巧妙融合,打造出兼具藝術感與環保理念的時裝。像這樣的舊衣改造,正在讓“丟棄”變成“傳遞”。
從社區的實用改造到時尚界的創意表達,舊衣改造不僅減少了衣物填埋焚燒帶來的碳排放,更讓環保理念通過具象化的作品深入人心。
記者 趙茜 文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