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1-17
□記者 王露 文圖
“七七,該預習明天的生字了!”以往聽到這句話,三年級學生七七總會皺起眉頭,掏出字典慢吞吞翻找,抄寫生字時也走神。如今,她一放學就催著媽媽說:“媽媽,快把漢字游戲打開,我要闖過今天的20字關卡!”

讓七七態度發生180度轉變的,是媽媽王女士用DeepSeek制作的漢字學習小游戲。這款把預習、學習、復習融入闖關的小游戲,不僅解決了三年級生字增多、聽寫常出錯的難題,更讓曾經枯燥的生字學習變得有趣。

“三年級語文生字量一下子上來了,聽寫時總出錯。”王女士無奈地說,之前讓七七查字典預習,過程太枯燥,孩子坐不住,效果也一般。反復抄寫的機械記憶方式缺少互動和趣味,七七對生字的認識總停留在表面,記不牢、用不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女士了解到可以用AI制作學習工具,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開始研究用DeepSeek制作。“操作其實很簡單,每個人都能做,就三步。”王女士向記者演示起來,“第一步,先找到課本上的寫字表,拍照就行,我每次選20個字,太多了AI容易偷懶,不會把所有字都放進游戲。”

第二步是關鍵,要給AI下達明確的提示詞。王女士打開手機里的筆記,上面記著她總結的提示詞:
你是專業Web開發專家,請基于我上傳的識字表,生成一個單文件index.html(含HTML/CSS/JS,離線可用)的漢字趣味學習小游戲,需滿足:
1.預習模式:按順序顯示漢字,給出3個相關聯的拼音讓用戶自己選擇,給出3個相關聯的偏旁部首讓用戶自行選擇。選擇錯誤給出紅框提示,選擇正確后,可進入下一個漢字。
2.學習模式:隨機顯示漢字,展示拼音、部首、筆畫數、3個簡單組詞及釋義,帶“我學會了”切換按鈕。
3.練習模式:每輪10題,包含“選拼音”“選部首”“選組詞”3種題型,即時反饋對錯并計分。
4.設計風格:可愛卡通,適配平板/電腦,無需外部依賴。
輸出完整代碼,確保核心功能可用。
“剛開始AI生成的游戲可能不全,解決辦法就是每次少選點字,多做幾個頁面。”王女士分享經驗,“也可以讓AI增加文字導入功能,雖然要導入拼音、偏旁、組詞等內容,但這些都能讓AI幫忙整理,有耐心就能做好。”
第三步更簡單,AI生成代碼后,下載文件用瀏覽器打開就行,也可以直接點擊運行按鈕。“第一次做好打開時,七七湊過來一看就挪不開眼了。”王女士笑著說,游戲里可愛的卡通界面、闖關升級的設置,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
如今,預習生字成了七七最期待的事。“我喜歡預習模式,猜拼音和偏旁像猜謎語一樣,錯了會有紅框提醒,對了就能進下一個,特有成就感。”七七一邊操作游戲一邊說。屏幕上出現“稻”字,她盯著3個拼音選項猶豫了一下,選中“dào”,頁面立刻跳轉到部首選擇,選對“禾木旁”后,彈出“恭喜進入下一關”提示,七七十分高興。
王女士介紹,用游戲學生字,預習速度快了不少。“以前查字典預習20個字要半個小時,現在玩游戲十幾分鐘就搞定,效果還不錯。”不過,王女士有自己的原則,復雜的字、七七猜錯的字,還是要查字典求證。“查字典的技能不能丟,游戲是輔助工具,要合理利用。”
讓王女士驚喜的是,七七對生字的掌握更扎實了。“游戲里反復考拼音、部首、組詞,知識點多出現幾次,孩子就記住了。”之前聽寫總出錯的“翠”“稻”“廊”等字,現在七七都能輕松寫對。當然,王女士也沒放松寫字練習:“游戲能幫著記字,但字跡和學校作業不能馬虎,該寫的還是要認真寫。”
現在,七七不僅自己玩,還把游戲推薦給同學。“我跟同桌說,我媽媽做的漢字游戲可好玩了,闖關就能學生字。”七七驕傲地說。王女士也把制作方法分享到家長群,不少家長嘗試后紛紛反饋:“原來學生字可以這么有趣,孩子再也不抵觸了。”
“其實不用懂編程,只要跟著步驟來,每個家長都能做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漢字學習游戲。”王女士說,AI工具讓學習變得更生動,也讓家長能更好地幫孩子解決學習難題。看著七七追著要“闖關”學漢字的樣子,她深深感受到,找對方法,枯燥的學習也能變成孩子喜歡的事。這種在玩中學、學中樂的方式,不僅讓孩子掌握了知識,更培養了主動學習的好習慣,這比什么都重要。
記者感言
采訪中,七七追著媽媽“加關卡”的模樣,讓人真切感受到趣味學習的魔力。曾幾何時,查字典、反復抄寫是生字學習的標配,枯燥的機械記憶讓孩子抵觸、讓家長焦慮。王女士用AI打造漢字游戲的嘗試,打破了傳統學習的局限。
不用復雜操作,5分鐘就能將課本生字變成闖關游戲,讓預習、學習、復習變得生動有趣。這不僅解決了三年級生字增多的學習難題,更讓孩子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AI工具的普及,讓家長不再是單純的監督者,而是孩子學習的“創意合伙人”。真正的教育智慧,從來不是強迫灌輸,是用巧思搭建橋梁,讓孩子在快樂中主動探索、收獲成長。 記者 王露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