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1-14
□黃國華

每個地方,都有一條屬于它的古老巷道;每個時代,都有屬于它最留戀的色彩;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內心里刻骨銘心的記憶。
老街宛若人們那布滿皺紋的臉,每個皺褶里都有一個故事,記載著一代代老街人兒時的頑皮、少時的夢想,還有老街里點點滴滴的變遷。
或許,每個在翟店生活的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種道不出的老街情懷。無論寬闊的幾條新街如何新潮繁華,不變的是記憶中的老街道。
這是一條流光溢彩的老街,一條商業繁榮的老街;這是一條謎一樣的老街,一條流淌著古韻古香的老街。在這條老街里流傳著近千年無法言盡的故事,在這條老街里演繹過悠久的輝煌歷史。
據傳在明初,由洪洞大槐樹下一批任姓人遷入此地,明太祖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更名為石龍鎮。(因山洪從稷王山沖下來大量石子,彎彎曲曲進入村中,好像一條長龍,故名。)明末時一翟姓人在街上開騾馬店,為使生意興隆,將石龍街改為翟店街。
歷史上,老街的商貿代代不衰,商號店鋪遍布街巷,貿易輻射全國各地,繁榮昌盛的狀況確實令古今人士贊嘆。
老街的繁榮和發展源于明初木業、藥業、布業、糧食、運輸等。明洪武年間,老街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商業中心,街上有京貨鋪、雜貨鋪、當鋪、鹽店、醋房、花店、糧行、肉鋪、飯館、紙鋪、石印、瓷器店、酒店等行業。
據考證,老街在明、清時期,就已有許多知名的磚雕藝人。稷山縣現存石雕立體畫《龍門圖》,是老街一富商家中的照壁,后被稷山縣博物館收藏。這塊石雕卓立如山,重巒疊嶂,河流急湍,古樹蒼松,山巖峭壁,栩栩如生。巧妙的構圖,精湛的雕刻,形象描繪出古代禹門黃河奔流的雄偉氣勢。
老街因商人而繁華,商人也因老街而不斷獲利。
明末清初,僅四行(糧、棉、藥、木)作坊就有25處,商號百余家。清代至民國,翟店老街就有四大藥鋪聞名秦晉豫。最早、最大的藥鋪是贊華堂,其次是太順正藥鋪和廣升高藥鋪、合盛慶藥鋪。藥鋪大都有莊客在外地采購藥材,有坐堂大夫。
據史料記載,1928年冬季,外鄉人潘姓醫生與徒弟任河山在老街東開設西醫診療所,并經營西藥。這是稷山最早的一家西醫醫療機構。到了1934年,潘醫生離開翟店之后,任河山(翟店鎮人)開始獨立經營這所醫療機構,改稱“天河診療所”。
還有一位西醫醫生,姓任名有慶,字廉卿,生于1891年,高小畢業后先是自學中醫。當時河津里望村(今歸萬榮縣管轄)有個西醫診療所,是河南人薛鴻斌主醫。任有慶于1930年冬季到里望村跟隨薛鴻斌學習西醫,并學會拔牙和鑲牙。次年秋天,任有慶與薛鴻斌一起遷往翟店鎮上,開辦西醫“華英醫院”。
老街遺留下來的門樓和明代城門洞成為翟店的標志,現存的清代、民國時期的民居,除了展示著它昔日與繁榮商埠的痕跡外,也反映出老街商人當時的生活品位。老街的民俗文化還有炕圍畫、剪紙、花鼓、布畫、鼓車、焰火等,民俗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與經濟的支撐分不開。
在老街提起翟店的“老字號”——鄧氏麻花,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鄧氏麻花源遠流長,從明代開始就馳名河東,在清代時成為皇宮貢品。一個個紙花店讓一個個外鄉人在老街扎了根,多少個餅子鋪就富了多少個老街人。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這條街至多也不過兩輛面包車那么寬。兩邊林立著高高低低的店鋪門面、花里胡哨的匾額和招牌,還有那叮叮鏘鏘不知是雜貨店還是鐵匠鋪里發出的聲音。
店鋪的臟水幾乎全部流到街上。特別是冬季下雪后,本就不算寬的街面常天潮濕,即使不落雨也時有一汪汪的水窩,當然也有泥濘。行人須得很小心地走過,免得把污水濺到自己或是別人身上。
偶爾碰到淘氣的孩童學騎自行車,不管前面有人沒人總是按著鈴鐺飛跑。那車輪下的泥濘便一齊飛將起來,專往人褲腳里鉆。故而,常在街上的人只要一聽到鈴鐺響,就趕緊靠近墻根或是躲進店鋪里,即便如此,也難免濺幾滴泥巴于褲腳上。
若是邊坡一帶的女人逛街,傻愣愣地望著這膠皮轱轆的自行車從泥水里軋過,卻并不陷進去,便深深地詫異了,心想這也就是翟店的街了。至于濺到身上的泥巴,那倒未必介意——它恰是逛街的標志,回到村里,盡可以向人炫耀。
20世紀90年代,街道上出現了4個輪子的汽車。再后來汽車多了,老街常常發生堵塞。人們說,這老街還需要加寬。顯然那狹窄的街面是無論如何也不行的了。于是,街道有了第一次的拓寬。許多店鋪不得不忍痛往里縮一縮,讓小汽車得以通過,旁邊還可以走行人。
時光荏苒,歲月流逝,如今的老街已經在歷史的長河中,變成一道別樣的風景。
漫步在老街,這里的每一條小巷,每一個店鋪都蘊藏著一個動人的傳說。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走過河東大商賈王璋,走過經營西藥大夫任河山、潘先生,走過翻砂匠冉生甫,走過開設紙局的原任令……他們來過,走過,在這條老街里留下了他們的身影,也留下了他們的故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