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流感季,預防要趁早

來源:運城日報 時間:2025-10-31

頭痛發燒、喉嚨痛、肩膀痛、腰背痛、全身酸痛……最近的朋友圈里充斥著各種“中招”體驗,似乎是冬天悄悄按下了“感冒模式”的啟動鍵!

10月26日,在中心城區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接種門診,前來咨詢、接種的市民絡繹不絕,老人、兒童等重點人群成為接種的主力軍。一大早,市民張蕊早早地就來到了接種點,今年已是她和孩子接種流感疫苗的第五年。

近期,全市多地氣溫驟降,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季節。國家流感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我國多個省份流感活動呈現上升趨勢,部分地區甲型H3N2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有所增加。面對這一季節性病毒威脅,人們應當注意什么、如何科學應對?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部部長趙俊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示,隨著氣溫持續走低,今年流感流行季到來,公眾應盡早接種疫苗、做好日常防護,筑牢健康屏障。

今年毒株有變化

在市婦幼兒童保健院,一名9歲女童正在輸液。她10月19日開始出現發燒、咳嗽和喉嚨痛,10月21日到醫院急診室求醫,她的鼻咽拭子樣本經化驗后,證實為甲型流感呈陽性反應,臨床診斷為甲型流感,留院治療,目前情況穩定。

“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容易在群體間傳播流行,影響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趙俊霞說,根據中國疾控中心最新流感監測周報顯示,目前我國北方省份流感活動已呈現明顯上升態勢。今年流行毒株與去年不同,去年主導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經被今年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取代。

趙俊霞分析,今年流感季提前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今年秋季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為流感病毒提供了更適宜的生存環境,延長了病毒存活時間。另一方面,換季期間人體免疫力降低,部分人群疊加過敏性鼻炎導致的鼻黏膜受損,進一步降低了對病毒的抵抗力,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她還介紹,這兩年的流行毒株雖然不同,但都屬于甲型流感。H1N1和H3N2的臨床表現相近,根據個體不同,可能會出現高熱、咳嗽、咽痛、流涕、肌肉酸痛等表現,大家無須恐慌。

“每到流感季節,總有人問:我年輕是不是就不容易得流感?多吃點維生素C能預防流感嗎?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打?”趙俊霞說,關于流感的認識和防護,許多人仍存在一些誤區。這些誤區不僅影響個人的健康,還可能對公共衛生安全造成隱患。她列舉了人們容易陷入的一些常見流感誤區,提醒大家避坑。

流感就是普通感冒。流感和普通感冒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癥狀較輕,傳染性較弱。而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癥狀嚴重,包括高熱、頭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癥狀,且易引發并發癥,如肺炎、心肌炎等,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老人、兒童、孕婦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流感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后果。

流感好了就不會再得。流感病毒有多種類型和亞型,感染一種流感病毒后獲得的免疫力對其他類型的病毒無效。而且,流感病毒容易變異,即使曾經感染過某種流感病毒,也可能再次感染新的變種。因此,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和做好日常防護非常重要。

戴口罩沒有用。戴口罩是預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流感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擋飛沫,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特別是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戴口罩是保護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手段。

發熱的流感患者才有傳染性。流感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都具有傳染性。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如打噴嚏、咳嗽等,也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傳播。因此,即使不發熱,流感患者也可能傳播病毒。

流感疫苗沒有用。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雖然流感病毒容易變異,但每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都會根據流行趨勢推薦適合的疫苗株,疫苗能夠顯著降低感染率和并發癥的發生。即使接種后仍感染流感,癥狀通常也會較輕,恢復更快。

年輕人身體好不易得流感。不少人認為“只有老年人和小孩才容易得流感”,自己年輕、免疫力強,沒必要擔心。事實上,所有年齡段人群都可能感染流感病毒。年輕人雖然大多能自愈,但他們往往是“傳播者”,可將病毒帶回家,傳染給老年人和孩子。

每年流感季節,都有健康年輕人因重癥流感而入院治療,甚至出現心肌炎、爆發性肺炎等嚴重并發癥。因此,防流感不是老年人的事,而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得了流感吃點抗生素就好。流感是病毒感染,而抗生素主要針對細菌。抗生素不僅對流感病毒無效,還可能引起耐藥性、腸道菌群紊亂、過敏反應等副作用。只有在醫生判斷出現繼發性細菌感染(如肺炎、鼻竇炎、中耳炎等)時,才可能聯合使用抗菌藥物。盲目自行用藥,不僅浪費錢,還可能掩蓋病情、延誤治療。因此,流感治療應以抗病毒藥物和對癥支持治療為主,而不是“抗生素萬能論”。

打了流感疫苗就無憂了。流感疫苗雖然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但并不能100%保證接種疫苗后就不患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疫苗毒株與流行毒株不匹配、疫苗效力下降等。因此,即使接種了疫苗,仍需注意防范流感。不過,只要接種了疫苗,即使得了流感,疾病嚴重程度一般也會較輕。

并發癥不容小覷

25歲的小周,工作強度高,不喜愛運動,還常熬夜。最近身體感覺乏力、肌肉酸痛、低熱、咳嗽等癥狀,幾天后病情加重,高燒40℃、咳嗽加劇、呼吸急促、胸痛、血氧飽和度低至75%。經詳細檢查,小周被確診為重癥流感合并肺炎,進而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幸運的是小周及時就醫,醫生診斷明確,積極治療后病情穩定。

“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盡管流感正式名稱為‘流行性感冒’,但不少人因名稱中的‘感冒’的字面意思而誤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在流行,從而放松警惕。”趙俊霞介紹道,事實上,流感絕非小病,可能引發嚴重并發癥,尤其對高風險人群,如老年人、兒童、孕婦及慢性病患者更為嚴重,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數情況下,流感會自行好轉,但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肺炎、腦膜炎、心肌炎等嚴重并發癥。趙俊霞介紹了流行性感冒如不及時治療可引發的發癥:

肺炎。細菌性肺炎,流感后常見的繼發感染,癥狀包括高熱、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等;病毒性肺炎,由流感病毒直接引起,病情較重,可能導致呼吸衰竭。

心肌炎和心包炎。流感病毒可能引發心臟炎癥,表現為胸痛、心悸、呼吸困難等,嚴重時可導致心力衰竭。

中耳炎。兒童常見,表現為耳痛、發熱、聽力下降等。

腦炎和腦膜炎。流感病毒可能侵襲中樞神經系統,引發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癥狀。

肌炎和橫紋肌溶解。流感可能導致肌肉炎癥,表現為肌肉疼痛、無力,嚴重時可能引發腎功能衰竭。

慢性疾病加重。流感可能加重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糖尿病等慢性病,增加住院和死亡風險。

記者了解到,流感可視為自限性疾病,輕癥患者可自愈。但趙俊霞建議,一旦出現疑似流感癥狀,不要自行服用流感特效藥和退燒藥。她說:“發熱可能由多種病因引起,盲目用藥可能掩蓋真實病情,建議及時到醫院明確診斷。”

提早防護很重要

“老大那個時候得過甲流,就覺得打上疫苗的話,可能會更好一點兒。年年打,打了五六年了,挺管用。”市民侯娟說,“兩個孩子都帶著來,一個孩子打了一針,反正我們自己也都打。”

在多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現,除了兒童接種群體,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主動加入流感疫苗接種隊伍,用科學方式抵御流感風險。77歲的市民薛慶德在去年接種了流感疫苗后,聽說今年流感毒株有變化,就趕緊來進行了接種。“年齡大了接種流感疫苗,對預防感冒有很大的作用。我去年打了一次,今年再來打一針,它的好處就是少感冒,如果感冒了能夠減輕癥狀,我感覺很好。”薛慶德說道。

“預防流感需要從接種疫苗、日常習慣、環境衛生、健康管理等多方面入手。”趙俊霞說,面對流感,預防總是勝于治療。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就可以幫助降低感染風險。

優先接種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流感病毒的傳播具有季節性,所以每年流感高峰出現的時間不一樣。”趙俊霞告訴記者,目前全市流感疫苗儲備充足,正值流感季,為達到良好的預防效果,建議市民們盡早接種,在流感高峰期來臨前形成有效保護免疫屏障。“流感作為季節性呼吸道傳染病,對全人群均有健康威脅。除‘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外,各年齡層市民也應積極參與接種。”趙俊霞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有多種流感疫苗,包括流感病毒滅活(裂解)疫苗(三價/四價,注射)、流感病毒滅活(亞單位)疫苗(三價/四價,注射)、流感病毒減毒活疫苗(三價,鼻噴)。

趙俊霞說,無須糾結該打哪種疫苗。“不同的流感疫苗,區別在于制作工藝和價格。相同之處在于都能預防今年大概率流行的毒株H3N2。”

有人擔心家中老人長期患有慢性病,不適合接種疫苗。趙俊霞解釋,在穩定期內的慢性病患者,更應該接種流感疫苗,避免感染流感病毒后引起更嚴重的病癥;若市民患有重大疾病、免疫缺陷或者說明書中規定不適宜接種的人群,則不建議接種。

另外,接種疫苗后,并不意味著絕無被感染的可能。“疫苗的防護力不是百分之百,但它能大幅降低感染風險,即便不幸中招,也能讓癥狀輕一些,至少可以預防大部分重癥的發生。”趙俊霞說,“流感疫苗只能預防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發燒、感冒等癥狀,有市民認為只要接種流感疫苗,就不會發燒感冒了,這是一個誤區,需要厘清。”

做好個人衛生。雙手是病毒的“搬運工”,勤洗手比吃一堆保健品更能防病。外出回家后需及時洗手,保持手部清潔;日常還應注意咳嗽禮儀,避免飛沫傳播;衣物、被褥等可定期暴曬,陽光中的紫外線有殺菌作用,或用熱水清洗。

科學佩戴口罩。流感病毒主要靠飛沫傳播,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就能把病毒噴出去。因此,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時,如公共交通、醫院、商場等,建議規范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風險。

保持通風換氣。在做好保暖的前提下,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是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每日開窗通風至少2次—3次,每次通風時間建議不少于半小時,減少室內病毒滋生。

保證充足睡眠。熬夜最傷正氣,長期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感冒、流感、口腔潰瘍、帶狀皰疹都會找上門。

保證營養均衡。保持規律飲食并保證營養均衡,通過增強自身免疫力抵御病毒侵襲。可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橙子、獼猴桃),增加免疫力;生姜、大蒜、蔥白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燉湯時加點;少吃油膩、辛辣、生冷的食物,會給身體添亂。

隨著秋冬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來臨,專家呼吁公眾增強防病意識,科學、理性應對,共同守護呼吸道健康。

(本報記者 魏 濛)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