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河東沃土育精品——稷山板棗、絳縣山楂榮登“國字號”精品培育榜實現運城農業品牌新跨越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0-20

記者 王新欣

10月10日,農業農村部公示2025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全國94個區域公用品牌入圍,其中運城市稷山板棗、絳縣山楂雙雙入選。這是繼2022年萬榮蘋果入選后,運城農業品牌建設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在全省5個入選品牌中,運城獨占兩席;在全省9個歷次入選品牌中,運城已占3席,展現出運城農業品牌建設的豐碩成果和強勁勢頭。

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實施農業“特”“優”戰略的持續努力,是萬千農民辛勤耕耘的汗水結晶,更是運城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體現。

“地方特產”邁入“國字號精品”

眼下,在絳縣南樊鎮,道路兩旁隨處可見成片的山楂林,紅彤彤的山楂果壓彎枝頭,在秋日里顯得格外誘人。

記者走進一片山楂地,目之所及皆是色澤紅艷、又大又飽滿的山楂。絳縣山楂不僅好看,更加好吃,這主要歸功于獨特的自然條件。“七山二嶺一分川”的地貌特征形成了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通風透光好的小氣候。較大的晝夜溫差有利于山楂糖分和風味物質的積累,而充足的光照則保證了果實的色澤和營養。此外,絳縣的土壤多為丘陵褐土,富含多種礦物質,為山楂的生長提供了獨特的物質基礎。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絳縣山楂“果大、色澤鮮紅、酸中帶甜、果肉細膩”的獨特口感。

“我們這里的山楂,從種植到銷售,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標準。”種植大戶曹隨明告訴記者,“什么時候施肥、什么時候疏果、什么時候采收,都有明確的要求。”

絳縣山楂能夠入選全國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與其嚴格的質量管控體系密不可分。當地農民的種植經驗,結合現代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如綠色防控、標準化生產),使得絳縣山楂的品質得以不斷優化和穩定,為其品牌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絳縣農業農村局名優中心主任郝新來介紹,絳縣山楂種植面積已達10萬畝,畝產值高達1.5萬元,遠高于許多傳統農作物,證明了其經濟價值和發展潛力,也符合了“優中選優、效益突出”的培育要求。此外,絳縣山楂品牌價值高達4.29億元,有相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具備了良好的市場基礎。目前,絳縣山楂及其加工品不僅暢銷全國,還憑借其優良品質遠銷至東南亞、歐美等地,具備了國際影響力。

“此前,絳縣山楂就已經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名特優新農產品、綠色食品、圳品等榮譽,還多次在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等國家級展會上獲得金獎或暢銷產品獎。本次入選全國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是其獲得的又一頂國家級桂冠,是其品種、品質、品牌和效益綜合實力的體現,是對其過去成績的肯定,也是未來發展的新起點。”絳縣特色農產品發展協會會長董建紅說。

不僅如此,絳縣山楂已經擺脫了單純售賣鮮果的初級模式,形成了從種植、加工到銷售、農文旅融合的完整產業鏈。不僅有規模化、標準化的種植基地,還有山楂糕、山楂片、果脯、山楂果汁、山楂果醬等農副產品;不僅通過電商平臺、直播帶貨、農超對接、出口貿易等多渠道銷售山楂,更是通過開發“山楂采摘節”“山楂花觀賞”等鄉村旅游項目,實現“農業+旅游”的融合發展,提升品牌文化內涵和綜合效益。

接下來,絳縣農業農村局將會從強化品質管控、深化精深加工、講好品牌故事、推動數字化轉型、促進三產深度融合等方面持續發力,助力絳縣山楂從“地方特產”邁入“國字號精品”的全新發展階段。

全面提升產業綜合效益

金秋時節,在稷山縣國家板棗公園內,一顆顆紅彤彤的板棗綴滿枝頭,游人徜徉在千年棗林中,淡淡的芳香、清新的空氣,讓人備感舒適愜意。

稷山國家板棗公園是山西唯一的林木專類公園,園內17500株千年古棗樹依然枝繁葉茂,這片世界吉尼斯認證的“中國最大的千年古棗樹群”,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歷史的見證。

“稷山板棗的栽植歷史可追溯至夏商時期,至今已有3800年。漢代時形成種植規模,三國時期更被魏文帝曹丕定為‘御棗’,專供皇家享用。”稷山縣棗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賀寧杰說,“稷山縣地處黃土高原腹地,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候干燥,土壤為中性至微堿性,這些都為棗樹生長與糖分積累提供了絕佳環境。”

之所以能入選此次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離不開稷山板棗的高品質。稷山板棗以“皮薄、肉厚、核小”聞名,果實呈扁圓形、上寬下窄。鮮棗皮為紫紅色、肉呈白綠色,含糖量約35%;經自然陰干后,色澤變為黑紅色或紫褐色,含糖量飆升至75%左右,可拉出金黃亮絲,口感甘美且帶有特殊芳香,可食率達96%。2019年4月,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測試中心(北京)的對比檢測顯示,稷山板棗含12種其他紅棗沒有的獨特物質,賦予其濃郁獨特的香氣和口感。

據賀寧杰介紹,稷山縣板棗栽植面積達15.3萬畝,年產鮮棗6000萬公斤,產品暢銷24個省、市及部分東南亞國家,年產值達10億元。

不僅如此,稷山板棗的品牌價值評估為100.23億元,曾獲中國農交會金獎、地理標志產品大賽金獎等榮譽。2005年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7年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20年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2024年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名單。

目前,稷山縣已構建“種植—采收—烘干—儲藏—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培育了集板棗科技示范種植、冷藏保鮮、科研開發、規模加工、包裝銷售于一體的綜合型加工企業。同時,積極推動產品深加工,開發出棗酒、棗茶、棗醋等衍生品,顯著提升了產品附加值。

“入選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后,稷山板棗的品牌影響力與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為產業品牌化、精品化發展奠定基礎。下一步,稷山縣將重點推進三項工作,一是加強板棗產業標準化生產,保障產品品質穩定;二是深入挖掘板棗文化內涵,強化品牌宣傳推廣;三是推動板棗產業與旅游、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產業綜合效益。”賀寧杰說道。

初步形成運城農業品牌目錄體系

“2022年,萬榮蘋果入選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這次稷山板棗和絳縣山楂同時入選,占到全省的五分之二。目前全省共有9個,運城占3個。”市名優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站站長郭益鴻說。

據介紹,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是農業農村部于2022年啟動實施的國家級農業品牌建設專項行動,根據產業規模、品牌基礎、市場消費和國內外影響力等要素,分品類、分梯次、分年度培育一批高水平的農業品牌,旨在破解我國農業品牌“多而不精、大而不強”的痛點,通過系統培育、精準施策,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農業品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該計劃以2022-2025年為實施周期,是我國農業品牌建設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型的關鍵抓手。

“入選后,品牌影響力擴大,國家級農業品牌的標簽是金字招牌,將直接提升絳縣山楂和稷山板棗的市場認可度和品牌附加值,帶動產地收購價和終端售價上漲;市場渠道拓寬,將獲得更多來自高端市場、大型商超和國際貿易商的青睞,銷售渠道將進一步擴大;更易獲得國家和地方在宣傳推廣、技術升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稷山板棗和絳縣山楂作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可以起到典型示范作用,以點帶面,推動農業精品從重點培育到全面開花,將極大提振當地政府、企業和農戶的信心,促進整個產業鏈的整合與升級。”郭益鴻笑著說。

根據市名優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站提供的數據顯示,除萬榮蘋果、稷山板棗、絳縣山楂入選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外,在品牌認證培育方面,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有效期內綠色有機農產品233個、圳品117個、良好農業規范26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56個,分別占全省的10%、34%、81%、32%,品牌總數穩居全省第一。

在這一基礎上,我市聚焦重點,推動運城蘋果、臨猗蘋果、萬榮蘋果多次入選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百強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品牌價值超億元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已達7個,分別是運城蘋果、臨猗蘋果、芮城蘋果、夏縣西瓜、絳縣山楂、絳縣大櫻桃、萬榮蘋果,超億元產品數量占全省的55%。

經過多年培育,運城農業品牌目錄體系已初步形成。我市建立了以“運農優品”市域品牌為統領,縣域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為支撐的品牌目錄體系,形成了品牌聚合優勢。

農業品牌建設的深入推進,為運城農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品牌溢價效應逐步顯現,農產品價格穩步提升,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更重要的是,品牌建設倒逼農業生產標準化、規范化水平提升。越來越多的農業經營主體開始重視產品質量,加強全過程管控,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變。

從萬榮蘋果到稷山板棗、絳縣山楂,運城農業品牌的一次次突破,印證著這片古老土地上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堅實步伐。隨著品牌效應的持續釋放,運城農業正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必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