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2025-09-17

運城工藝美術館展出的“長命富貴”鎖 記者 劉亞 攝
束維 何詠詩
中國人對于“福”字的喜愛,不僅只對年節,還沁入日常生活中。鎖作為古時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物,自然也成為“福”文化的縮影。中國古鎖歷經千年,不僅保護珍貴的物件,還承載著對美好生活的企盼與祝愿。
長命鎖也叫“寄命鎖”,它是明清時兒童脖子上的一種裝飾物。相傳佩戴這種飾物,會避邪去災,意為“鎖住生命”。古代兒童從出生不久起,就掛上了這種飾物,以保平安。
這些長命鎖多為白銀打制,其造型多被做成鎖狀,有長體形、如意狀的,在鎖上鏨有“長命富貴”“長命百歲”“文王百子”“福壽萬年”“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等吉祥文字,有的上面還刻著壽桃、蝙蝠、金魚和蓮花等吉祥圖案。
長命鎖在明清時期的漢族地區十分流行。從造型到裝飾都富于巧思,長命鎖給人感受最多的卻是一種超越“長命百歲”具體形式的人生理想和生命情懷。從更多的意義上講,這是人們對生命延續的一種渴望,對造福子孫的一種祈禱,是具有傳統特色的民俗文化。
(《佛山日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