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9-15
水管破裂店鋪被淹,道路施工無法營業……這些曾讓個體工商戶束手無策的經營風險,如今在河津有了“兜底方案”。
2023年9月全省推行“惠商保”以來,河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場監管部門督促落實,保險機構著力推進,工作效果顯著。
目前,在省、市、縣三級財政資金的支持下,河津市35267戶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實現應保盡保。據統計,河津市“惠商保”已累計賠付400余戶,總金額達870余萬元。
店鋪遭遇水淹,賠
“趕緊過來,你店里被水淹了!”
7月28日清晨,河津市個體工商戶劉敏被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驚醒。電話那頭傳來朋友焦急的喊聲。她在中興東路經營內衣店已有9年,從沒想過意外會以這種方式降臨。
僅僅幾分鐘,劉敏就沖到了店門口。眼前的景象讓她心頭一沉:水已經從店內漫至人行道,卷閘門一開,積水嘩嘩涌出,積水順著一樓吊頂四周成股流下,地面積水深及小腿。
“全是品牌內衣,一件都好幾百,這下全泡湯了。”采訪時,她回憶起那一幕,依然眉頭緊鎖。
事發前一晚11點劉敏才離店回家,沒想到深夜二樓的衛生間水管會突然爆裂,一夜之間,店鋪淪為“水簾洞”。她艱難爬上二樓關閉水源,狼藉之中,忽然想起不久前有人上門宣傳過一款保險,專門保障個體戶的經營意外情況。抱著一絲希望,她撥通了河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電話。
沒多久,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確認“惠商保”可賠償此次損失后,劉敏終于稍稍松了一口氣:“聽到‘管呢’,我心里才踏實點,總算能定下心來收拾殘局。”
泡水的品牌內衣只能以每件10元低價處理,店內的貨架、裝飾、吊頂等嚴重受損,全部算下來,此次意外總損失四五十萬元。
重新進貨,買貨架,裝修……劉敏迅速啟動“災后重建”。8月12日,店鋪裝修完畢;3天后,9萬元保險賠付款就打到了她的賬上。
“我們個體戶本小利薄,一年也掙不了多少。如果沒有保險兜底,我這店恐怕真開不下去了。”劉敏感慨道。盡管她坦言“至今偶爾還會夢見那水聲,后怕不已”,但政府的及時援助給了她繼續經營的信心和底氣,“有了這么大的支持,我沒有理由不把店好好開下去”。
河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主體發展服務股股長潘樂表示:“個體工商戶抗風險能力普遍較弱,關鍵時刻的政策幫扶能有效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避免因意外退出市場。”
道路封閉施工,賠
去年8月30日,河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發布通告,因雨污分流及道路改造自9月2日起對敬賢街沿線道路實施封閉施工。一紙“封路令”,讓沿街商戶猝不及防。
距離十字路口不遠處的“江小院”農家樂,是師一達一家老小的生計所在。這座由二層住宅小院改造而成的飯店,主打家常菜,師一達夫妻及其父母既是老板又是店員。路封之后,道路兩側僅留出不足一米的通道,別說汽車,連電動自行車都難以進出。
“出行不方便,生意基本就停了。”師一達語氣中透著無奈。連續幾個月,小院的煙囪再未冒過煙。
同樣受影響的還有“江小院”旁邊經營油糕攤的房珍。她和兒媳婦租了兩間門面,靠一口油鍋維持生計。封路期間,她炸好油糕放進保溫盒中,再搬張桌子,到街口售賣。雖然她們強行繼續營業,卻舉步維艱,生意一落千丈。
“一年一萬多的房租照交,生意不好心里慌啊。”房珍的話道出了眾多商戶的心聲。
轉機來自于他們此前并沒有特別留意的政策——“惠商保”。潘樂回憶:“我們之前專門進行過入戶宣傳,很多商戶都有印象。因封路停業后,有的商戶沒事,隔段時間就來局里打聽進展,盼著早日解封、獲得補付。”
理解商戶的實際困難,建設部門加緊施工,最終將原定5個月的工期壓縮至4個月,提前一個月恢復通車。道路開通后,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督促保險機構啟動理賠,迅速為13家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兌付賠款,總計24.6萬元。

道路改造之后,房珍的油糕攤生意更好了。
采訪時,房珍正在門口炸油糕,攤位前幾名顧客在等候。“路封了做不成生意,政府還能賠錢給我們。沒想到,很滿意,很感激!”房珍笑容滿面。
如今,敬賢街已煥然一新:路面更寬、環境更好、停車更方便,人氣也更高了。一場封路帶來的影響,在“惠商保”政策的托底下平穩化解。
政府埋單 商戶受益
“惠商保”項目是我省在全國首創實施的扶持模式,通過省、市、縣三級財政按比例出資,為全省登記在冊且正常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提供保險保障,涵蓋持續經營、經營財產損失、從業人員人身傷亡、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四個險種,旨在破解個體工商戶“業態簡單、經營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的生存困境。
推行“惠商保”,個體工商戶無需辦理任何投保手續,自動參保,免費參保,“免申即享”。2024年11月,“惠商保”項目被國務院督察組列入山西三項典型經驗做法之一,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
“政府財政出錢幫個體工商戶買保險,商戶不用掏一分錢就多了一份保障,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還有人不愿意?”盡管政策聽起來很誘人,但真正推動落地,卻遠沒有想象中那樣輕松。
入戶宣傳時,不少商戶一聽是保險,就本能地排斥,往往敷衍一句“材料放下我有空再看”,其實轉身就扔了。為打破信任壁壘,河津市市場監管局聯合保險機構組成宣傳小隊,深入餐飲、零售、農貿市場等個體戶密集區域,入戶走訪、耐心講解。
“人教人,很費勁;事教人,一次就夠。”潘樂說,“只要一條街有一戶獲得過賠付,整條街的商戶態度立馬就不一樣了。”隨著賠付案例的增多,商戶對“惠商保”的接受度和信任感明顯提升,現在進入第三個保險年度,宣傳工作的阻力小多了。
在落實“惠商保”政策中,河津市市場監管局不僅在所屬各所設立專門咨詢窗口,還推動“惠商保”App注冊使用,進一步提升服務便捷度。與此同時,他們還積極協調財政、住建、交通等部門,打通理賠綠色通道,確保賠付響應及時、到位。
“政府出錢抗風險,我們經營起來心里更踏實了。”一名獲得理賠的餐飲店主表示,“這是實打實的支持。”
如今在河津,越來越多的個體工商戶感受到“惠商保”帶來的安全感。這一政策不僅緩解了他們的經營壓力,更傳遞出政府助力小微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明確信號。風險兜得住,商戶才能更安心地闖市場。
記者 陳永年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