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9-05
□郭云鴿
七八年前,我因工作調動進入鹽湖區一所頗具特色的學校任職。學校地處舜帝陵附近,因地制宜把德孝文化教育作為自己的辦學特色,并將歌曲《中華孝道》作為校歌。
慚愧的是,在此之前,我沒有聽過這首大名鼎鼎的歌曲。剛踏進校門那天,學校正熱火朝天地為即將到來的10周年校慶做準備,重點節目便是老師們的校歌大合唱。我真真切切第一次聽,當那動聽的旋律響起來,當那深情的歌詞唱出來,我猝不及防濕了眼眶……
那幾天,這首歌的歌詞像魔法一樣控制了我的情緒。我不斷追問自己,到底歌詞里的哪句話擊中了我的內心呢?
是“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嗎?這句話似乎太尋常了,經常掛在人們的嘴邊。但因為我常以“孝女”自居,在贍養老人上付出較多,個中滋味細說起來也是一把辛酸淚,被這句歌詞引出眼淚也不是不可能。
是那句“血脈流不斷,山河歲歲新”嗎?剛聽到這句歌詞的時候,一股熱淚涌上眼眶:原來每一個普通老百姓用心守候的小家庭,才是這個社會最強大的根基呀!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斷、延續至今的古文明,我想除了因為中華文明具有極大的包容性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華文明中獨特的孝文化。有了孝文化的綿延不斷,才有了無數家庭的欣欣向榮,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沒有家庭的和睦哪有社會的和諧?
是那句“枝繁葉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嗎?是啊,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從來就不是非得高大上,它其實很接地氣,首先就是實實在在的親情!不愛家如何愛國?所以中國歷代的治國方針都是孝字當頭,“忠臣孝子”的古訓傳了幾千年。在中國,最遭人唾棄的一類人便是“不孝子”,人們稱之為“喪盡天良”,這樣的人,即便他有錢有權,也得不到人們真正的尊重,更交不到真心的朋友。因為人們會很自然地認為,一個連父母都不能善待的人,又怎么會善待朋友。
想到這里,我忽然釋然了。德孝文化,其實就是這樣一種能觸動人心底最柔軟部分的力量。它讓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依舊懂得感恩與回報。
也許我無法成為一個時刻保持理性的人,但我愿意永遠做一個心懷德孝、有情有義的人。因為我深知,正是這份流淌在血脈中的文化基因,讓我們成了有根、有魂的中國人。
附:《中華孝道》歌詞
百善孝為先
孝敬是根本
天地恩情永難忘
心中扎下根
血脈流不斷
山河歲歲新
中華孝道是美德
傳給后來人
祖先留下傳家寶名字叫孝順
多少年多少代溫暖過冬與春
它沿著歲月走烙下中國印
風風雨雨五千年從古傳到今
祖先留下一句話講的是孝順
多少情多少愛交給了兒和孫
它順著血脈流滾燙赤子心
枝繁葉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