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9-03
“以前這宴會廳總閑著,現在招標承包出去,不光村集體有錢了,還能修路,真是辦了件大好事!”8月29日,新絳縣北張鎮馬首官莊村的村民們看著村務公示欄里民俗宴會廳的承包信息和首筆承包費的使用計劃你一言我一語。
據悉,這座讓村民們牽掛的民俗宴會廳,是2023年村“兩委”投資30萬元建起的。其原本為村民辦紅白事、搞文藝演出提供方便,可投入使用后卻漸漸“冷”了下來。
“平時少有人用,維護也跟不上,好好的資產就這么‘躺’著。”北張鎮紀委在日常監督時發現這個問題,既心疼集體資產“沉睡”,又擔心可能出現管理漏洞,造成資產流失。
“得讓集體資產‘活’起來,但絕不能在‘盤活’時出現廉政問題。”北張鎮紀委當即和該村村“兩委”對接。一邊催著村干部挨家挨戶問意見、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嘮”想法,確保每一步都順著村民的意愿走;一邊盯著“招標發包”這個關鍵環節,提前梳理出“信息不公開”“藏著掖著搞內定”等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趕在招標前拿出了一份詳細的監督方案,把招標流程、審核資質等關鍵點標得清清楚楚。
招標時,該鎮紀委工作人員全程“盯場”。信息剛一發布,他們就去村口公告欄、村民微信群里查了個遍;幾家報名的競標戶交了材料,他們立馬拉著鎮農經站的人一起核實,就為了堵死“關系戶”鉆空子的路;到了投標現場時,他們又搬著小板凳坐前排,誰報了多少價、唱標時對不對得上數,一筆一筆都記在本子上。三輪投標,全程公開透明,村民張某憑著合理報價中了標,在場的人沒一個有異議。
中標不是結束。該鎮紀委又幫著該村搭了“雙層監管”的架子:讓黨員代表、村民監督員組成專項監督小組,盯著承包費一分不少進了村集體賬戶,誰也別想私自挪用。眼下,首筆1萬元承包費已經穩穩當當入賬,村集體拿著這筆錢計劃維修村里破損的主干道,方案也通過了村民代表大會的關,就等著開工了。
(本報特約通訊員 衛世新 通訊員 孫立民)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