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西賽區決賽我市獲得3個一等獎

“雙創”成果何以集中井噴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9-01

近日,山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西賽區獲獎名單,我市企業表現突出,共獲3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和2個三等獎,獲獎質量和總數均居全省前列。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3個一等獎獲得者均來自“晉創谷·運城”(運開區)創新驅動中心。這一成績不僅反映出我市科技創新能力的顯著提升,也體現出創新平臺對企業成長的有力支撐。

市科技局副局長寧謙祥說:“3家企業斬獲省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是‘晉創谷?運城’創新驅動平臺運營成果的有力證明,更是我市科技創新活力的生動體現。我們將繼續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平臺服務功能,讓更多創新企業在‘晉創谷?運城’茁壯成長,共同為運城打造區域創新高地貢獻力量。”

創新創業成果集中井噴,說明我市的創新生態正在發生哪些變化?“晉創谷”作為區域性創新驅動平臺,如何賦能企業實現技術突破與賽道卡位?企業與平臺之間又形成了怎樣的良性互動?記者近日進行了深入走訪。

位于“晉創谷·運城”運開區創新驅動中心四層的眾創空間,給創業者提供了“拎包入駐”的創業起點。

細分賽道卡位“頭部”

在運城市恩光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恩光科技)的產品展廳,一塊實時跳動數據的大屏醒目地展示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VDTS生命數據追蹤系統。

超過10萬名用戶同時在線,最新檢測、異常報警、健康報告等數據不斷更新。這家聚焦AI可穿戴健康設備的企業,正憑借其技術縱深與快速響應能力,在激烈競爭中卡位細分賽道“頭部”。

VDTS系統融合高精度傳感器、AI算法與大數據分析,通過智能穿戴設備持續采集使用者血壓、血氧、心率、體溫、睡眠、運動等生命體征數據,實現對用戶健康的全天候監測與智能管理。

公司副總經理文建英向記者對比了展示臺上的兩代產品:“左邊是去年的款式,SOS功能尚需用戶人工觸發,而今年的新款已實現系統實時監測、自動觸發。”在他身后,三層產品陳列架上擺放著二三十款各式手表,記錄著恩光科技自進入該賽道以來的快速迭代歷程。

“這當中很多還未量產就被淘汰了。”文建英坦言,“一款產品研發周期通常達一年半,有些是因為技術缺陷而終止,有些則因競品搶先上市胎死腹中。”

可穿戴健康設備領域競爭激烈,華為、小米等科技巨頭與相關專業醫療設備企業均已布局。但恩光科技仍信心滿滿:“全系配備SOS緊急按鈕、自建大數據系統、24小時人工客服響應——在這個重視連續監測、即時服務、專業支持的細分賽道,我們是妥妥的頭部企業。”

走進客戶服務中心,“您有新的報警信息”的提示音不時響起。一名正根據系統預警撥打用戶電話的客服人員說:“系統監測到用戶心率異常,已升至每分鐘124次,需要人工確認用戶狀態。”

在“晉創谷?運城”,恩光科技享受了涵蓋場地減免、研發補貼、貸款貼息等在內的“政策大禮包”,為企業節省了大量運營成本,跨區域通用的“科技創新券”補貼也為企業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科研合作提供了便利。

讓文建英滿意還有高效的政務服務:“有時電話里講不清楚,工作人員便會直接帶著文件上門解讀,講到上午11點半連飯都不肯吃就走了。這讓我既感到欽佩,又覺得有點失禮。”

資源對接是“晉創谷?運城”的一大優勢。在“晉創谷·運城”運開區創新驅動中心推動下,恩光科技與西安交通大學共建物聯網數字健康研究院,已開發出獲國家軟件著作權的中醫脈診系統,以及填補國內空白的“AI智能高危急救穿戴設備”。如今,企業在晉創谷·運城又有了新的發展空間,用于建設專業實驗室、大數據預警中心及小批量生產線,為進一步研發與產能提升奠定基礎。

此次榮獲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進一步提振了公司上下的信心。目前,公司正攻關“無創測血糖”新技術,據稱已進入最后的突破階段,預計年底可推出原型機——一旦成功,將會攪動一個百億級的市場。

運城市恩光科技有限公司精工智造中心員工在生產可穿戴健康設備。

明星企業有了“新窗口”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創新創業大賽中,山西新鑫弘電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鑫弘)憑借“煤礦智能通風監控系統”項目摘得一等獎。這家從風機配套領域一步步走出的本土明星企業,正以系統集成者的新身份,占據產業鏈的關鍵節點。

運城的風機產品曾占據全國市場70%以上,新鑫弘的成長與之緊密相連。

2012年,公司以高低壓電控設備供應商身份切入風機配套領域;2018年左右,為響應煤礦智能化改造需求,開始組建軟件團隊,業務從“硬件”向“軟件”拓展;2023年,成功突破關鍵技術,自主研發的煤礦智能通風監控系統正式落地。由此,新鑫弘成為全省唯一專注礦井智能通風監控系統的生產廠家。

“過去我們為風機廠做配套,如今風機成了我們系統中的組成部分。”新鑫弘智能通風研究院院長張登崤說。從部件供應商到系統整合者,新鑫弘實現了產業鏈角色的根本轉變。

煤礦通風系統被稱作“礦井第一系統”,其核心任務在于按需供風、合理分風。然而,我國多數煤炭企業仍沿用相對滯后的通風設備與控制方式,系統仍高度依賴人工判斷,監測數據未能充分發揮價值,難以實現實時智能調控。

這正是新鑫弘瞄準的市場痛點。煤塵、水、火、瓦斯和頂板事故被合稱為“煤礦五大災害”,其中三項與通風密切相關。

“只有一個測得準、算得準、分得準、供得準的通風系統,才能真正保障礦井安全。”張登崤表示,該公司開發的智能通風系統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對通風設備、環境數據與人員活動的全面感知與智能控制,實現異常自動診斷、預警與調控,可顯著提升煤礦安全水平和運行效率。

談及此次獲獎,張登崤認為根本原因在于公司堅持“系統創新、全員創新”的理念——創新不只體現在產品研發中,也延伸至營銷模式。除了傳統銷售模式,新鑫弘創新性推出了技術服務模式:由企業承擔智能通風系統建設投入,按服務年限向客戶收取運維費用。這一轉變既增強了產品競爭力,也降低了用戶使用門檻,市場反響良好。

如今,這家一向低調、專注技術研發的企業,正悄然打開一扇面向更廣闊市場的“新窗口”。在“晉創谷·運城”運開區創新驅動中心,企業新設立的辦公場所已進入最后的布置階段。“地毯已經鋪好,家具很快就會進場。”張登崤說,“這里環境優越、服務集成、對接便利,我們計劃將研發團隊先行入駐,把這里打造成企業創新與展示的新平臺。”

從配套到系統、從產品到模式、從埋頭研發到主動展示,新鑫弘的轉型之路,正成為“晉創谷”培育新質生產力、助推企業升級的一個縮影。

眾創空間里的獲獎者

在“晉創谷·運城”運開區創新驅動中心四層,眾創空間靜候著每一個懷揣夢想的初創團隊。

開放式工位排列整齊,辦公家具現代簡約,區域劃分科學明晰——這里不僅環境舒適,更是一個真正“拎包入駐”的創業起點。眾多初創企業從這里出發,經歷孵化與成長,最終有望像新鑫弘、恩光科技等成熟企業一樣,在這棟大樓乃至更廣闊的市場中,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久前在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西賽區決賽中獲得一等獎的“風力發電機滅火無人機”項目,其研發者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機惠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新機惠),就是從這里走出來的。

“晉創谷?運城”聚焦企業成長全周期需求,提供從創意孵化到市場拓展的“一站式”服務。總面積8772.9平方米的“晉創谷·運城”運開區創新驅動中心,從空間設計上就體現出清晰的產業培育邏輯:

首層是“11+N”綜合服務大廳,政務、金融、法律等11類基礎服務一站式提供;二層聚焦“產學研用”協同,設有開放式科創實驗檢測中心和供需匹配中心;三層是創新交流中樞,配備多種規格的會議與展示空間;四層即智慧眾創空間,專為初創團隊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創業環境;五層至九層則留給加速成長和產業集聚的科技企業。

“整棟大樓,完整勾勒出‘初創—孵化—加速—集聚’的企業成長路徑。通過物理空間與功能模塊的精準匹配,力爭實現創新要素‘一樓通達’。”“晉創谷·運城”運開區創新驅動中心運營方、山西中關村智酷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運城項目負責人王鵬稱,截至今年7月底,該中心已引進科技型企業30家、科創團隊2家,金融、法律、財稅等第三方服務機構10家,產業集群效應正加速形成。

位于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西新鑫弘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在進行機加作業。

  本欄圖片均由本報記者 金玉敏 攝

正是在這樣的平臺上,新機惠走到了山西賽區決賽的評委面前。

公司總經理張瀟演示的PPT上,列著一串醒目的數字:“截至2024年底,全國風力發電機超過1.76萬臺,每臺價值超千萬元。一旦發生火災,15分鐘內全損率超過90%。2024年全國風電火災事故50余起,直接經濟損失超10億元。”

令人警醒的數字背后,是風電行業長期存在的痛點:傳統消防車響應慢、揚程有限,無法應對120米以上的風機高度;風電場多地處偏遠或地形復雜區域,車輛難以快速抵達……面對風力發電機突發火情,傳統救援體系存在“夠不著、來不及、滅不全”的致命短板。

新機惠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全國首個200米級高空立體滅火系統。

該公司開發的專用滅火無人機可負載150公斤滅火劑,依托熱成像技術實現火點識別與精準撲救。該系統單次滅火成本較直升機滅火降低了92%,預計每年可為風電行業減少超10億元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這支核心成員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團隊,之所以落戶運城,正是得益于“晉創谷·運城”運營方的主動對接。

“我們構建了‘1+6+5+N’全鏈條科創服務體系,系統性賦能企業全生命周期成長。”王鵬表示,“其中的‘1’,即‘千校萬企’協同創新平臺,新機惠正是通過這一平臺被我們識別并引入的。”

所謂“1+6+5+N”,是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著力打造的創新服務機制:“1”即搭建“千校萬企”協同創新平臺,“6”即建設政務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產業供需匹配等六大服務中心,“5”指建立五類城市合伙人機制,“N”則指在各縣(市、區)設立科創服務網點、構建協同創新網絡。

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衛奇武說:“晉創谷不僅是物理載體,更是一個創新生態圈。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支持創新驅動中心建設,優化創新生態,完善服務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運城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能。”

本報記者 陳永年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