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9-01
面對今年夏季氣溫持續偏高、土壤失墑較快的形勢,運城市夾馬口引黃服務中心充分發揮抗旱保灌主力軍的作用,讓處于生長關鍵期的玉米等糧食作物和蘋果等經濟作物及時“喝”上黃河水,為奪取全年糧食穩產豐收提供堅強保障。截至8月27日,夾馬口引黃夏澆累計提水87天,累計提水量達到10063.17萬立方米。
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壓艙石”、維系生態平衡的“調節器”、促進鄉村振興的“動力源”,今年以來,夾馬口引黃以“打造綠色、高效和現代化引黃灌區樣板”為總定位,以建設惠民、節水、數字、生態“四型灌區”為總抓手,全面提升灌區服務保障能力。
“有了夾馬口灌區引來的‘致富水’,豐收就有了保障!”家住永濟市張營鎮的農民景國華正用黃河水澆灌自家的玉米地。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近年來,夾馬口引黃厚植為民情懷,打造供水安全可靠的惠民灌區。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頭等大事,本著“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統籌調度、上下聯動”的原則,統一安排好需水高峰期機組優化組合、水量輸配調度、安全應急值守等各項工作,實行“自下而上報用水需求、自上而下保水量供應”的供用水機制,確保灌區作物不受旱不減產,為灌區群眾提供水源可靠、水量足額、水質優良、水價合理的供水服務。
同時,聚焦節水優先,建設資源高效利用的節水灌區。把節水工程建設作為“硬節水”的關鍵舉措,開展重要站點、骨干渠道更新改造,有條件的地塊推行管道輸水,有效減少輸水損耗,持續改善骨干工程完好率和輸配水效率,大幅提高灌區供水保障能力和糧食生產能力;把灌溉用水管理作為“軟節水”的重要手段,遵循“四水四定”原則,對灌溉用水實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統籌滿足灌區群眾多樣化用水需求,通過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廣高效節水技術等舉措,加快形成“用水有償、多用多付、節水有獎、超用加價”的社會共識,穩步提升灌區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和年節水能力,讓黃河水引得進、澆得上、用起來集約高效。
此外,在生態保護方面,夾馬口引黃始終堅持生態底色,建設人水和諧共生的生態灌區。持續實施涑水河生態補水,改善涑水河入黃水質及沿線生態,統籌推進灌區水生態保護,將重要站點、骨干渠道打造成為兼具功能與美觀于一體的“輸水動脈”和“生態廊道”,與工程沿線黨委政府合力建設集通行、綠化、美化、濕地涵養于一體的水利景觀帶、沿黃生態帶、富民產業帶,扮靚灌區整體環境,展現引黃灌區“渠岸相連、田水相潤、水景相融、人水相親”的發展新貌。
接下來,夾馬口引黃將以更嚴標準管水、更實舉措護水、更高質量供水,將大型灌區對保障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地方經濟、改善流域生態的關鍵作用發揮到最大程度,真正實現灌區良性運行和農業節水增效“雙贏”目標。
(本報記者 王新欣)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