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9-01
“宏偉事業以奮斗筑基,美好未來靠拼搏繪就。”這句擲地有聲的話語,在中鋁山西新材料、中鋁山西鋁業的發展征程中,正從一個抽象的理念逐步演變為生動鮮活的實踐。該企業深刻踐行這一理念,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辛成鄭重提出的“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奮斗者寒心”的承諾,不僅彰顯出對企業未來發展高度負責的擔當精神,更構建起“職工成為企業發展主角”這一管理理念的內核。
近兩年來,該企業精準施策,通過緊握績效杠桿、搭建成長舞臺、打造溫暖港灣這三大有力舉措,讓“以奮斗者為本”的理念在基層深深扎根,全面激發了全體員工的奮斗熱情,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2024年,該企業一舉扭轉了十多年來的虧損局面,中鋁山西新材料與中鋁山西鋁業共實現盈利14億元。今年上半年,盡管市場形勢嚴峻復雜,該企業依然保持強勁韌性,持續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和抗風險能力。
績效傾斜
讓奮斗價值看得見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勞動創造,制度是奮斗者勇往直前的堅實底氣,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機制,才能讓懷揣夢想、奮勇前行的職工心中有盼頭。基于此,該企業創新提出績效工資“五個傾斜”原則,即堅定地向生產一線、效益貢獻、科技創新、高技能人才和急難險重崗位傾斜,將“奮斗有回報”這一樸素而有力的理念深深鐫刻進企業的制度基因之中。
“如今,雖然工作量比以往大幅增加,但我的績效也實現了翻倍增長。”2024年,武裝保衛部原員工李亮亮積極響應企業號召,通過內部競聘從服務保障型崗位成功轉入一線操作崗位,成為一名負責拉運陽極炭塊的拖車司機。身為退伍軍人的他,始終秉持軍人的優良作風,在新崗位上精心操作陽極拖車,憑借過硬的工作作風,迅速成長為連接炭素和電解兩大關鍵環節的骨干員工。
這樣的生動事例并非個例,在“五個傾斜”制度的強大激勵下,后勤崗位員工申請轉崗至生產一線的人數呈現出大幅增長態勢。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數據顯示,近兩年來,共有107人投身生產崗位。這一轉變不僅實現了企業人力資源的高效配置,轉崗員工的平均薪酬漲幅更是高達46%。績效這一“指揮棒”,讓基層員工的“奮斗”有了實實在在的意義,也讓他們真切地看到了企業堅決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的堅定決心。
該企業始終堅持以“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為根本準則,精心構建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薪酬體系。具體舉措包括大幅提高主體一線單位的績效基數,為礦山等艱苦崗位增設專門的津補貼,合理且有效地拉開不同崗位之間的收入差距。如今,科研骨干憑借創新成果能夠獲得豐厚的獎勵,電解車間工人因堅守高溫艱苦崗位而收獲更高的薪酬。“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這一鮮明導向,如同一把火炬,點燃了全員投身價值創造的熊熊熱情,使得企業內部形成了人人奮勇爭先、個個積極創造價值的火熱氛圍。
正是有了“五個傾斜”制度的保駕護航,企業干部職工的奮斗邏輯經歷了深刻重塑,實現了從“要我奮斗”到“我要奮斗”的根本性轉變。
搭建舞臺
讓勞動者閃耀“C位光芒”
物質激勵是激發奮斗熱情的根基,而精神認同則是讓奮斗者永葆激情的靈魂燃料。該企業通過實施立體化、多層次的創新舉措,將先進人物事跡宣講與勞動競賽緊密結合,使奮斗精神在企業內部蔚然成風,成為全體員工共同追求的價值導向。
“五一”前夕舉辦的先進人物事跡宣講會,堪稱一場向勞動者致敬的精神盛宴。宣講臺上,宣講人員用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的語言,生動講述著攻克技術難題時無數個挑燈夜戰的感人場景;通過精心編排的生動情景劇,演繹著勞動模范在毫厘之間追求極致的匠心故事。當先進代表們在鮮花簇擁和雷鳴般的掌聲中領唱《咱們工人有力量》時,激昂奮進的旋律瞬間點燃全場氣氛,臺上臺下全體人員齊聲高歌,歌聲響徹會場。這震撼人心的場景,讓奮斗者的光芒照亮了每一個角落,深深感染和激勵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為了讓榜樣的力量能夠穿透車間與辦公室的界限,在企業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企業扎實做好先進人物事跡宣傳選樹的“后半篇”文章,精心制作了6期宣講實況視頻,并在企業視頻號上逐期進行播放;6月,該企業連續舉辦兩場巡回報告會,將奮斗者的先進事跡帶到基層講臺。
為充分調動基層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該企業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競賽,如冶金級氧化鋁一級品率、預焙陽極一級品以上率等生產型勞動競賽,并廣泛舉辦職工創新成果發布會。企業根據重點工作合理設置競賽獎項,依據成果大小給予專項獎勵,僅今年的獎勵預算就高達300萬元。這一系列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職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的熱情,在企業內部營造出“全員奮斗在崗位,個個爭當奮斗者”的良好氛圍,為企業的創新發展匯聚了強大的合力。
近年來,該企業精心構建起“選樹—表彰—宣傳”全鏈條激勵機制,連續多年開展“勞動模范”“黨員標兵”“巾幗標兵”等多維度的先進評比表彰活動。在這一機制的推動下,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其中包括一名全國勞動模范、數十名山西省“勞動模范”,以及上百名“黨員標兵”和各類“崗位技術能手”。這些先進人物成為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激勵著全體職工奮勇向前,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辦好實事
讓企業成為舒心“港灣”
中鋁山西新材料、中鋁山西鋁業始終將職工需求放在首位,以智能化升級手段減輕職工勞動強度,用一系列暖心舉措提升職工的幸福指數,全力打造一個充滿溫度的“奮斗家園”。
電解工區向來是高溫“烤”驗的代名詞,50℃的高溫環境讓加料作業變得異常艱辛。為從根本上減輕職工的勞動強度,中鋁山西新材料大力推廣人工智能加料系統。該系統投入使用后,原本需要二三十分鐘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僅需三分鐘即可輕松搞定。“別小看這短短十幾分鐘的變化,在電解槽旁哪怕多待幾分鐘,都讓人難以忍受。自動化包管清理機、氟鹽車智能化升級等一系列項目的成功落地,讓我們距離建立電解鋁智能工廠的目標又近了一大步。”在電解廠工作長達14年的王志感慨頗深。
新加裝的太陽能板車棚一字排開,4條新鋪設的廠區道路寬敞平坦、整潔美觀,7個職工活動場地設施齊全、功能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及時安裝配備,職工食堂和澡堂設施修繕一新……該企業廣泛征集職工的合理化建議,詳細列出問題清單,并嚴格進行督辦銷號。同時,企業不斷完善職工薪酬福利體系,積極協調地方政府資金支持。近兩年,累計“為群眾辦實事”300余項,從一個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切口”入手,切實解決了職工關乎生活品質和幸福感的“大幸福”。
豐富多彩的羽毛球比賽、乒乓球賽等活動,充分激發著企業干部職工的競技精神;書畫、攝影、舞蹈等10個文藝協會的成立,極大地充盈著職工業余時光;每年一次的職工健康體檢,讓職工切實感受到企業的關心關愛。在困難時刻伸出援手,最能體現企業的人文關懷和溫暖。今年上半年,42戶困難家庭收到了共計15.8萬元的救助金。
當每一個勞動者都能成為被關注、被尊重、被賦能的主人翁,奮斗者臉上洋溢的笑容就會成為企業最生動、最亮麗的“名片”,職工的幸福感也將自然而然地轉化為持續創新的強大動能。這種企業與職工之間雙向奔赴的溫暖力量,必將助力企業向著更高、更好的發展平臺持續邁進。
(本報記者 余 果 通訊員 趙陽飛 楊 紅)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