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8-22
□馬芳驥
我是稷山縣稷峰鎮的一個普通農民,這輩子沒見過多少大場面,可這次在運城市中醫醫院的經歷,卻讓我打心底里覺得,能遇上呂戰兵這樣的醫生,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
事情得從我的老毛病說起。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這病,折磨我好些年了。2017年在西安做過手術,本以為能安生些,沒承想今年春天又復發了,疼得我直不起腰,走兩步路都冒冷汗。一開始,我和家人沒多想,只覺得“還是得找大地方”,盤算著再去西安。可身邊朋友勸我:“先去市中醫醫院看看吧,他們骨科的呂戰兵主任,治這病可有一手。”
抱著“先拍個片子,了解下情況再做決定”的想法,我揣著忐忑的心情去了市中醫醫院。排隊等拍片的時候,旁邊一位聞喜來的大姐和我閑聊,一聽說我是來看腰椎的,她立馬說:“那你可得找呂主任,我前幾年就在聞喜找他做過手術,這不,這次有點不舒服,直接奔他來了。”大姐還跟我說,醫院請呂主任來,就是為了讓咱老百姓在家門口能看上好醫生。她這話一落地,我心里那點猶豫,一下子就少了大半。
拿著片子找到呂主任辦公室時,我其實還挺緊張——畢竟是復發,情況肯定比第一次復雜。可呂主任一開口,我就松了半截子氣。他沒先開方子,而是拿著片子,一點點給我指:“你看這里,突出的位置比上次更靠近神經,年紀也上來了,恢復起來會慢些,治療難度確實不小。”他不光說病情,還問我家里的經濟情況,跟我算哪種治療方案更合適,花的錢更少,又能保證效果。
說實話,活了大半輩子,看過不少醫生,可像呂主任這樣,把病情、年齡、難度、花費,甚至我這農民的經濟條件都掰開揉碎了講的,真不多見。他沒有因為我是復發的復雜病例就推脫,也沒有夸大其詞讓我花冤枉錢,就那么實實在在地跟我分析。那一刻,我心里熱乎乎的,當場就決定:“呂主任,我就在這兒治了!”更讓我沒想到的是,呂主任聽了,當即說:“你這情況特殊,我不增加你的治療費,明天就組織科室醫生會診,一定給你制訂最好的方案。”
第二天一早,我還沒睡醒,病房門就開了。呂主任帶著科室的幾位醫生已經站在床邊了。他們圍著我的片子反復研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又輪流問我:“這兒疼不疼?”“彎腰的時候哪塊最難受?”大家都蹲下來,用手摸、用拳頭輕輕敲、幫我活動腿,一點點確認病灶位置。那認真勁兒,就像在研究什么稀世珍寶,生怕漏了一點細節。最后,他們合力定下了手術方案,還給我仔細解釋了每一步是啥原理,讓我這不懂醫的人也聽得明明白白。
住院第二天,手術就安排上了。從上午11點到下午2點,整整3個小時,呂主任帶著他的團隊連午飯都沒顧上吃。等我從麻醉中醒過來,第一個來看我的是主治醫生,問我感覺怎么樣;沒過一會兒,呂主任也來了,他彎著腰,輕聲問我:“腿還麻不麻?試著動動腳腕看看?”見我能稍微活動了,他才松了口氣,又仔仔細細囑咐我術后怎么躺、怎么翻身、吃什么能補身體,連“別過早下床”這種小事都念叨了好幾遍。
那一刻,我躺在床上,看著呂主任略帶疲憊卻依舊溫和的臉,心里真是說不出的感動。咱農民不怕吃苦,就怕遇著不實在的人。可呂主任呢?醫術精湛,看片子、定方案,一眼就能抓住關鍵;更難得的是醫德高尚,他心里裝著患者的難處,想著怎么能讓咱少花錢、看好病,說話算數,組織會診一點不含糊,做手術更是親力親為,連頓飯都顧不上吃。
現在我恢復得挺好,已經能慢慢走路了。每次想起住院的日子,都覺得心里暖烘烘的。呂戰兵主任,還有市中醫醫院骨科的醫護們,你們就像這春天的甘霖,滋潤了咱患者的心田。千言萬語說不盡感謝,只盼著這樣的好醫生能被更多人知道,也盼著呂主任和他的團隊平平安安,能救治更多像我一樣被病痛折磨的人。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